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0755)

作品数:7 被引量:72H指数:6
相关作者:贾昕查天山穆家伟杨强郭晓楠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生物学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油蒿
  • 5篇沙生
  • 4篇沙地
  • 4篇毛乌素沙地
  • 3篇土壤
  • 3篇灌木
  • 3篇干旱
  • 3篇半干旱
  • 2篇植被
  • 2篇植被恢复
  • 2篇植物
  • 2篇日变
  • 2篇日变化
  • 2篇沙生灌木
  • 2篇沙生植物
  • 2篇生态系统
  • 2篇土壤蒸发
  • 2篇群落
  • 2篇降雨
  • 2篇旱区

机构

  • 10篇北京林业大学

作者

  • 7篇贾昕
  • 6篇查天山
  • 4篇吴雅娟
  • 3篇郭晓楠
  • 3篇秦树高
  • 3篇杨强
  • 3篇穆家伟
  • 2篇李媛
  • 2篇王奔
  • 2篇王子奇
  • 1篇王珊
  • 1篇钱多
  • 1篇冯薇
  • 1篇吴凤
  • 1篇白晓敏
  • 1篇张明艳
  • 1篇刘鹏

传媒

  • 3篇生态学杂志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毛乌素沙地典型沙生灌木群落土壤蒸发动态研究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分是限制植物成活及正常生长的重要因素。土壤蒸发作为水分的无效损失,应予以重视。本研究通过2012-2014年生长季使用微型蒸渗仪对油蒿(Artemisia ordosica)群落、沙柳(Salix p...
穆家伟
关键词:土壤蒸发灌木群落植被恢复
文献传递
毛乌素沙地油蒿群落冠层导度特征及其对蒸散发的影响
冠层导度(Canopy conductance)是生态系统进行气体交换的综合参数。植物气孔运动直接控制其CO2吸收及水分耗散,因而冠层导度是影响生态系统与大气之间进行碳水交换的重要变量,也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模型...
王珊
关键词:多时间尺度油蒿气体交换
文献传递
沙柳光合速率动态变化及其主要环境因子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了解沙柳(Salix psammophila)净光合速率(Pn)的日动态和生长季节动态规律,探索影响其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子。【方法】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沙柳叶片光合参数及环境因子变化;使用土壤温湿度探头(TDT)测定土壤温湿度。【结果】①沙柳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类型及峰值出现时间受环境因素影响。试验中表现为单峰型,峰值出现在8:30-10:30;净光合速率季节变化表现为:8月下旬-9月中旬>6月下旬-7月上旬>7月中旬-8月中旬;②蒸腾速率(Tr)日变化为单峰曲线,在10:30-14:30之间出现峰值,但峰值不明显,属"非蒸腾午休型"的水分生态类型;③环境影响因子直接通径系数大小为:VWCsoil>RH>Tsoil>Par>Tair>CO2,间接通径系数之和大小为:Tsoil>Tair>VWCsoil>RH>CO2>Par,VWCsoil、RH是影响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子。【结论】沙柳净光合日变化为单峰曲线,在高光强、高温、干旱等恶劣环境下沙柳日变化类型会发生变化,峰值会提前。水分是沙柳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影响因子。
白晓敏贾昕冯薇吴凤
关键词:沙柳光合速率日变化环境因子
毛乌素沙地油蒿和赖草光系统Ⅱ对环境波动的适应性研究
干旱半干旱区植被经常受强光、高温、干旱等环境胁迫的影响,其适应环境波动的生理过程和适应机制了解有限。光系统Ⅱ叶绿素荧光参数因其对环境波动的高度敏感性,经常被视为探究植物适应环境胁迫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宁夏盐池县毛乌素沙地...
吴雅娟
关键词:沙生植物
文献传递
油蒿光合参数季节动态及其与叶氮含量和比叶面积的关系被引量:11
2017年
了解植物光合作用参数季节动态及其与叶性状的关系对于准确模拟生态系统碳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生长季内原位测定了毛乌素沙地油蒿(Artemisia ordosica)光合作用CO_2响应和光响应曲线,分析了油蒿光合参数与叶氮含量(N_(mass))和比叶面积(SLA)的关系。结果表明:整个生长季内油蒿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表观量子效率(α)和光饱和点(LSP)都是在春季后期和初秋时期值比较高,在夏季波动较大,光补偿点(LCP)和暗呼吸速率(Rd)变化趋势不明显,P_(nmax)的变化范围为13.79~33.31μmol CO_2·m^(-2)·s^(-1),平均值为23.77μmol CO_2·m^(-2)·s^(-1),其中5月达到最大值,P_(nmax)季节变化显著;羧化速率(φ)、最大羧化速率(V_(cmax))、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_(max))和光下暗呼吸(Rp)的季节动态变化也是呈现春季后期和初秋时期值比较高、在夏季波动较大的趋势,CO_2补偿点(Co)在整个生长季季节动态明显;CO_2饱和点(Cisat)的季节动态变化不明显;V_(cmax)在5月达到最大值(89.10μmol·m^(-2)·s^(-1)),在8月达到最小值(27.25μmol·m^(-2)·s^(-1)),平均值为56.29μmol·m^(-2)·s^(-1),J_(max)在9月达到最大值(78.86μmol CO_2·m^(-2)·s^(-1)),在8月达到最小值(24.19μmol CO_2·m^(-2)·s^(-1)),平均值为46.24μmol CO_2·m^(-2)·s^(-1),V_(cmax)和J_(max)季节变化显著;P_(nmax)、V_(cmax)、J_(max)和Rp与N_(mass)存在显著线性正相关,P_(nmax)、V_(cmax)和J_(max)与SLA存在显著线性正相关。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叶氮含量和比叶面积是影响油蒿光合能力的重要因素。研究获得的光合参数与叶性状的关系可为构建参数化生态系统过程模型提供帮助。
王子奇查天山贾昕吴雅娟张明艳穆家伟
关键词:油蒿光合参数比叶面积
毛乌素沙地典型沙生灌木对土壤蒸发的影响被引量:11
2016年
为了探求半干旱沙区植被恢复后沙生灌木对土壤蒸发的影响,本文利用微型蒸渗仪对盐池沙区的流动沙地、油蒿群落和沙柳群落的土壤蒸发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2014年盐池降雨、风速、太阳辐射、相对湿度、空气温度、土壤机械组成分别与土壤蒸发的关系。结果表明:1)植被恢复区油蒿群落和沙柳群落土壤蒸发总量比流动沙地分别高出27.91%和40.23%;2)油蒿和沙柳样地黏粒含量比流动沙地分别高出220.59%和173.53%,油蒿样地和沙柳样地黏粒和粉粒的总含量比流动沙地分别高出63%和98%;3)油蒿和沙柳样地土壤蒸发与风速、太阳辐射、温度等气象因子相关性不显著,流动沙地土壤蒸发与太阳辐射相关性显著。因此,在半干旱沙区植被恢复后,土壤蒸发有增大的趋势,这很可能与植被恢复后土壤中黏粒和粉粒含量的增加有关。
穆家伟查天山贾昕郭晓楠王子奇杨强
关键词:土壤蒸发植被恢复微型蒸渗仪
典型沙生灌木生态系统凝结水量估算被引量:13
2016年
当前对干旱半干旱过渡带生态系统凝结水量的估算及其年际变化的认识仍十分有限。本研究以宁夏盐池沙生灌木生态系统为对象,运用微型蒸渗仪、涡度相关(eddy covariance,EC)法和Penman-Monteith公式对凝结水进行测定和估算,以求探索涡度相关法和Penman-Monteith公式估算凝结水的准确性,并且分析凝结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其对生态系统水量平衡的贡献及降雨对凝结水的影响。结果表明:1)以微型蒸渗仪观测结果为对照标准,涡度相关法因在夜间存在严重的能量不闭合会造成凝结水严重低估,而Penman-Monteith公式可以较准确地估算凝结水量(R2=0.94,P<0.05);2)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估算2012—2014年凝结水,日平均凝结水量为0.14±0.08mm,年平均凝结水发生天数为259 d/a,估算2012—2014年凝结水年总量分别为46、33和29 mm。凝结水多发生在夏秋季。2012—2014年降雨年平均量为301 mm。凝结水年均总量是平均降雨总量的12%。3)降雨时与降雨后一天凝结水成显著正相关关系(R2=0.81,P<0.05)。2012—2014年≥20 mm的降雨次数占全年总降雨次数百分比分别为10%、5%和3%,≥20 mm的降雨能够为空气提供较多水分,增加凝结水量。因此≥20 mm降雨次数占全年总降雨次数的百分比将显著影响当年凝结水总量。结果证实,虽然凝结水总量年际差异较大且占降雨的百分比较小,凝结水是维持荒漠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稳定水源。
郭晓楠查天山贾昕杨强穆家伟刘鹏
关键词:凝结水涡度相关法PENMAN-MONTEITH公式降雨
半干旱区典型沙生植物油蒿(Artemisia ordosica)的光合特性被引量:6
2015年
为了研究西北半干旱生态系统中典型沙生植物油蒿(Artemisia ordosica)的光合特征,于2012年5—10月,使用Li-6400(Li-Cor Inc.,USA)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了油蒿气体交换特征的日变化、季节变化以及净光合速率(Pn)对光合有效辐射和胞间CO2浓度的响应。结果表明:Pn、蒸腾速率(E)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日变化在12:00前后均表现出非对称性,上午测量值普遍高于下午;Pn日均值6月最高(8.97±1.73μmol CO2·m-2·s-1),10月最低(2.58±1.32μmol CO2·m-2·s-1);油蒿表观量子效率(α)在0.022-0.048 mol·mol-1变化,羧化效率(φ)在0.125-0.268 mol·m-2·s-1变化;在9月13日饱和光强下的Pn(Pnmax)达到生长季最大值,为24.89μmol CO2·m-2·s-1;在7月31日饱和胞间CO2浓度下的Pn(Anmax),达到生长季最大值,为77.23μmol CO2·m-2·s-1;Pnmax主要受到相对湿度影响,Anmax主要受饱和水汽压亏缺和30 cm深度土壤体积含水率影响;水分相关环境因子是油蒿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子,其光合特征反映出对半干旱气候的适应性。本研究结果可为生态系统过程建模和区域尺度研究提供重要的生理生态参数。
李媛查天山贾昕秦树高吴雅娟王奔
关键词:油蒿日变化
花棒茎流对降雨的响应被引量:9
2016年
干旱半干旱区植物生理过程的水分响应依赖于降雨强度和频率,研究典型沙生植物对降雨的响应有助于预测未来气候条件下荒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变化.2012和2013年花棒生长季,在宁夏盐池采用包裹式茎流仪对花棒茎流进行连续观测,分析茎流在晴天和雨天的变化特征及其对不同降雨事件的响应.结果表明:雨天的花棒日茎流量低于晴天.晴天,茎流日变化呈"几"字型宽峰曲线,与太阳辐射和相对湿度呈正相关;雨天,茎流日变化呈多峰曲线或者一直处于极低状态,与太阳辐射和空气温度呈正相关.降雨不仅可以通过影响当天太阳辐射、空气温度、饱和蒸汽压差和相对湿度影响花棒茎流通量,还通过调控土壤含水量影响降雨后的茎流通量.降雨量<20 mm时,降雨前后茎流通量差异不显著;降雨量>20 mm时,降雨后的茎流通量比降雨前有显著提高.高土壤含水量不仅能够提高茎流通量,并且能够提高茎流通量对太阳辐射、饱和水汽压差和空气温度的响应敏感性.
杨强查天山贾昕秦树高钱多郭晓楠陈国鹏
关键词:半干旱区茎流降雨蒸腾土壤含水量
油蒿(Artemisia ordosica)光化学量子效率和非光化学淬灭的动态及其影响因子被引量:15
2015年
叶绿素荧光的测定是探究干旱半干旱区沙生植物对环境变化响应的重要手段,叶绿素荧光的动力学研究对认识植物适应环境胁迫的生理生态过程与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于2012年6-10月研究了宁夏盐池油蒿(Artemisia ordosica)的光化学量子效率(Φ)和非光化学淬灭(NPQ)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及其与光合有效辐射(PAR)、相对湿度(RH)和空气温度(Ta)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观测期内,油蒿的Φ随PAR和Ta升高而降低,随RH的升高而升高,NPQ的变化与Φ相反;在日变化尺度,油蒿的Φ(R2〉0.92)和NPQ(R2〉0.90)与PAR紧密相关,而与空气温度(Ta)和相对湿度(RH)的日变化存在3-4 h的滞后;此外,在相同PAR下,生长季前期的Φ大于后期,生长季旺期的NPQ大于末期;因此,PAR、Ta和RH对Φ和NPQ均有影响。
吴雅娟查天山贾昕秦树高李媛王奔
关键词:光合有效辐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