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7118064)

作品数:15 被引量:38H指数:4
相关作者:汤勇万珍平周伟潘敏强唐彪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韶关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机械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传热
  • 3篇强化传热
  • 2篇多孔
  • 2篇热管
  • 2篇微细
  • 1篇刀具
  • 1篇电池
  • 1篇电火花
  • 1篇电火花线
  • 1篇电火花线切割
  • 1篇多孔金属
  • 1篇多孔金属材料
  • 1篇整体式
  • 1篇质子
  • 1篇质子交换
  • 1篇质子交换膜
  • 1篇质子交换膜燃...
  • 1篇质子交换膜燃...
  • 1篇散热
  • 1篇散热性

机构

  • 12篇华南理工大学
  • 3篇香港中文大学
  • 2篇韶关学院
  • 1篇广东轻工职业...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作者

  • 9篇汤勇
  • 5篇万珍平
  • 4篇周伟
  • 3篇苏达士
  • 3篇潘敏强
  • 3篇池勇
  • 3篇唐彪
  • 2篇陆龙生
  • 2篇贺占蜀
  • 2篇白鹏飞
  • 2篇魏小玲
  • 2篇向建化
  • 1篇刘亚俊
  • 1篇袁伟
  • 1篇李宗涛
  • 1篇周述璋
  • 1篇黄佳彬
  • 1篇叶邦彦
  • 1篇李勇
  • 1篇李西兵

传媒

  • 3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工具技术
  • 2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流体机械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华东电力
  • 1篇材料导报
  • 1篇机械设计与制...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Journa...

年份

  • 3篇2010
  • 6篇2009
  • 6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5kW氢—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设计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介绍了5 kW氢—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的基本组成原理,对该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反应气供给系统、水/热管理系统、控制及安全系统)进行了功能分析和系统设计。所设计的系统中,反应气供给系统由燃料(氢气)供给子系统及氧化剂(空气)供给子系统组成,水/热管理系统由加湿子系统及冷却子系统组成,并给出空气量、氢气量及加湿量的详细计算方法,为5 kW氢—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设计提出适应性解决方案。
袁伟李宗涛潘敏强周伟
关键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设计
多孔丝网作两相毛细泵环毛细芯的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建立了一套毛细泵环路热管及其性能测试系统,采用不同多孔丝网构成了3种毛细芯,在以水为工质的毛细泵环路热管运行中做了实验。实验表明复合芯的热阻比单一丝网的热阻小8%,复合芯的传热极限比单一丝网的传热极限高3%。因此丝网毛细芯的结构对CPL传热性能有较大影响,采用复合毛细芯可以得到较好的传热性能。
苏达士汤勇唐彪池勇
以水为工质的铜基微通道热沉的流态可视化与传热特性被引量:2
2010年
设计了微通道流态观测系统,在低雷诺数(34~191)条件下,对以水为工质的一种铜基微通道热沉的流态、温差、压降与其传热特性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可视化观察发现,此微通道的主要流态形式为环状流并随着热流密度的进一步增大呈现周期性震荡。在微通道出现干涸现象时,流体流量迅速下降至零。低入口雷诺数下,首次发现了微通道热沉底部轴向温度呈现中间低两边高的现象。这可能由于流态为充分沸腾的环状流时,与壁面的换热效率最高导致的。微通道热沉的压降损失随着雷诺数和热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分析结果表明,流体流态是影响铜-水微通道热沉换热特性的决定性因素。
白鹏飞汤勇陆龙生唐彪
关键词:热工学热沉微通道雷诺数传热流态
多齿刀具斜角切削微细铝纤维
2009年
为了高效加工表面粗糙的微细铝纤维,设计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多齿刀具,利用该刀具能够同时加工出多根金属纤维。通过建立该刀具斜角切削的几何模型,分析其切削机理,并通过试验分析切削用量对铝纤维当量直径和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多齿刀具切削时,与工件接触的所有细齿同时参与切削,并均可分屑出纤维;选择合适的刀具参数和切削用量,即可获得当量直径在100μm以下的表面粗糙的铝纤维。本试验中切削速度v、进给量f和单齿切削深度Δ的最佳参数分别约为6m/min、0.10mm/r和0.037mm。
贺占蜀王军汤勇万珍平魏小玲
关键词:表面形貌
Forming technology of boiling structure on evaporation surface of phase-change heat sink for high-power light emitting diode被引量:1
2010年
Boiling structures on evaporation surface of red copper sheet with a diameter (D) of 10 mm and a wall thickness (h) of 1 mm were processed by the ploughing-extrusion (P-E) processing method, which is one part of the phase-change heat sink for high power (HP) light emitting diode (L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wo different structures of rectangular- and triangular-shaped micro-grooves are formed in P-E process. When P-E depth (ap), interval of helical grooves (dp) and rotation speed (n) are 0.12 mm, 0.2 mm and 100 r/min, respectively, the boiling structures of triangular-shaped grooves with the fin height of 0.15 mm that has good evaporation performance are obtained. The shapes of the boiling structures are restricted by dp and ap, and dp is determined by n and amount of feed (f). The ploughing speed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formation of groove structure in P-E process.
向建化叶邦彦汤勇周伟胡志华
关键词:发光二极管灯
微细金属纤维的刨削成形
2009年
采用刨削加工法,利用多齿刀具在普通刨床上加工获得质量稳定的微细金属纤维,纤维的长度为10~22mm,直径可达100μm以下.通过综合分析金属纤维刨削成形过程,研究切削参数对金属纤维刨削成形的影响规律,并获得合理的金属纤维加工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在金属纤维刨削成形过程中,刀具参数和切削用量对纤维质量的影响显著,较大的刀具前角和合适的刀具后角有利于纤维的成形,背吃刀量对金属纤维的成形影响最大,切削速度和进给量的影响则不明显.在背吃刀量为0.04—0.06mm、切削速度为30~60m/min、进给量为0.72~1.44mm/r的条件下选择前角为30°、后角为8°的多齿刀具(齿距为0.3mm,齿高为0.2mm),可以获得质量稳定的微细铜纤维.
周伟汤勇魏小玲潘敏强万珍平
关键词:金属纤维刨削
犁切刀具的几何建模与加工被引量:1
2008年
根据翅片犁切成型原理,确定了犁切刀具的主要参数,建立了犁切刀具的几何模型,并利用刀具参数建立了主切削刃、前刀面、成形面、后刀面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数学模型,在万用工具磨床上分三步加工出了犁切刀具。
陆龙生唐彪白鹏飞
关键词:数学模型
小型两相热虹吸环的散热性能试验研究
2008年
对一种用于微电子产品散热的小型两相热虹吸环进行性能测试,这种散热元件将微电子产品产生的高热流密度传到外界。实验表明该小型两相热虹吸环性能优异,在传热在142W时蒸发器平均温度84.3℃,热阻为0.077℃/W。启动性能好,在室温为21℃、蒸发器平均温度为38.3℃时启动。
苏达士汤勇万珍平池勇
关键词:微电子强化传热热虹吸
压力测试平台在燃料泵送系统中的应用
2009年
针对燃料泵送系统存在的水击压力过大、气液分离不足以及汽蚀等问题,采用压力传感器和数字信号采集系统建立燃料泵送系统压力测试平台。根据测得的压力信号,对燃料枪关闭瞬间流量、管长、溢流阀调定压力以及主阀弹簧刚度对水击效应引起的峰值压力的影响进行研究,并通过频率分析方法和小波分析方法较精确地获得系统的气液分离值和临界汽蚀压力点。该测试平台不仅能实时可靠地对系统压力进行定量诊断与识别,同时还可以为燃料泵送系统的性能优化提供依据。
刘亚俊贺占蜀黄佳彬李萍
关键词:泵送系统水击气液分离汽蚀
烧结式微热管吸液芯的成型方法被引量:8
2008年
目前电子芯片对散热的要求越来越高,烧结式吸液芯微热管已经成为电子芯片理想的散热元件.文中分析了铜粉颗粒在吸液芯中的成型机理,探讨了烧结式微热管吸液芯毛细结构的制造工艺,解决了吸液芯成型温度与成型时间的确定,以及烧结时芯棒的固定、抽出与铜粉颗粒的填充等相关问题.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制造工艺在900—950℃下烧结30~60min得到的吸液芯具有铜粉颗粒分布均匀、对称性好、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并且制成的微热管具有很好的传热性能.
李西兵李勇汤勇周述璋
关键词:微热管吸液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