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干旱气象科学研究基金(IAM200708)

作品数:6 被引量:110H指数:5
相关作者:李凤霞肖建设伏洋常国刚周秉荣更多>>
相关机构: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中国气象局青海省气候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干旱气象科学研究基金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生态
  • 3篇生态环境
  • 3篇气候
  • 3篇气候变化
  • 2篇湿地
  • 2篇黄河源区
  • 2篇黄河源头
  • 1篇遥感监测
  • 1篇生态环境变化
  • 1篇湿地变化
  • 1篇青藏
  • 1篇青藏高原
  • 1篇转移矩阵
  • 1篇湖泊变化
  • 1篇MODIS
  • 1篇草地
  • 1篇草地生态
  • 1篇层次分析
  • 1篇长江源头

机构

  • 4篇青海省气象科...
  • 3篇中国气象局
  • 2篇青海省气候中...
  • 1篇江西省气象局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青海省气象台
  • 1篇青海省海南州...
  • 1篇青海省防灾减...
  • 1篇青海省气象局

作者

  • 5篇李凤霞
  • 3篇肖建设
  • 3篇伏洋
  • 2篇周秉荣
  • 2篇常国刚
  • 1篇刘宝康
  • 1篇郭连云
  • 1篇颜亮东
  • 1篇李林
  • 1篇田辉春
  • 1篇张旭萍
  • 1篇时兴合
  • 1篇郭安红
  • 1篇郭广
  • 1篇吴素霞

传媒

  • 1篇湖泊科学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气象科技
  • 1篇草原与草坪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生态环境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09
  • 3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近年来黄河源头地区玛多县湖泊变化被引量:28
2008年
根据时间序列数据2001-2006年连续6年的MODIS资料,连续监测了玛多县近几年的湖泊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玛多全县2006年的湖泊比2001年多35个,湖泊面积增加了56.59km2,以2003年为最低值,从2001-2003年全县湖泊面积逐年减少,而从2003-2006年全县湖泊面积逐年增加.各主要湖泊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与全县湖泊的变化趋势不太一致.年降水量与全县湖泊面积相关系数最大,说明年降水量对全县湖泊面积的影响较大,各主要湖泊受各气候要素的影响大小也不一样.
吴素霞常国刚李凤霞肖建设郭安红
关键词:湖泊变化MODIS黄河源区
环青海湖盆地气候变化对草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被引量:23
2008年
通过分析近20年来环青海湖盆地的气候变化特征对环湖盆地草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发现环青海湖地区年平均温度升高、年蒸发量增大程度比较显著,而降水量增多不显著,且年际间变化较大,气温、地表蒸发等气象要素有向暖干化过渡的趋势。随气候变化,环湖盆地天然草地植被盖度,高度和产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草地退化、沙化现象加剧。在不合理的人类经济活动和气候干旱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了环湖盆地地区水资源的减少和草地生态环境的沙漠化。
张旭萍郭连云田辉春
关键词:气候变化生态环境
长江源头湿地消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18
2011年
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唐古拉山以北的长江源头区域,由于受直接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较小,因此,从气候变化与湿地消长关系的强弱程度上可以看出其中的关键信息,能更真实地反映气候变化对长江源头湿地的影响。据灰色系统理论分析发现,蒸发量对湿地总面积的消长相对其他气候因子更具主导作用,其次为降水量的影响,且夏季各气候因子对湿地面积消长的影响较其他季节更为显著;1990年以来长江源头呈现出气温升高、降水量增加和蒸发量减少的暖湿化趋势,但进入21世纪以来年降水量呈下降以及年蒸发量呈增加的趋势,对于湿地的消长具有明显驱动作用;利用遥感技术分析,1990-2000年长江源头的湿地总面积共增加353.22 km2,年平均增加速率为35.32km2/a,而2000-2004年减少20.57 km2,这两个阶段湿地的消长与相应的气候变化特征有着很好的响应规律。
李凤霞伏洋肖建设时兴合刘宝康
关键词:湿地气候变化长江源头
黄河源头生态环境变化的遥感监测及驱动因素被引量:9
2008年
利用1990年、2000年和2004年的TM卫星影像数据研究表明,近10a来,黄河源头玛多县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剧烈,主要表现为沼泽、滩涂、河流、湖泊等湿地萎缩干涸,所占比例持续减少,表明水源涵养力减弱。同时,沙地、盐碱地和不宜林草荒地等劣质土地的增加使天然草地破碎化程度加大;而天然草地、林地和宜林草荒地比例持续增加,说明在21世纪初以来的暖湿化气候背景下,黄河源头—玛多县生态环境呈良性发展态势。分析认为气温、降水、蒸发、冻土等自然因素,以及超裁过牧、滥采乱挖和草地鼠害等人类活动是导致黄河源头生态环境变化的共同驱动因素,其中又以气候因子为主导,与冻土环境及水文条件相互影响。
李凤霞伏洋李林肖建设
关键词:黄河源头生态环境遥感监测
黄河源区湿地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3
2009年
选择黄河源头玛多县,利用遥感手段分析了该地区1990~2000年和2000~2004年的湿地动态变化,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了不同类型的湿地与各气象因子的关联系数。结果表明:在1990—2004年间,黄河源湿地呈现持续萎缩的状态,减少速率平均为2864.48hm2/a。其中前10年和后4年平均减小速率分别为2329.81和4201.14hm2/a,后4年的变化速度是前10年的1.8倍。高原湖泊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转移概率小于3%,而高原沼泽湿地和河流湿地处于非常不稳定的状态,与其他土地类型的转移概率分别达到40.16%-38.37%和46.27%-40.25%。不同的湿地类型与气象因子的关联度是不同的,沼泽与日照和蒸发关联度最大,湖泊与蒸发和降水关联度最大,河流与气温和蒸发关联度最大。
李凤霞常国刚肖建设周秉荣伏洋
关键词:湿地气候变化转移矩阵黄河源头
青藏高原典型生态环境评价方法被引量:3
2009年
应用层次分析方法,以青藏高原典型地区玛多县为例,探讨高原生态环境的结构和功能、景观的动态变化以及相互作用机理,分析结构的异质性、丰富度、破碎度等,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的青海高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并对玛多县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玛多县2004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处于一般偏差水平,基本上反映出了玛多县的生态环境现状。格局优化度(0.4228)、变化良性度(0.4180)处于一般水平,功能强弱度(0.2764)最小,属于较差状态,人为胁迫度(0.7037)最大,处于良好状态,说明外界人为干扰较少。当地的生态环境偏差的状态主要是由于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恶劣造成的。
李凤霞郭广颜亮东伏洋周秉荣
关键词:层次分析生态环境青藏高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