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K14B04)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3
相关作者:淳庆张玉瑜陈春超石宏超谭志成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一体化
  • 2篇图件
  • 2篇拼合
  • 2篇木作
  • 2篇匠师
  • 2篇大木作
  • 1篇语言
  • 1篇载力
  • 1篇受力
  • 1篇受力性能
  • 1篇平截面假定
  • 1篇榫卯
  • 1篇榫卯节点
  • 1篇系统设计
  • 1篇梁结构
  • 1篇木结构
  • 1篇木梁
  • 1篇木梁抗弯性能
  • 1篇截面
  • 1篇抗弯

机构

  • 4篇东南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中国美术学院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3篇淳庆
  • 2篇陈春超
  • 2篇张玉瑜
  • 1篇谭志成
  • 1篇潘建伍
  • 1篇石宏超
  • 1篇吕伟

传媒

  • 2篇新建筑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建筑学报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工业建筑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传统营造体系中的大木作工作图件系统:形式、特征与功能被引量:10
2017年
以浙闽地区大木匠师在营造中所使用的工作图件为考察对象,从形式特征各异的图件的共性与特性来探讨工作图件系统的作用与功能,并指出工作图件系统鲜明的实寸标记特征是促使抽象的设计数据转化为可直接操作的工具和唯一的尺度标准,并使大木匠师个人设计意图与团队营造效率及质量控制之间以最少的传递层级融为一体的有效方式,是传统大木匠师对传统营造体系中的榫卯构造、构架型式与营造一体化三大特征需求所做出的回应。
张玉瑜
语言、方法及材料——传统营造体系的大木作工作图件系统系列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传统大木匠师在团队营造过程中所使用的工作圉件系统与现代建筑图学具有极大差异。通过对闽浙地区传统大木作七类工作图件的绘制原理、作用及目的的研究,揭示出大木作工作图件系统的四大特征:数据的转化、对数值的关注、实寸设计、营造工具化与标准尺。工作图件使设计信息的传递、营造标准尺度的建立及校核检验的标准这三个控制营造质量的关键技术能相互转化衔接,形成一套与营造技艺互为表里的有序的工作模式,在营建一体化的传统营造体系下,对于促进营造活动高效有序运作具有关键的作用。
张玉瑜石宏超
江浙地区早期传统木构建筑典型榫卯节点受力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对江浙地区早期传统木构建筑中常用的镊口鼓卯、双榫和单榫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获取该3种榫卯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滞回曲线、骨架曲线、转角刚度、延性系数及耗能能力。结果表明:3种榫卯节点的滞回曲线基本上都呈Z形,具有明显的捏拢特性。该3种榫卯试件均经历了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和破坏阶段。对于极限转角、弹性刚度和延性系数而言:镊口鼓卯大于双榫,双榫大于单榫。耗能能力总体随着节点转角的增大而减小,镊口鼓卯的耗能能力大于双榫的耗能能力,双榫的耗能能力大于单榫的耗能能力。研究结果可为江浙地区早期传统木构建筑的计算分析及保护修缮提供理论基础。
吕伟淳庆
关键词:榫卯节点受力性能
上小下大拼合木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2014年
在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中,拼合做法大多见于梁架构件和檩条构件,三架梁、五架梁等梁架构件在承载力或刚度不足时,通常采用梁-角背或梁-随梁枋的拼合做法进行加强,而檩条构件在承载力或刚度不足时,则通常采用檩条-随檩枋的拼合做法加强,拼合做法主要有上小下大和上大下小两种。为研究上小下大拼合木梁的破坏形式、抗弯承载力、截面应变分布,基于传统连接构造做法进行试件设计,对上小下大拼合梁的抗弯性能进行了试验,包括3根杉木梁和3根松木梁。试验结果表明:上小下大拼合木梁受弯破坏模式均为下梁底部木纤维脆性拉断。上下拼合梁的截面应变沿梁截面高度方向的分布均符合平截面假定。最后,基于理论公式推导,结合试验数据修正,提出了上小下大拼合木梁抗弯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淳庆陈春超潘建伍
关键词:抗弯承载力平截面假定
古建筑木结构拼合梁结构机制被引量:3
2013年
在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中,梁架构件有梁-角背或梁-随梁枋的拼合做法,而檩条构件有檩条-随檩枋的拼合做法.基于传统木构拼合连接作法,对梁-角背或梁-随梁枋的拼合三架梁模型及拼合五架梁模型、檩条-随檩枋的拼合檩条模型进行了力学分析,推导出了常见拼合梁的极限弯矩以及销栓剪力的计算公式,并对拼合梁的极限弯矩及销栓剪力与上下梁的高度比、宽度比、销栓位置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当销栓先破坏时,销栓破坏时的极限弯矩受销栓位置影响最大,高度比影响次之,宽度比影响最小;木梁破坏时的极限弯矩与销栓位置无关,受高度比和宽度比影响相差不大.当木梁先破坏时,极限弯矩受高度比影响较大,受宽度比和销栓位置影响相对较小.
淳庆谭志成陈春超
关键词:古建筑木结构
江浙地区抬梁式构架参数化模型系统设计被引量:5
2017年
中国古建筑的模数化特征可以使其与计算机参数化设计建立联系。探讨如何以流行于苏南浙北区域的抬梁式圆作大木构架为基础,开发江浙地区古代建筑模数尺度演算的参数化插件。该参数化插件包含了江浙地区古建筑从四界到九界的六大类屋架,无需进行手动建模,只要对屋架的类型、开间、界深及提栈等做出选择即可生成相应的屋架模型,并计算出"柱、梁、枋、檩、椽"五大类大木构件的材料用量以及整个屋架总材料用量。这一软件可用于江浙地区民间建筑的研究、设计、教学及展示。
石红超林锋黄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