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9B04)
- 作品数:57 被引量:881H指数:16
- 相关作者:李仲谨郝明德上官周平诸晓锋程磊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陕西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陕西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 子午岭植被自然演替中植物多样性变化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被引量:69
- 2007年
- 在野外样方调查和室内实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相关性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分析了黄土高原子午岭地区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物种多样性、土壤理化特性以及二者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群落物种多样性随演替进展呈增长趋势,但其增长并非完全线性,主要表现为草本群落演替阶段物种多样性指数高于灌木演替阶段。0~20cm和20-40cm土层土壤的全氮、有效氮和有机质等土壤养分指标随着植被演替不断增大。在演替过程中,土壤含水量变化虽有波动,但总体上升,土壤容重波动下降,说明演替过程中土壤环境在不断得到改善。40~60cm土层土壤理化性质变化未表现出一定规律,说明其与植被演替没有必然联系。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变化与土壤因子存在一定相关性,其中0~20cm土层土壤的全氮和有机质与物种的多样性指数呈显著正相关。随着土层加深,物种多样性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表现出减弱趋势。
- 王凯博陈美玲秦娟刘勇安慧上官周平
- 关键词:植被演替物种多样性土壤因子
- 黄原胶-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对Cr^(3+)的吸附性能被引量:4
- 2009年
- 以黄原胶为原料,丙烯酰胺为接枝单体,采用微波辐射聚合得到了黄原胶-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XG-g-AM),利用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XG-g-AM对Cr3+的静态吸附行为,并根据吸附等温线研究了吸附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在研究的浓度范围内,XG-g-AM对Cr3+的吸附行为可用Freundlich等温式进行描述;吸附为自发的、吸热的熵增加过程,升高温度有利于吸附。
- 程磊李仲谨王磊诸晓锋张超武
- 关键词:CR3+热力学
- 减灾型农作制度探索和思考
- 自然灾害是造成农业生产损失的主要因素,针对农业减灾的目标和任务,提出了减灾型农作制度的概念,初步论述了其内涵;探讨了减灾型农作制度的研究目的;提出了减灾型农作制度的研究内容,归纳了现行农作制度的灾害应对能力评价、灾害性农...
- 冯永忠杨改河廖允成
- 关键词:致灾因素自然灾害
- 文献传递
- 腐殖酸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9
- 2008年
- 综述腐殖酸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介绍腐殖酸的组成、提取方法、性能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并且指出了今后腐殖酸的研究热点。
- 牛育华李仲谨郝明德余丽丽朱雷
- 关键词:腐殖酸
- 不同功能型植物光合特性及其与叶氮含量、比叶重的关系被引量:137
- 2007年
- 以秦岭南部的宁陕县和黄土高原地区的富县和神木为研究地点,研究不同气候带区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光合特性及其与叶片氮含量(Nmass)、比叶重(LMA)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宁陕、富县和神木3个地区之间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光饱和速率(Pmax)、光合氮利用效率(PNUE)、PSⅡ电子传递量子效率(ФPSⅡ)、Nmass和LMA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神木地区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Pmax均显著高于宁陕和富县。3个地区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之间的Pmax、PNUE、ФPSⅡ、PSⅡ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Nmass和LMA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草本植物的Pmax和PNUE明显高于灌木和乔木。由南向北分布的宁陕、富县和神木3个地区,随着气候干旱的加剧,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LMA均呈增加的趋势,且不同功能型植物的LMA的大小比较为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宁陕、富县和神木地区近60种植物(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LMA与Nmass、PNUE与LMA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而Pmax与Nmass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对光合参数之间的相关分析表明,Pmax与PNUE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而Pmax与ФPSⅡ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
- 郑淑霞上官周平
- 关键词:氮含量比叶重功能型
- 宁夏半干旱偏旱区旱地引进苜蓿品种适应性及生态耗水状况被引量:2
- 2009年
- 2003-2005年对引进的15个苜蓿品种在旱地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干旱少雨的条件下,不同品种生长速度和地上生物产量不同,水分生产效率和耗水强度各有差异。第二年生长期耗水强度17.4-22.95 m^3/(hm^2.d),其中当年第一茬占全年65%-71%。第二年以后土壤水分出现亏缺状态,0-2 m土壤水分亏缺60.9-123.5 mm,平均87.8 mm,生产年度(包括非生长季节)同层土壤水分亏缺值高达121.9-165.5 mm,平均143.1 mm,生产年度土壤缺水系数为0.454-0.607。根据品种各综合性状指标生态适应性分析,对引进品种进行了种植区域界定,并按土壤水分逐年亏缺量下限频率(P=70%)推算,半干旱偏旱区旱地苜蓿适应当地多年降水资源的效益型生长年限不超过5年就需进行粮草轮作。
- 李永平刘世新贾志宽上官周平李明芳曹秀霞
- 关键词:退耕还草苜蓿品种水分亏缺草田轮作
- 凹凸棒黏土/黄原胶接枝改性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被引量:3
- 2010年
- 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为单体对黄原胶(XG)进行接枝改性,再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加入凹凸棒黏土,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种新型复合高吸水性树脂。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AA中和度、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凹凸棒黏土用量等因素对该树脂吸水(吸盐水)性能的影响,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仪、热重分析(TGA)仪对其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AA中和度70%,反应温度70℃,w(交联剂)=0.06%,w(APS)=1.0%,w(凹凸棒黏土)=5%;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高吸水性树脂,其最大吸水倍率、吸盐水倍率分别为827、109 g/g。
- 李仲谨赵燕郝明德李铭杰张超武
- 关键词:黄原胶丙烯酸丙烯酰胺凹凸棒黏土高吸水性树脂
- 工艺因素对黄胞胶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以黄胞胶(XG)、丙烯酸(AA)为主要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A)为交联剂,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合成了XG接枝AA高吸水性树脂。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单体配比、中和度、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对该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出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并对接枝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影响树脂吸水性能的主要因素是引发剂用量、单体配比和交联剂用量;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m(AA)∶m(XG)=6∶1,AA中和度为60%,w(交联剂)=0.4%和w(引发剂)=1.0%(均相对于XG而言),反应温度为60℃;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取的树脂,其最大吸水倍率为904g/g;接枝共聚物在1630cm-1处出现C=O特征吸收峰,说明AA已成功接枝在XG链上。
- 王海峰李仲谨诸晓锋程磊
- 关键词:黄胞胶丙烯酸正交试验接枝共聚高吸水性树脂
- 陕西省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趋势预测被引量:6
- 2011年
- 基于移动平均法,应用陕西省近31 a粮食产量数据对其未来10 a粮食综合生产潜力进行了短期预测。结果表明:陕西省粮食单产提升幅度较小,年均每公顷增长46.2 kg;粮食总产上升缓慢,年均增长10万t;在粮食产量构成中,小麦产量及其比例下降,玉米产量及其比例上升,水稻与大豆产量及其比重变化较小;各粮食作物单产均稳步提升;人口持续增长是人均粮食占有量提高缓慢的关键制约因子。结合陕西省粮食生产现状,从人口、耕地保育、节水农业、科技与财政投入、粮食储备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粮食综合潜力开发的未来策略。
- 李建平上官周平
- 关键词:粮食生产潜力气象产量粮食单产
- 有机阳离子插层蒙脱土改性骨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使用有机阳离子溴化铵盐对蒙脱土进行了有机化处理,利用插层法制备了改性骨胶/蒙脱土杂化材料。并对不同蒙脱土含量的复合材料的拉伸剪切强度、初黏力与纯改性骨胶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经有机阳离子溴化铵盐处理的蒙脱土与改性骨胶具有良好的相容性。纳米蒙脱土通过插层处理使之变为有机纳米蒙脱土后,能显著改善改性骨胶的综合性能,粘接试样的拉伸剪切强度、初黏力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 余丽丽李仲谨朱雷
- 关键词:纳米材料插层骨胶性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