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3BA615A02)

作品数:6 被引量:104H指数:4
相关作者:陈冬霞庞雄奇张俊张善文宋国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冶金工程

主题

  • 6篇油气
  • 3篇东营凹陷
  • 3篇油气藏
  • 3篇气藏
  • 3篇凹陷
  • 3篇成藏
  • 2篇断陷
  • 2篇断陷盆地
  • 2篇盆地
  • 2篇陆相
  • 2篇陆相断陷盆地
  • 2篇含油
  • 2篇含油气
  • 2篇含油气性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机制
  • 1篇断块
  • 1篇断块油气藏
  • 1篇隐蔽油气藏
  • 1篇隐伏

机构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5篇庞雄奇
  • 5篇陈冬霞
  • 3篇张俊
  • 2篇王永诗
  • 2篇宋国奇
  • 2篇张善文
  • 1篇姜振学
  • 1篇邱桂强
  • 1篇李素梅
  • 1篇郝芳
  • 1篇李丕龙
  • 1篇刘可禹
  • 1篇高永进
  • 1篇于轶星
  • 1篇刘震
  • 1篇田美荣
  • 1篇罗晓容
  • 1篇贺玉婷

传媒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8
  • 3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东营凹陷沙河街组断块油气藏成藏主控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0年
东营凹陷断块油气藏发育广泛,沙河街组是勘探开发的重点。对东营凹陷沙河街组断块油气藏基本地质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断块油气藏成藏主控因素,从而指导油气勘探。东营凹陷沙河街组断块油气藏主要分布在中央背斜带、北部陡坡带和南部缓坡带,层位上分布在沙一段、沙二段和沙三上亚段。研究认为,东营凹陷沙河街组断块油气藏的聚集和分布受烃源岩、断层、异常压力和储层物性等因素的控制。沙四上亚段和沙三下亚段的优质烃源岩为油气成藏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异常压力为油气运移提供动力;断层不仅作为油气运移的通道,还控制着圈闭的形成;储层物性控制着油气藏的分布,孔隙度大于15%,渗透率大于10×10-3μm2的储层有利于油气聚集。
于轶星庞雄奇陈冬霞贺玉婷
关键词:断块油气藏主控因素沙河街组东营凹陷
陆相断陷盆地相-势耦合控藏作用及其基本模式被引量:73
2007年
陆相断陷盆地油气运移、富集具有"断坡控砂、复式输导、相势控藏"的基本特征。文中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为例,详细阐述了"相""势"控藏特征和"优相-低势耦合控藏"的基本模式。研究表明,"相"控油气作用可分4个层次,即构造相控油气作用、沉积相控油气作用、岩相控油气作用和岩石物理相控油气作用,它们反映了从宏观到微观的油气分布规律和富集机制。"相"控油气作用的基本模式为"高孔-优相控藏"。"势"控油气作用可分为4种类型,即位能控油气作用、压能控油气作用、界面能控油气作用和动能控油气作用。不同类型势能控制着不同类型油气藏的形成和富集。"势"控油气作用的基本模式为"低势控藏"。优相-低势耦合作用控制了东营凹陷90%以上的油气藏分布,决定了不同类型的油气藏在不同埋深条件下的分布及势能差异,解释了主要目的层有效储层临界孔隙度随埋深增大而变小的规律性,阐明了各类圈闭内部势能较外部势能低50%以上才能开始聚集油气的机制。应用"近源-优相-低势"控藏模式可以对陆相断陷盆地潜在隐蔽油气藏进行分布预测。
庞雄奇李丕龙张善文陈冬霞宋国奇王永诗张俊
关键词:流体势隐蔽油气藏陆相断陷盆地
隐伏砂岩透镜体成藏动力学机制与基本模式被引量:19
2007年
隐伏砂岩透镜体聚集油气的主要动力包括砂、泥岩接触面上的毛细管压力差、生烃泥岩与砂体之间的烃浓度差引起的扩散力和泥岩内干酪根生成油气产生的体积膨胀力等;聚集油气的阻力主要包括油气进入砂岩体后遇到的毛细管力和油气将水挤出砂岩体外遇到的阻力。聚集油气的动力大于阻力是形成砂岩透镜体油气藏的基本条件。砂岩透镜体成藏受砂体孔渗及国岩含油气饱和度等因素的制约。国岩生成的油气进入到砂岩透镜体内的临界地质条件是围岩中的含油气饱和度超过5%-10%;砂岩体聚集油气的临界地质条件是孔隙度超过10%或渗透率超过1×10^-3~2×10^-3μm^2。地史过程中砂岩透镜体成藏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成藏条件准备阶段,此阶段油气没有大量生成,围岩微孔隙中强大的毛细管力是分散油滴运聚的阻力;第二阶段为油气运聚成藏阶段,此阶段油气已大量生成,围岩与砂体之间的毛细管力差是油气通过有机网络不断聚集成藏的主要动力;第三阶段为油气聚集后的保存阶段,此阶段油气已不再大量生成,围岩与砂体之间的毛细管力差不能克服油气聚集过程中的阻力。根据成藏动力学机制与控油气作用特点可以预测砂体的含油气性大小与变化规律。
庞雄奇陈冬霞姜振学张俊李素梅
关键词:油气成藏动力学
东营凹陷隐伏砂岩体油气藏含油气性定量预测方法
2007年
在对东营凹陷133个隐伏砂岩体含油气性详细剖析的基础上,分析了砂岩体含油气性的主控因素,并应用地质统计方法和成藏动力学分析方法,分别建立了圈闭充满度和含油饱和度的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东营凹陷隐伏砂岩体能否成藏主要受砂岩体物性、围岩生排烃条件、砂岩体与围岩接触关系及砂岩体自身规模的影响;成藏主动力包括砂泥岩毛细管压力差、烃浓度差引起的扩散力、烃生成产生的膨胀力,成藏阻力主要为砂岩体内的毛细管阻力。模拟结果表明,实测的圈闭充满度和含油饱和度与预测的圈闭充满度和含油饱和度的差异不大,吻合率在80%以上。
田美荣
关键词:东营凹陷
砂岩透镜体成藏动力学过程模拟与含油气性定量预测被引量:8
2008年
砂岩透镜体油藏作为我国东部油气储量增长的重点,其成藏动力学研究对于搞清这类特殊油气藏的成藏机理及定量评价和预测圈闭的含油气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数值模拟结合地质分析的方法,在对成藏动力与成藏阻力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成藏动力地质模型和数学模型及成藏动力学特征方程,对砂岩透镜体成藏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成藏主动力包括砂泥岩毛细管压力差、烃浓度差引起的扩散力、烃生成产生的膨胀力,成藏阻力主要为砂体内毛细管阻力及岩石的粘滞力和吸附力;东营凹陷岩性油气藏能否成藏主要受泥岩排烃强度、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地层埋藏深度、泥(页岩)厚度与砂体厚度之比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岩性油气藏的形成具有阶段性,在晚成岩阶段,成藏动力大于成藏阻力,油气开始充注,岩性油气藏的形成存在门限深度.利用成藏动力学特征模拟,建立了成藏动力与含油性的定量关系,还可以很好地对平面上砂体的含油饱和度分布进行预测.
陈冬霞庞雄奇邱桂强张俊高永进
关键词:东营凹陷砂岩透镜体
陆相断陷盆地油气网络成藏研究与应用被引量:4
2008年
通过对陆相断陷盆地的形成演化特征的整体剖析和对油气成藏主控因素控油气作用的系统研究,提出了油气网络成藏的新概念.油气网络(路)系指油气自源岩中生成后,在各种动力作用下,顺输导体系向周边运移后的路径在时空中构成的三维立体系统.研究表明,油气网络由四大要素构成,它们分别是形成油气网络的物质来源——烃源灶、聚集油气的网端——圈闭、联接网源与网端的网路——输导体系、促使网路中油气运移的网势——运移动力.与其它形式的网络系统相比,油气网络有3个基本特征:一是油气网络中的物质流动和信息流动在地史过程中不可逆;二是油气网络中物质和信息的流动是以物质损耗和信息损耗为代价;三是存在多种不同类型的运烃运力.各要素在地史过程中同一时期内活跃并联合作用形成油气藏概称为网络成藏作用.网络成藏作用具有3种基本模式,即网源内成藏、网路上成藏、网末端成藏.油气勘探实践中应用网络成藏模式的关键是首先确定主成藏期及主成藏期四大要素的控油气作用范围;然后通过各网络要素叠合作用预测最有利成藏区带;最后通过要素关联机制评价圈闭含油气性并确定钻探目标.论文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列举了应用实例.
庞雄奇陈冬霞张善文郝芳刘震刘可禹宋国奇王永诗罗晓容
关键词:陆相断陷盆地渤海湾盆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