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DEA100224)

作品数:3 被引量:58H指数:3
相关作者:张萍杨祖婵杨中英朱凌云郭永芳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财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社会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志愿
  • 3篇志愿行动
  • 1篇行政
  • 1篇行政化
  • 1篇义务
  • 1篇志愿服务
  • 1篇志愿服务事业
  • 1篇去行政化
  • 1篇激励机制
  • 1篇功利
  • 1篇公益

机构

  • 3篇中央财经大学

作者

  • 3篇张萍
  • 1篇朱凌云
  • 1篇杨中英
  • 1篇郭永芳
  • 1篇杨祖婵

传媒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学习与实践
  • 1篇当代中国史研...

年份

  • 3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论我国志愿行动组织管理与激励中的行政化特征被引量:12
2013年
目前我国的志愿行动受行政化因素的影响很大,志愿行动的运作有着浓厚的政府主导特征,主要依靠行政动员,依赖政府推动,由政府掌握管理权并主持评价等,由此形成了比较明显的强制性特征。这种现象根植于特殊的制度基础,而其弊端也在逐渐显现。由是,去行政化与社会跟进已势在必行。
张萍郭永芳
关键词:激励机制
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历程被引量:33
2013年
新中国成立以来,志愿服务事业走过了从义务运动到社区服务、再向现代志愿行动嬗变这一特殊的历史过程。经过筹备北京奥运会的8年实践,中国志愿服务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如今已进入了平稳、成熟的发展时期。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普通民众在志愿行动中参与率不高,短期性明显,志愿管理行政化的特色比较突出。为了引导志愿服务的健康发展,加强对民间志愿组织的培育并制定出台相关的制度法规已成当务之急。
张萍杨祖婵
关键词:志愿行动志愿服务
公益、功利与激励--我国志愿行动研究与实践中的几个问题被引量:14
2013年
本文分析了我国公众对志愿行动作为"公益活动"的认知定位与功利评价,描述了目前我国志愿行动组织与动员中的行政性特征,总结了我国志愿行动现阶段发展中的主要特点及局限性,探讨了在现实国情下我国志愿行动的制度激励等问题。
张萍朱凌云杨中英
关键词:志愿行动公益功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