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00311019-2)

作品数:4 被引量:43H指数:3
相关作者:张述义李新凤刘玲玲邵嘉鸣韦晓艳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山西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水分
  • 2篇水分胁迫
  • 2篇小麦
  • 2篇胁迫
  • 1篇杜梨
  • 1篇芽期
  • 1篇氧化酶
  • 1篇氧化酶活性
  • 1篇幼芽
  • 1篇水分条件
  • 1篇土壤
  • 1篇土壤相对含水...
  • 1篇乔砧
  • 1篇相对电导率
  • 1篇相对含水量
  • 1篇小麦芽
  • 1篇梨属
  • 1篇镰刀
  • 1篇镰刀菌
  • 1篇麦芽

机构

  • 4篇山西省农业科...
  • 3篇山西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张述义
  • 3篇李新凤
  • 2篇邵嘉鸣
  • 2篇刘玲玲
  • 1篇王建明
  • 1篇张祖维
  • 1篇韦晓艳
  • 1篇刘慧

传媒

  • 2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水分胁迫对不同品种小麦幼芽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利用优良旱地小麦品种晋麦47号、水地小麦品种舜麦1718的幼芽,研究了发芽期在水分胁迫条件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抗氧化酶活性、蛋白质含量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旨在比较发芽期不同小麦品种在水分胁迫下抗氧化酶指标的变化,为进一步开展旱地小麦栽培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经水分胁迫处理24 h后,晋麦47号的SOD,POD和CAT这3个抗氧化酶活性总和及蛋白质含量都有所增加,增加的百分率均显著高于舜麦1718;2个小麦品种的MDA含量均增加,舜麦1718的MDA含量的增加低于晋麦47号。与旱地小麦晋麦47号不同,水地小麦品种舜麦1718是通过另外途径来抵御水分胁迫危害,由于MDA含量变化率小,质膜的损伤程度减轻,有适合在旱地栽培的潜力。
张述义刘玲玲
关键词:小麦发芽期水分胁迫抗氧化酶幼芽
水分胁迫对小麦芽和根中脯氨酸含量及电导率的影响被引量:13
2013年
采用19.2%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24 h,比较了晋麦47(旱地品种)和舜麦1718(水地品种)在发芽期芽和根相对电导率、脯氨酸(Pro)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发芽期水分胁迫24 h后,晋麦47芽与根的相对电导率比对照分别增加了22.71%、31.04%,舜麦1718只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29%、5.3%,晋麦47芽和根的细胞膜伤害率明显大于舜麦1718;且晋麦47在芽和根中的丙二醛含量也分别比对照增加23.26%、72.55%,舜麦1718分别比对照增加15.9%、61.24%,芽和根中的丙二醛含量均低于晋麦47,如相对电导率所示结果一致,说明膜组织都受到损伤,而舜麦1718表现的受损伤程度较轻。同时两个小麦品种的芽和根中脯氨酸含量在水分胁迫下均大幅增加,晋麦47分别增加250.17%、75.31%,舜麦1718分别增加744.72%、503.42%,显著高于晋麦47,这对于舜麦1718在水分胁迫条件下保护细胞具有积极作用。
张述义邵嘉鸣李新凤刘玲玲刘慧
关键词:水分胁迫小麦相对电导率丙二醛脯氨酸
不同水分条件对3种梨属砧木光合作用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采用盆栽控水方法,在不同土壤相对含水量条件下,分别对梨属矮化砧K22和OH×F51以及乔砧杜梨叶片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在砧木旺盛生长期,随着土壤相对含水量的降低,3种梨属砧木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呈下降趋势,但梨属矮化砧K22和OH×F51的光合速率明显高于乔砧杜梨,且二者的水分利用率也高于乔砧杜梨,并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乔砧杜梨的水分利用率则随土壤相对含水量的减少而一直降低;3种梨属砧木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随土壤相对含水量的减少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相比乔砧杜梨,梨属矮化砧在更低的土壤相对含水量时,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才开始升高。说明梨属矮化砧K22,OH×F51能够维持较高的光合生产能力,并且气孔导度大幅降低,抑制蒸腾速率,有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邵嘉鸣李新凤张祖维张述义
关键词:土壤相对含水量光合作用
33株尖孢镰刀菌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被引量:19
2013年
为明确尖孢镰刀菌种内各菌株间的遗传差异与亲缘关系,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33株地理来源不同的尖孢镰刀菌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筛选出的11条引物扩增出105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1条,多态性位点比例为86.7%;遗传相似性与聚类分析结果供试菌株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06~0.962,平均0.756,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962时,供试的33株菌可被全部区分开。表明,尖孢镰刀菌基因组在SSR区域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寄主来源相同的供试菌株间的遗传相似性与其地理来源有一定的相关性。
张述义李新凤韦晓艳王建明
关键词:尖孢镰刀菌分子标记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