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青海省科技厅资助项目(05-N-122)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马四清杨正平叶成杰石青军吴新民更多>>
相关机构:青海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青海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凝血
  • 1篇严重创伤
  • 1篇严重创伤后
  • 1篇诊治
  • 1篇凝血
  • 1篇弥漫
  • 1篇弥漫性血管内...
  • 1篇并发
  • 1篇创伤
  • 1篇创伤后

机构

  • 1篇青海省人民医...

作者

  • 1篇赵琳
  • 1篇吴新民
  • 1篇石青军
  • 1篇叶成杰
  • 1篇杨正平
  • 1篇马四清

传媒

  • 1篇高原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09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西宁地区严重创伤后早期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治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严重创伤患者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例DIC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白陶土部分凝血酶原时间(K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D-Dimer试验(D-D)和血小板(PLT)计数和临床表现,并进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指标(APACHEⅡ)评分,脏器衰竭数目评定,提出治疗对策。治疗原发病,支持脏器功能,补充凝血因子,早期使用小分子肝素是治疗的关键。结果:20例DIC中,成活14例,死亡6例。20例患者在第一天均出现DIC指标的异常,每个病人脏器衰竭的数目都在2个以上,两组差别两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活组APACHEⅡ评分为(26.1±8.48)分,死亡组为(26.5±8.56)分,两组差别两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20例病人经过治疗7天后,死亡组患者DIC指标明显恶化,6例患者均出现PLT明显下降,D-Dimer明显升高,同时FBG明显降低,PT、APTT继续延长,而成活组仅有5例上述指标异常,两组比较差别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成活组APACHEⅡ评分下降为(17.6±5.7)分,而死亡组为(28.6±6.1)分,两组比较差别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组器官衰竭数目均达到4个以上,而成活组存在3个器官衰竭的仅5例,两组比较差别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创伤患者易并发DIC,尤其在高海拔地区,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受损器官的监测与支持,并及时应用低分子肝素,会明显提高抢救成活率。
马四清吴新民杨正平叶成杰赵琳石青军
关键词: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创伤诊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