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2000067208)

作品数:5 被引量:58H指数:4
相关作者:刘相华胡贤磊薛军安王国栋崔丽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大学邯郸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矫直
  • 3篇辊式
  • 3篇辊式矫直
  • 2篇中厚板
  • 2篇矫直过程
  • 2篇矫直机
  • 2篇辊式矫直机
  • 2篇厚板
  • 1篇数学模型
  • 1篇倾角
  • 1篇曲率
  • 1篇热矫直机
  • 1篇弯辊
  • 1篇挠度
  • 1篇矫直技术
  • 1篇NUMERI...
  • 1篇SIMULA...
  • 1篇LARGE
  • 1篇残余应力

机构

  • 4篇东北大学
  • 1篇邯郸钢铁股份...

作者

  • 4篇刘相华
  • 3篇薛军安
  • 3篇胡贤磊
  • 2篇王国栋
  • 1篇崔丽
  • 1篇周存龙

传媒

  • 2篇钢铁研究学报
  • 1篇中国冶金
  • 1篇重型机械
  • 1篇Acta M...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厚板矫直技术发展现状被引量:10
2008年
介绍了现代矫直设备和技术的发展水平,对其中比较典型的设备进行了功能和结构特点分析,针对厚板矫直过程,对矫直理论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厚板矫直后残余应力预测与控制、计算机控制系统进行了阐述。
薛军安刘相华胡贤磊宋成志
关键词:中厚板矫直残余应力
辊式矫直过程弹塑性弯曲数学模型被引量:22
2008年
为了完整和精确地计算辊式矫直过程,根据钢板和矫直机相应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采用曲率变化量积分的方法,建立了基于Prandtle-Reuss增量理论的三维弹塑性弯曲解析数学模型。并分析了厚度0.8 mm的钢板矫直过程的变形行为,比较了计算曲率和实验曲率,误差在1 mm-1左右。该模型可以精确地计算辊式矫直过程的曲率,预测残余应力和板形,为全面分析辊式矫直过程提供技术支撑,对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薛军安胡贤磊刘相华王国栋
关键词:辊式矫直机数学模型
中厚板热矫直机压下模型被引量:17
2006年
矫直机压下模型主要由入、出口矫直辊的压弯量设定和矫直辊的弯辊量设定组成。根据梁的弹塑性弯曲理论,矫直辊的压弯量应该由作用在板材上的反弯挠度来确定,即通过确定弹复挠度、残余挠度而得到反弯挠度,从而得到矫直辊的压弯量;矫直辊的弯辊量由最大原始曲率及入口板件厚度的塑性变形层深度来确定。研究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际设定值较吻合。
周存龙徐静王国栋刘相华
关键词:辊式矫直机挠度
SIMULATION OF LARGE TURBINE ROTOR'S HEAT TREATMENT PROCESS
2005年
Temperature field numerical simulation about he heat treatment process curve of large turbine rotor is presented. With simulation software Deform3D in according to the heat treatment processing of China First Heavy Machinery, the details of temperature change at the different location of the rotor is to be found. Once knowing the temperature field change, the duplex grain defect long time existed in large forgings can be solved with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instead of only the qualitative one. Precondition for small metal samples is brought to simulate microstructare and grain size change of large rotor according to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 Also, consistent feature with real manufacture is showed from the physical experiment, so that the simulation can be used to not only improve the products process but also prevent wasting unnecessary energy and shorten process periods. The rotor quality is controlled thoroughly with plenty of experiments data.
C. Jiang Y.B. Chen B.S. Wu Q.L. Jin
辊式矫直过程的接触倾角与曲率耦合分析被引量:20
2009年
研究了在辊式矫直过程中接触倾角与曲率的变化规律,采用曲率积分的方法主要研究了接触倾角、特殊位置与曲率相互耦合关系。结果表明:接触倾角具有累积效应,辊距越大累积效应越突出,减小倾角的措施可以采用增大曲率差商的积分值和减小压下量。大的接触倾角导致大的曲率,曲率的累积效应对残余曲率有负影响,累积效应越大,需采用倾斜量越大。交叉点与接触点对曲率影响很大,交叉点位置比较固定,呈递增趋势,接触点位置和接触倾角成正比。
薛军安崔丽胡贤磊刘相华
关键词:辊式矫直倾角曲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