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B06B02) 作品数:17 被引量:50 H指数:4 相关作者: 吴锋 李志坚 曲殿利 徐娜 周宝余 更多>> 相关机构: 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丰华实业有限公司 北京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鞍山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化学工程 冶金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理学 更多>>
合成碳化硅的热力学分析及碳化硅晶须生长的表征 被引量:4 2013年 以硅溶胶和炭黑为原料,三氧化二铁、硅铁合金为催化剂,研究分析碳化硅晶须的合成条件,催化剂种类对合成碳化硅晶须的影响。用X’pertplus软件对x射线衍射图进行拟合,通过半定量法对试样晶相组成进行计算,用SEM对合成的碳化硅晶须进行微观形貌分析。结果表明:合成β-SIC。的热力学条件为:T=1823K时,P_CO〉0.23×10^5Pa;晶须生成量随Fe2O3、Si-Fe加入量增加而增多;Si-Fe加入量为1%时,虽然合成的晶须量少,但生成的p-SiCw直径均匀,为0.1~0.6μm,长度适中,为10~50μm,直晶率达95%。 李心慰 曲殿利 李志坚 吴锋 徐娜关键词:碳化硅晶须 热力学 催化剂 块状菱镁矿烧结初期方镁石颗粒致密化行为 2015年 采用高温电炉对块状菱镁矿进行煅烧,研究了块状菱镁矿烧结初期(1000~1300℃)方镁石颗粒致密化行为。结果表明:在烧结初期,方镁石颗粒致密化过程主要分为4个阶段:阶段一、颗粒表面正负离子极化,引力增加,颗粒间距减小;阶段二、颗粒间点接触,形成团聚;阶段三、颗粒间面接触,导致间隙减小;阶段四、形成烧结颈,团聚致密化程度增加。母盐假相颗粒对烧结致密化行为有重要影响,当温度在1150~1200℃区间时,假相颗粒的体积收缩,导致其比表面积和颗粒配位数降低,烧结致密化受到阻碍,出现缓滞现象,这与粉状菱镁矿烧结有显著区别。在匀速升温烧结过程中,不同的温度区间,烧结激活能不同,温度为1000~1110℃时,Q=412.368 k J/mol;温度为1110~1230℃时,Q=473.990 k J/mol;温度为1230~1300℃时,Q=385.266 k J/mol。块状菱镁矿烧结初期,随着温度的升高,方镁石颗粒烧结致密化速率先增加后减小。 周宝余 李志坚 吴锋 曲殿利 徐娜 李林山关键词:致密化 块状菱镁矿烧结中期液相烧结行为 被引量:2 2014年 采用高温电炉对块状菱镁矿进行煅烧,研究了菱镁矿试样在煅烧中期(1400-1600℃)液相对烧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液相在晶体周围分布越均匀,润湿晶粒的表面积越广泛,晶粒的发育程度越好,方镁石结晶度越大;1400-1600℃致密化系数由23.51%增加到71.24%,在液相的作用下块状菱镁矿烧结中期可分为两个阶段进行:阶段1—烧结传质方式为流动传质,烧结激活能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致密化速率快速增加;阶段2—随着温度的升高,烧结传质方式为“溶解-沉淀”,颗粒对应面产生化学位梯度增加,液相传质速率增加,烧结激活能降低,颗粒迅速致密化。揭示了块状菱镁矿液相烧结阶段的机理,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数据。 周宝余 李志坚 吴锋 曲殿利 李林山关键词:液相烧结 结晶度 致密化 微孔复合管膜净化连铸冷却水的应用 被引量:2 2014年 钢铁企业传统的净化连铸冷却水的过滤器过滤效果差,影响生产和产品质量。通过实验,定性和定量地研究了多孔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构成材料的颗粒的粒径、空隙大小、多孔复合材料的渗透率以及水滴、油滴在多孔复合材料上的润湿性,对材料和过滤操作进行改进。改造后的过滤机以多孔复合管为核心,集过滤、反冲洗再生、排渣为一体。陶瓷复合膜过滤投入使用后,水质明显提升,基本达到了指标要求,提升了整体水处理系统的技术水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潘贻芳 殷皓驹 侯文强 李树庆 吴燕 袁章福关键词:冷却水 连铸 润湿性 渗透率 重烧镁砂竖窑烧成带防粘结耐火材料的选择 被引量:3 2015年 为了解决镁砂竖窑烧成带耐火材料与煅烧的原料发生粘结问题,本研究选择了4种碱性烧成耐火材料与菱镁矿在1700℃×3h、0.2MPa压力下进行粘结试验。结果表明:电熔再结合镁铬砖与菱镁矿反复进行10次试验均未发生粘结,是烧成带所用耐火材料的理想选择。 张丹丹 李志坚 吴锋 栾旭 田志强关键词:粘结 块状菱镁矿热分解机理及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被引量:9 2014年 采用TG法对块度为20 mm、30 mm、40 mm和50 mm的立方体状菱镁矿的热分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转化率条件下,块状菱镁矿的分解活化能随块度增加而增大,块度(L=20~50 mm)与活化能的关系为:E=4.795×L+34.070(kJ·mol-1)。块状菱镁矿在不同的分解阶段,受不同的机理函数控制:分解前期,Anti-Jander方程控制的n=2的3D模型为最概然机理函数,动力学方程为:dα/dT=6.111×1010×β-1exp[(4.098-0.577×L)×T-1](1+α)2/3[(1+α)1/3-1]-1;分解中期,Avrami-Erofeev方程控制的n=3(Code:AE3)的随机成核和随后长大模型为最概然机理函数,动力学方程为:dα/dT=1.422×109×β-1exp[(4.098-0.577×L)×T-1](1-α)[-ln(1-α)]-2;分解后期,Avrami-Erofeev方程控制的n=3/2的随机成核和随后长大模型为最概然机理函数,动力学方程为:dα/dT=2.477×109×β-1exp[(4.098-0.577L)×T-1](1-α)[-ln(1-α)]-2。本项研究为制定块状菱镁矿生产MgO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 周宝余 李志坚 吴锋 曲殿利 徐娜 李林山关键词:菱镁矿 热分解 机理函数 动力学方程 消除模拟开关导通电阻影响电路增益的方法 被引量:2 2014年 在测控领域,测量仪表中的放大电路需要换档,来改变放大增益,目前较普遍的方法是用模拟开关切换不同的反馈电阻来实现。但由于模拟开关导通电阻的存在,给信号放大带来误差,所以如何克服其导通电阻对放大增益的影响,是仪表设计过程中经常需要考虑的问题。该文以CD4052为例,设计一种变增益放大电路,本电路可以消除模拟开关导通电阻对放大增益的影响,并经实践证明它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 张庆思 白金锋 李福云关键词:模拟开关 导通电阻 运放 催化剂对以硅溶胶为硅源合成碳化硅晶须的影响 被引量:1 2014年 以硅溶胶和炭黑为原料,金属硅、三氧化二铁和硅铁合金为催化剂,采用碳热还原法合成碳化硅晶须,通过XRD及SEM对合成产物的物相及形貌进行分析,探讨了合成温度、催化剂种类、催化剂加入量对合成碳化硅晶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原料中加入催化剂,合成碳化硅晶须的最佳温度为1550℃;以Si—Fe合金为催化剂合成碳化硅晶须的效果明显好于以Fe2O3和金属硅为催化剂合成效果;Si—Fe合金加入量(占SiO2质量分数)为1%时,晶须生成率高,成直线形,长度10—50μm,直径0.1~0.3μm。 李心慰 曲殿利 李志坚 吴锋 徐娜关键词:碳化硅晶须 催化剂 加入量 合成温度 块状菱镁矿原矿热压烧结性能 被引量:2 2014年 采用热压烧结法,模拟块状菱镁矿在自重压力作用下的烧结过程,研究了热压条件下块状菱镁矿的致密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匀速升温阶段,颗粒迅速致密化,自重压力增加,加快了方镁石颗粒重排速率,缩短了致密化时间,降低了试样致密化温度;在保温阶段,试样以塑性流动和扩散方式致密化;在塑性流动阶段,随着P/η的增大,致密化速率提高,塑性流动过程缩短;扩散阶段,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试样的孔隙度逐渐减小,晶粒逐渐长大;在匀速降温阶段,自重压力越大,试样弹性模量越高,应力释放产生的弹性形变越大,相对密度降低速率越快,自重压力为5MPa时试样的致密化程度和方镁石结晶度最高。 吴锋 周宝余 李志坚 曲殿利 徐娜 李林山关键词:热压烧结 相对密度 块状菱镁矿热压烧结方镁石晶粒结晶度的表征 2014年 采用热压烧结法对块状菱镁矿进行煅烧,研究了温度为1400℃,压力P分别为1 MPa、5 MPa和9 MPa,热压时间为2 h条件下煅烧后试样的结晶度。结果表明,压力P=1 MPa时,方镁石晶粒间间隙较大,液相分布不均匀,晶粒各个方向晶界移动速率不均匀,晶粒多为半自形晶,结晶程度较差;压力P=5 MPa时,方镁石晶粒紧密排布,液相分布均匀,晶粒的结晶度最高,晶粒发育最好;压力P=9 MPa时,试样组织结构产生应力和应变,晶粒发生形变、损毁和晶面断裂,试样中方镁石晶粒结晶程度最低,晶粒发育最差。 周宝余 李志坚 吴锋 曲殿利 徐娜 李林山关键词:热压烧结 方镁石 结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