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医院药学科研基金(2010-YY-01-03)

作品数:1 被引量:8H指数:1
相关作者:郭澄孟祥乐韩永龙王军余涛更多>>
相关机构:大庆油田总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医院药学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机构

  • 1篇大庆油田总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1篇余奇
  • 1篇李丹
  • 1篇余涛
  • 1篇王军
  • 1篇韩永龙
  • 1篇孟祥乐
  • 1篇郭澄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年份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体外肝代谢模型的优缺点及其应用被引量:8
2011年
在所有参与药物生物转化的器官中,肝脏是最主要的场所。药物在肝脏或者肝外的代谢是药物消除的一种主要方式。由于药物在肝脏的代谢直接与其药理活性和毒性特征相关,进而影响药物在临床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药物在肝脏的代谢是临床前新药研发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近年来,相对于整体模型来说,体外研究模型以其快速、准确、高通量的优势在药物的肝脏生物转化研究中被药物研发的科学工作者广泛使用。目前常用的体外研究模型包括重组酶、微粒体、胞质溶胶、肝脏S9(S9)、细胞株、转基因细胞株、原代肝细胞、干细胞诱导分化的肝细胞、精密肝切片和肝脏灌流。笔者将对这些方法进行详细的概述,并对各自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并阐述其具体应用方向,方便研究人员选择合适可行的代谢模型,研究药物在肝脏中可能的生物转化模式,最终对药物在人体内的消除方式作出科学的预测。
李丹韩永龙余涛孟祥乐余奇王军郭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