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0sk086zd)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2
相关作者:魏雪苑陈元贵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师范大学东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2篇宗族
  • 1篇迎神赛会
  • 1篇舞蹈
  • 1篇民间舞
  • 1篇民间舞蹈
  • 1篇明清
  • 1篇明清时期
  • 1篇场域
  • 1篇村落

机构

  • 2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作者

  • 2篇魏雪苑
  • 1篇陈元贵

传媒

  • 1篇南京艺术学院...
  • 1篇绥化学院学报

年份

  • 2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迎神赛会场域中的宗族盛典——明清徽州民间舞蹈的二维解析被引量:2
2012年
在明清徽州,舞蹈多服务于迎神赛会的场合,且有赖于宗族的组织和财力支持。由此,民间信仰与宗法精神必然影响到徽州舞蹈的传承机制与审美尺度,而舞蹈也对宗族及迎神赛会活动有着反哺功能。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抽掉了徽州民间舞蹈的信仰基础并改变其运作机制,由此也造成它们在建国之后的衰微乃至消失。从迎神赛会和宗族控制的二维视角来解析徽州民间舞蹈,有助于深化我们对其审美形态、文化内涵以及历史变迁的理解。
陈元贵魏雪苑
关键词:迎神赛会明清时期
宗族控制与明清徽州的村落格局被引量:3
2012年
对于明清时期的徽州村落来说,虽然它们的选址、布局和空间组织很多时候并不是出于审美考虑,但在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所共同营造的整体氛围中,其审美效果却是显而易见的。徽州人浓重的风水观念以及"聚族而居,绝无一杂姓搀入者"的文化习性,意外地成就了园林化的徽州村落这一审美的副产品。在徽州村落的空间格局背后,潜藏着的是无处不在的宗族制度与宗法观念的影响。
魏雪苑
关键词:村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