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806160008)
- 作品数:3 被引量:68H指数:3
- 相关作者:刘树根赵亮曹俊兴李智武汤聪更多>>
- 相关机构:成都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汶川M_S8.0级地震余震重新定位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12
- 2010年
- 对由四川台网提供的2008年5月12日至2008年12月31日期间发生的地震观测报告资料进行了整理,并根据研究需要从中挑选出了2957次地震事件用于地震定位研究。然后,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汶川M_s8.0级地震及挑选出的余震进行了重新定位,得到2678个地震的震源位置,重新定位后走时均方根残差由重新定位前的1.01s降到了0.20s,水平和垂直方向标准差分别为±0.85km和±1.3km。余震震中沿走向分布的总长度约为350km,震源深度优势分布为5~20km,平均震源深度为11.4km。文章结合地表考察破裂、震源机制解等研究结果,对余震空间分布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分段和讨论,提出以下3点认识:1)余震震中沿主破裂带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段活动特征,根据余震空间分布特征和震源机制解可推测断层运动方式由一开始的逆冲为主,经过渡段最终转换为以右旋走滑为主;2)沿小鱼洞-棉篪-理县和青川-文县方向延伸的北西向余震带存在两个与龙门山构造带走向近似垂直的捩断层;3)龙门山构造带的北段(水观乡以北),存在一个斜跨北川-映秀断裂和青川-平武断裂的隐伏断层,并且该隐伏断层参与了北段余震的发震过程。
- 刘巧霞朱介寿曹俊兴杨海波赵亮田仁飞
- 关键词:汶川MS8.0地震双差地震定位法
- 从汶川地震分析龙门山与四川盆地的动力耦合机制及其对川西深层油气运移聚散的影响被引量:7
- 2009年
- 2008年的汶川地震为分析龙门山与四川盆地形成演化过程中的山-盆相互作用及其动力耦合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依据。在总结分析龙门山与川西前陆盆地地层构造特点的基础上,从汶川地震的基本特征分析入手,探讨了龙门山与四川盆地的现代动力耦合作用机制及其对川西深层油气二次运移聚散的影响。龙门山的形成演化与地震孕育主要受其西侧松潘-甘孜地块的逆冲和其东侧四川盆地的俯冲的非对称相向挤压控制。龙门山南北两段的地质构造与构造动力环境有较大差异。龙门山晚三叠世开始隆升,其形成早于青藏高原的隆升,与印-亚板块的碰撞无关;但喜马拉雅期以来的演化受印-亚板块碰撞和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龙门山的冲断褶皱变形垂直于山脉走向从西北向东南,即从松潘-甘孜地块向四川盆地逐渐扩展;平行于龙门山走向发育的断裂带控制川西油气聚散带的分布,前山断裂带上盘及以西地层中的油气基本散失,山前隐伏断裂带有利于深生浅储气藏的形成。
- 曹俊兴刘树根何晓燕赵亮
- 关键词:龙门山川西前陆盆地油气二次运移
- 汶川地震余震重新定位及对余震分布特征的新认识
-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龙门山构造的中北段(31.00°N,103.36°E)发生了M8.0强烈地震,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惨重的财产损失。在地震发生后的一年半时间内,龙门山中北段发生余震6万多...
- 刘巧霞朱介寿曹俊兴
- 关键词:余震分布隐伏断层汶川地震
- 文献传递
- 川中龙岗地区下侏罗统自流井组大安寨段湖相混合沉积及其致密油勘探意义被引量:49
- 2013年
- 下侏罗统自流井组大安寨段是川中地区的主力产油层之一,通常认为储集体为高能介壳滩相的"纯"灰岩。本文基于露头、岩芯、薄片、扫描电镜等观察,认为川中龙岗地区自流井组大安寨段为一套典型的湖相混合沉积,包括狭义的混积岩和广义的混合层系。狭义混积岩成分以碳酸盐为主,由碳酸盐、陆源碎屑和泥质以不同比例混积而成,包括含砂泥质介壳灰岩、含泥砂质介壳灰岩、含介壳含泥钙质砂岩、含介壳含砂钙质泥页岩等岩石类型。广义混合层系主要为介壳灰岩、泥页岩、砂岩与狭义混积岩等构成的互为夹层或近等厚互层。混合沉积类型主要有间断混合、原地混合和相混合3种,分别受控于风暴作用、水动力条件和优势相。由于后期强烈的压实作用,原生孔隙消失殆尽,无论是较纯的介壳灰岩还是混合沉积都极为致密,其储集空间主要为溶蚀孔洞、溶蚀微孔、微裂隙和构造裂缝。除了"纯的"介壳灰岩外,由介壳和粉砂—泥质混积而成的泥质介壳灰岩和含介壳泥页岩由于微裂隙相对发育,部分物性好的层段也可以作为储层。上述结果和钻测成果暗示:临近烃源的低能介壳滩和介壳滩缘等混积相的粉砂—泥质介壳灰岩和含介壳泥页岩是一种广泛发育的潜在储集体,这对于致密油勘探而言尤为重要,应该引起重视,建议进行试点勘探。
- 丁一李智武冯逢翟中华孙玮汤聪张葳张长俊刘树根
- 关键词:下侏罗统湖相微裂缝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