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青海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项目

作品数:527 被引量:1,936H指数:17
相关作者:刘文辉朱海丽姚晓华张效娟王丽慧更多>>
相关机构: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14篇期刊文章
  • 4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6篇医药卫生
  • 120篇农业科学
  • 50篇天文地球
  • 40篇生物学
  • 34篇化学工程
  • 20篇自动化与计算...
  • 16篇理学
  • 14篇经济管理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轻工技术与工...
  • 8篇建筑科学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水利工程
  • 4篇社会学
  • 3篇艺术
  • 2篇矿业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46篇细胞
  • 33篇基因
  • 29篇胁迫
  • 23篇蛋白
  • 21篇土壤
  • 21篇青稞
  • 18篇海拔
  • 16篇低氧
  • 15篇干旱
  • 14篇活性
  • 13篇老芒麦
  • 11篇多态
  • 10篇多态性
  • 10篇植物
  • 10篇黄河源区
  • 10篇草地
  • 9篇网络
  • 8篇凋亡
  • 7篇地震
  • 6篇PEG胁迫

机构

  • 276篇青海大学
  • 50篇中国科学院
  • 49篇青海师范大学
  • 33篇中国科学院大...
  • 31篇青海省农林科...
  • 27篇青海省人民医...
  • 14篇青海民族大学
  • 14篇青海省地方病...
  • 10篇青海省地震局
  • 10篇青海省气候中...
  • 9篇青海省气象台
  • 9篇青海红十字医...
  • 7篇教育部
  • 6篇清华大学
  • 5篇兰州大学
  • 5篇南京农业大学
  • 5篇青海省畜牧兽...
  • 5篇青海省地质调...
  • 5篇西南民族大学
  • 5篇动物营养与饲...

作者

  • 12篇刘文辉
  • 11篇朱海丽
  • 10篇姚晓华
  • 9篇王丽慧
  • 9篇熊辉岩
  • 9篇张效娟
  • 8篇张海峰
  • 8篇沙占江
  • 8篇谢永丽
  • 8篇薛彩红
  • 7篇李国荣
  • 7篇马艳霞
  • 6篇陈世龙
  • 6篇崔占鸿
  • 6篇沈建伟
  • 6篇邓小川
  • 6篇孙雪梅
  • 6篇王环
  • 6篇周党卫
  • 5篇姚生海

传媒

  • 18篇分子植物育种
  • 13篇中国高原医学...
  • 12篇无机盐工业
  • 11篇盐湖研究
  • 10篇青海医学院学...
  • 9篇高原气象
  • 9篇草地学报
  • 8篇青海师范大学...
  • 7篇高原医学杂志
  • 6篇山东医药
  • 6篇草业学报
  • 6篇中华地方病学...
  • 5篇水土保持研究
  • 5篇中国妇幼保健
  • 5篇西北农业学报
  • 5篇西北植物学报
  • 5篇草业科学
  • 5篇西南农业学报
  • 5篇中国全科医学
  • 5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31篇2023
  • 74篇2022
  • 63篇2021
  • 52篇2020
  • 52篇2019
  • 42篇2018
  • 37篇2017
  • 39篇2016
  • 49篇2015
  • 25篇2014
  • 18篇2013
  • 21篇2012
  • 10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5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遗”数字化保护中的“在场”问题研探——以青海刺绣艺术数字化保护为例被引量:7
2018年
"非遗"保护领域各"场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界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数字化保护工作者"在场"意识的有限性。培育并完善数字化保护工作者的"在场"意识,应当了解与青海刺绣艺术相关的历史文化信息,学会利用口述史方法接近"非遗"传承人的"场域",以忠实的态度记录"非遗"素材,并以"了解之同情"的态度对待"非遗"传承人。
张效娟
关键词:数字化
序贯治疗与标准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相关胃炎的治疗对策。方法将胃镜及病理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103例患者和非慢性萎缩性胃炎120例患者分为3组并按不同方案给药。其中7d标准治疗组(80例)口服质子泵抑制剂(PPI)40mg,每日1次;阿莫西林1.0g,每12小时1次;克拉霉素0.5g,每12小时1次;连续服用7d停药。10d序贯治疗组(73例)口服质子泵抑制剂40mg,每日1次;阿莫西林1.0g,每12小时1次和克拉霉素0.5g,每12小时1次;服用7d后替换为左氧氟沙星0.2g,每8小时1次,呋喃唑酮30mg,每8小时1次;连续服用3d停药。12d序贯治疗组(70例)在10d的基础上将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延长2d结束疗程。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的内镜下表现和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d标准治疗组Hp根除率为76.6%(59/77);10d序贯治疗组根除率为88.4%(61/69);12d序贯治疗组根除率为97.0%(64/66)。7d标准治疗组与12d序贯治疗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治疗根除Hp明显优于标准治疗。
芦永福
关键词:螺杆菌胃炎序贯治疗
青海高原地区子痫前期患者HLA-G蛋白表达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青海高原地区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及血清中人类白细胞相关抗原G(HLA-G)蛋白表达研究及临床意义。方法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30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及30例子痫前期患者(轻度15例,重度15例)的胎盘组织中HLA-G蛋白的表达差异;并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可溶性HLA-G(s HLA-G)的表达。结果青海高原地区重度子痫前期与轻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HLA-G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重度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子痫前期与轻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s HLA-G浓度均低于正常足月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重度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s HLA-G浓度与胎盘组织HLA-G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883,P<0.01)。结论青海高原地区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及胎盘中HLA-G蛋白表达均下降,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及疾病的轻重程度相关,血清s HLA-G拟可作为子痫前期的早期诊断的指标。
谢莹莺李凤莲杨娟
关键词:子痫前期人类白细胞抗原G
miRNA调控结核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9年
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引起的一种肺部慢性感染性疾病,它是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主要传染性疾病之一。WHO公布的2015年调查结果显示全球人数的1/3曾被结核分枝杆菌感染[1]。结核病在全球分布具有区域集中情况,中国是全球高发的22个地区之一,我国结核发病率全世界排名前三。发病重灾区集中于我国中西部农牧地区。青海省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为123.3/10万,是全国肺结核发病水平(68/10万)的1.8倍,发病率高居全国第四位[2]。青藏高原地区主要为游牧民族,经张明等的调查研究证实其藏族结核病发病率、检出率明显高于汉族[3]。这种情况与高原藏族地区的环境因素、生活习惯、社会因素有关系外,还与藏族人群特有的基因及高原低氧环境下miRNA差异表达有关。具体关系综述如下。
颜然然冯喜英久太白振忠
关键词:MIRNATUBERCULOSIS结核分枝杆菌感染PULMONARY报告发病率
黄河源鼠害退化区鼠丘土壤的风蚀特征
2022年
[目的]研究鼠丘土壤风蚀特征,揭示黄河源鼠害退化区鼠丘土壤风蚀机理,为进一步科学评判高寒草地鼠害退化区土壤流失特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黄河源区广泛分布的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2类鼠丘为研究对象,并依据鼠丘土壤质地特征将其划分为草甸土鼠丘、沙化土鼠丘以及含砾石土鼠丘3类,在3~15 m/s风速范围内采用小型原位风蚀试验装置在9组风速试验(梯度为1.5 m/s)下探究鼠丘土壤风蚀量随风速变化的关系。[结果]①当风速超过9 m/s时,沙化土鼠丘土壤风蚀量的风蚀量最大,含砾石土鼠丘土壤风蚀量最小,且沙化土鼠丘土壤风蚀量与风速大小间呈幂函数的正相关,草甸土和含砾石土鼠丘土壤风蚀量与风速间呈指数函数的正相关,砾石对土壤风蚀的抑制作用明显。②高原鼠兔鼠丘土壤风蚀量大于高原鼢鼠鼠丘,且鼠丘土壤风蚀率随着风速的增加幅度较大,同等风速下鼠丘土壤风蚀率随风蚀时间的增加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③通过对流失的鼠丘土壤颗粒粒径分析,沙化土鼠丘土壤风蚀颗粒以砂粒为主,草甸土和含砾石土鼠丘土壤颗粒均以粉粒为主,流失颗粒组成与鼠丘土壤质地条件有关。[结论]黄河源鼠害退化区鼠丘土壤风蚀量随风速大小的变化关系与土壤质地条件、啮齿动物活动习性及其对土壤团聚体的破坏和土壤重组特征有关。
翟辉李国荣李进芳李进芳赵健赟赵健赟刘亚斌朱海丽胡夏嵩
关键词:黄河源区高寒草地土壤风蚀
Ni^(2+)掺杂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选取Ni 2+掺杂量、冰醋酸、浓硝酸、煅烧温度设计正交实验,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Ni 2+掺杂TiO2光催化剂,利用Raman、XRD、TEM等检测技术对其进行表征。通过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纯TiO2纳米光催化剂进行对比,结果表明:Ni 2+掺杂TiO2光催化剂的TEM图像显示为球形粒子集合体,XRD图谱峰值降低,晶粒细化,拉曼光谱谱峰宽化、蓝移。以甲基橙模拟染料废水的降解率考察Ni 2+掺杂TiO2光催化活性,最佳条件下,Ni 2+掺杂TiO2对甲基橙的降解率为87.21%。
薛彩红孙丙岩侯新刚高莉
关键词:NI2+TIO2光催化溶胶-凝胶
青海地区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青海地区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2020年11月我院房颤中心数据库内1062例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房颤持续时间分为阵发性房颤组(401例)和持续性房颤组(661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持续性房颤的危险因素。结果:将两组患者年龄、体重、平均收缩压、平均心率、左心房前后径、右心房左右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B型钠尿肽(BNP)、CHA_(2)DS_(2)-VASc评分、心肌病史、慢性心衰病史(心功能Ⅱ~Ⅳ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左心房前后径大、右心房左右径大、CHA_(2)DS_(2)-VASc评分高、合并慢性心衰Ⅱ~Ⅳ级为发生持续性房颤的危险因素(OR>1),而平均收缩压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大、左心室射血分数低(OR<1)为发生持续性房颤的保护因素。结论:与阵发性房颤患者比较,青海地区持续性房颤患者具有平均收缩压高、左心扩大、右心房扩大、左心室射血分数低、栓塞风险高、心衰程度重等临床特点,需引起临床诊疗重视。
吴金春刘彦民张晓菲郭岑柴金萍白玉婷乌更苏雅昝生菊陈金燕胡爱玲魏晓娟李卫苏晓灵
关键词:阵发性心房颤动持续性心房颤动
评判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疼痛和睡眠状况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评判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疼痛和睡眠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1月间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34例乳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7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评判性护理。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疼痛程度及睡眠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提升,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提升幅度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疼痛度聚集在中度和重度两个等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度皆有好转,且观察组轻度疼痛人数较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睡眠质量皆低于正常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入睡所需时间及睡眠持续时间改善效果均强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评判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疼痛和睡眠状况的改善均有显著效果,较单一接受常规护理有突出优势,适合临床推广。
史娜陈鹏晁华山
关键词:乳腺肿瘤术后疼痛睡眠状况
阿拉尔河下游沉积物对铀的吸附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18年
采用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阿拉尔河下游沉积物对水溶液中铀的吸附机制,分析了反应时间、pH值、粒径、固液比、铀初始浓度等因素对沉积物吸附铀的影响,并对其吸附动力学过程和热力学性质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阿拉尔河河流沉积物对铀的吸附在16 h左右趋于平衡;溶液pH值对沉积物吸附铀具有显著影响,当pH=6~7时,吸附率最大;在一定条件下,吸附率与固液比呈正相关,与粒径及铀初始浓度呈负相关;吸附量与固液比呈负相关,与铀初始浓度呈正相关;吸附动力学过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由两个以上步骤共同控制;吸附热力学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沉积物对铀的吸附以多分子层吸附为主,是自发、吸热的熵增过程。
王国强王国强许建新
关键词:河流沉积物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力学
黄河源草地退化区2种鼠丘土壤风蚀规律被引量:2
2022年
为阐明高寒草地啮齿类动物活动区鼠丘土壤风蚀特征和规律,以青海省河南县鼠害退化区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鼠丘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模拟风力侵蚀试验方法,对2类鼠丘土壤风蚀流失量和养分流失量的特征和规律进行研究,并对该2种鼠丘土壤风蚀差异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1)在9 m·s^(-1)的恒风速吹蚀作用下,2种鼠丘土壤颗粒的快速流失主要集中在前15 min内,且高原鼠兔鼠丘土壤流失量显著高于高原鼢鼠鼠丘,约为高原鼢鼠鼠丘土壤流失量的1.5倍。(2)蠕移是鼠丘土壤流失最主要的运动方式,相同时间内2种鼠丘均呈现蠕移量>跃移量>悬移量,其中高原鼠兔鼠丘蠕移量、跃移量和悬移量分别为高原鼢鼠鼠丘的1.45倍、1.58倍、1.50倍。(3)鼠丘土壤养分含量明显低于原生草地土壤层,且养分含量呈现出原生草地土壤>高原鼠兔鼠丘土壤>高原鼢鼠鼠丘土壤。(4)鼠丘土壤养分流失和土壤流失具有相同的规律,养分流失主要取决于土壤颗粒的流失,高原鼠兔鼠丘的各养分含量指标的流失量较高原鼢鼠鼠丘增加1.42~3.53倍。研究结果将为阐述鼠害退化区土壤流失特征,揭示高寒草地退化机理和黄河源草地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翟辉李国荣李进芳李进芳朱海丽刘亚斌赵健赟胡夏嵩
关键词:黄河源区土壤风蚀养分流失
共5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