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09B112)

作品数:6 被引量:56H指数:6
相关作者:杨模华李志辉张冬林丁贵杰杨玉洁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贵州大学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马尾松
  • 3篇森林培育学
  • 3篇ISSR
  • 2篇幼胚
  • 2篇种子园
  • 2篇马尾松种子
  • 2篇马尾松种子园
  • 1篇芽分化
  • 1篇遗传距离分析
  • 1篇优良家系
  • 1篇优株
  • 1篇幼胚离体培养
  • 1篇愈伤
  • 1篇愈伤组织
  • 1篇杂种
  • 1篇杂种优势
  • 1篇植株
  • 1篇植株再生
  • 1篇生物技术
  • 1篇胎发

机构

  • 6篇中南林业科技...
  • 5篇贵州大学
  • 2篇湖南省林业科...

作者

  • 6篇杨模华
  • 5篇丁贵杰
  • 5篇张冬林
  • 5篇李志辉
  • 2篇唐效蓉
  • 2篇谭晓风
  • 2篇杨玉洁
  • 1篇王茜
  • 1篇杨艳
  • 1篇靳小翠
  • 1篇黄振

传媒

  • 4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植物生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1
  • 2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马尾松幼胚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被引量:20
2011年
本论文首次报道了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幼胚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完整发育过程,并对影响马尾松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因素如球果采种期、球果冷藏处理时间、外植体处理方式等进行了探讨,统计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进行增殖评价,探讨ABA浓度梯度对马尾松体细胞胚分化成熟的影响,试验数据用SPSS16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1)2008~2009连续2年内15个采种期得到的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有显著性差异,最适宜的马尾松球果采种期是6月下旬至7月下旬,诱导率在9.66%~22.59%之间;2)球果冷藏处理时间,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有显著性差异,其中4℃冷藏球果15d有利于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3)雌配子体包含幼胚的接种处理方式是可取的;4)胚性愈伤组织经稳定增殖培养后,转入分化成熟培养基,得到体细胞胚状体"爆发式"分化成熟,数量多,质量好。适宜体胚成熟转化的培养基为:成熟LP培养基添加ABA5.0mg·L-1+60.0g·L-1蔗糖,并附加L-谷氨酰胺和水解酪蛋白;5)成熟体细胞胚在无激素萌发型LP培养基上正常萌发,并转化为结构完整的小植株。本研究首次建立了马尾松幼胚体细胞胚胎发生技术平台,为马尾松遗传改良种质创新、缩短育种周期奠定了研究基础。
杨模华张冬林李志辉靳小翠丁贵杰
关键词:森林培育学马尾松幼胚体细胞胚胎发生胚性愈伤组织胚状体
马尾松幼胚离体培养器官发生植株再生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以马尾松幼胚为外植体,经丛生芽诱导、增殖和伸长培养、生根诱导,获得了再生植株。对影响马尾松幼胚器官发生植株再生的关键因子,如减轻外植体褐变的处理方式、基本培养基类型、最适诱导培养基激素种类和浓度、增殖培养条件以及生根诱导影响因子(激素、活性炭和蔗糖)等,分别进行了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试验数据经SPSS16方差分析,LSD多重比较,结果表明:1)选择WPM培养基,添加抗坏血酸Vc 0.15 g/L,并且每2天转接1次能有效地减轻外植体接种处理初期出现的褐化现象;2)WPM+NAA 0.15 mg/L+6—BA 1.00 mg/L+KT 0.50 mg/L为较好的马尾松幼胚丛芽诱导分化培养基,丛芽诱导率可达98.15%;3)马尾松幼胚丛芽增殖和伸长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WPM+NAA 0.15 mg/L,增殖系数可达5.43;4)生根培养中,生根质量最好的培养基组合为WPM+IBA2.0 mg/L+NAA 0.15 mg/L+Ac 0.50 g/L,且生根培养基中添加的蔗糖浓度以20.0 g/L为宜,生根率达到66.67%。本研究结果可为利用马尾松幼胚建立组培快繁体系奠定研究基础。
杨模华张冬林杨艳丁贵杰李志辉
关键词:森林培育学马尾松幼胚器官发生植株再生
马尾松嫩茎愈伤组织保持、增殖与不定芽分化培养被引量:9
2011年
笔者以马尾松嫩茎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为材料,针对愈伤组织保持、增殖和分化培养中容易出现褐化死亡的现象,探讨培养基中改变肌醇浓度引起的渗透压变化,调节激素配比和改变培养环境对愈伤组织保持、增殖和丛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改良GD培养基,添加肌醇3.0g/L,能有效地解决在愈伤组织增殖培养中的褐化问题;(2)在DCR培养基中添加KT1.0~2.0mg/L和NAA0.5mg/L能逐渐把增殖培养的马尾松愈伤组织从暗培养过渡到光培养,并保持增殖;(3)DCR培养基中添加KT1.0mg/L和TDZ0.5mg/L可以促进愈伤组织向丛生芽分化,并获得4个丛生芽。本研究结果为马尾松优良基因型快繁中愈伤组织保持、增殖和分化培养提供了研究基础。
杨模华李志辉张冬林黄振丁贵杰
关键词:生物技术马尾松不定芽分化
湖南桂阳马尾松种子园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被引量:12
2010年
本研究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1条多态性引物,对湖南桂阳马尾松第二代种子园共87份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扩增得到246个多态位点。采用PAUP4.0软件分析,获得两个主要群体(广西群体和城步群体),在城步群体内,湖南和贵州两省的家系被分开。再对两个主要群体采用POPGEN32软件分析,结果表明:在桂阳第二代种子园内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达98.80%,总的Shannon信息指数为0.583 7,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400 3,2个群体的多态位点百分率分别为93.57%、98.80%,各群体间的基因分化系数为0.036 3,基因流为13.258 6。这表明桂阳第二代马尾松种子园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个体间的基因多样性变异大,该种子园所采用的建园方式是可取的。
杨玉洁张冬林杨模华李志辉唐效蓉丁贵杰谭晓风
关键词:森林培育学马尾松种子园ISSR
马尾松优良家系优株ISSR遗传距离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福建漳平五一林场28个马尾松优良家系最优单株进行遗传分析,计算两两之间的遗传距离,进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10条多态性引物共检测到99个位点(从250~2 300 bp),其中93个多态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93.94%;28个马尾松无性系两两之间的分子遗传距离在0.212 1~0.565 6之间,遗传距离大于0.5的无性系对有11组,遗传距离小于0.25的无性系对有6组;在聚类分析自检举值为48处,可将28份马尾松无性系分为9类,其中7个无性系单独聚类,其他21个无性系聚成2类;遗传距离较大的无性系组分别出现在不同的聚类中,表明这些无性系组两两之间具有相对较远的亲缘关系。本研究为马尾松高世代育种群体的选育提供分子水平上的依据,为分子标记指导马尾松育种奠定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王茜张冬林杨模华邵俊培李志辉洪永辉
关键词:马尾松ISSR杂种优势
湖南城步马尾松种子园遗传多样性的ISSR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湖南城步马尾松种子园的4个种源区的117个无性系的马尾松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采用了10个ISSR引物扩增共获得了218个标记位点,其中有210个为多态位点,多态位点比率为96.33%。不同种源区多态位点百分率在88.99%~90.37%之间。其中两广种源区的多态位点百分率最高,达90.37%,说明其种源内遗传变异水平在4个种源区中是最高的。总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503 0。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334 7。各个种源区的遗传一致度的变化范围在0.968 9~0.981 2之间,各群体间的基因分化系数为0.039 3,基因流为12.221 9。4个种源区间Nei’s遗传距离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遗传距离(0.019 0)最小的为雪峰山地种源区与贵州种源区首先聚类,雪峰山地种源区、贵州种源区与南岭山脉种源区依次聚类,遗传距离最大(0.031 6)的是两广种源区与贵州种源区,两广种源区在遗传距离上与其他3个种源区的聚类相距较远,这与其地理分布格局大致吻合。本研究的初步结果为无性系种子园的经营和择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张冬林杨玉洁杨模华李志辉唐效蓉丁贵杰谭晓风
关键词:马尾松种子园ISSR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