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2008RKA133) 作品数:6 被引量:104 H指数:5 相关作者: 李平 宋丽丽 于国才 田朔 张庆昌 更多>> 相关机构: 山东理工大学 南开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经济管理 更多>>
收入不平等、有效需求与技术进步 被引量:5 2009年 关于收入不平等与技术进步关系的研究大都侧重于技术进步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反向的研究较少。本文在检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收入差距对技术进步可能存在的间接影响机制,并以中国1999~2007年31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为例,实证检验收入差距对内资行业技术进步的影响。结果显示收入差距会间接地影响技术进步:收入分配不均不利于研发投入的增加,阻碍技术进步;过大的收入差距阻碍外来技术的进入,进而不利于内资行业的技术进步。 李平 刘廷华关键词:收入不平等 技术进步 系统GMM 有效需求、技术状态与研发投入 被引量:6 2009年 研发投入是企业基于预期利润的创新投资活动,受市场需求和自身技术状态影响。本文在测算中国相对于技术前沿国家——美国的技术状态的基础上,运用1987-2006年的相关数据,构建状态空间模型检验开放经济中市场需求和技术状态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方面,人均收入水平未能成为中国研发投入增长的推动因素,过于庞大的低端市场需求抑制了企业的创新;收入差距是研发投入的主要动力,企业创新的激励来自于面向高收入群体的定价优势。另一方面,企业自身技术状态的提升则会诱发创新投入。 李平 于国才关键词:R&D 自主创新 数据包络分析 状态空间模型 工资上涨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对下降:1952—2008 被引量:11 2010年 本文利用1952—2008年中国2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两步系统广义距(Two—step system GMM)估计方法考察了工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952—1978年,工资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不明显;1979—2008年,工资通过劳动生产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显著为正,而通过资本生产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显著为负。本文进一步从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和出口两个方面来探析工资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偏离,结果显示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完善阻碍了工资作用的发挥,出口增加缓解了工资上涨企业寻求创新的动机。 李平 张庆昌关键词:工资 全要素生产率 劳动力市场 出口 出口贸易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水平溢出与垂直溢出——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2 2010年 国际贸易不仅是商品和服务在国际间的交换,同时也为先进技术的创新和扩散提供了条件。目前,有关进口贸易与技术创新之间的理论和经验研究已经比较成熟,而出口贸易与技术创新的研究相对薄弱。基于此,本文通过构建研发活动的投入产出函数,运用中国2001~2007年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出口贸易通过技术溢出对行业的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出口贸易的水平效应对技术创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后向溢出的作用较不显著,但在考虑行业竞争程度的影响后,出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均显著为正。 李平 田朔关键词:出口贸易 技术创新 FDI渠道的R&D溢出、吸收能力与中国技术进步——基于一个扩展的LP方法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6 2009年 使用技术差距为新的权重对国际R&D溢出测算的LP方法进行了改进,并将改进前后两种方法测得的1985-2007年间通过FDI渠道溢出到我国的国际R&D存量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改进前的测算方法对国际R&D溢出对我国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略有低估;加入人力资本和国内研发投入与国际R&D溢出交互项的回归结果显示改进后的测算方法比原方法更为精确有效。从回归的结果还可以得出:国内R&D投入是我国技术进步的主要来源,但FDI带来的国际R&D溢出对我国的技术进步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我国的人力资本还未达到有效吸收国外研发溢出的水平,研发投入水平也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国际研发溢出对我国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 李平 宋丽丽关键词:FDI R&D溢出 FDI行业内技术溢出的双重效应检验 被引量:15 2009年 本文将外资进入对内资工业行业技术进步率的影响细分为“市场竞争”和“技术溢出”双重效应,在运用DEA—Malmquist方法测度内外资行业技术差距和技术进步率的基础上,使用1999—2006年中国31个工业行业的相关数据对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市场竞争效应对我国工业行业技术进步有先激励后阻碍的作用,而技术溢出效应的作用存在明显的时滞现象;技术溢出效应因各行业内外资技术差距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市场换技术”政策值得商榷。 李平 于国才 宋丽丽关键词:技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