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CCSF-10-04)

作品数:9 被引量:79H指数:5
相关作者:廖玉芳张剑明曾小凡万素琴苏布达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湖南省气候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气象局重点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气候
  • 6篇气候变化
  • 3篇高温
  • 2篇水稻
  • 2篇水稻高温热害
  • 2篇气候变化背景
  • 2篇气候变暖
  • 2篇热害
  • 2篇高温热害
  • 2篇变暖
  • 2篇长江
  • 2篇长江流域
  • 1篇幼苗
  • 1篇幼苗定居
  • 1篇增温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湿地
  • 1篇时空变化特征
  • 1篇适应性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武汉区域气候...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海南省气候中...
  • 2篇湖南省气候中...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湖北省气象科...
  • 1篇术开发中心

作者

  • 2篇曾小凡
  • 2篇张剑明
  • 2篇万素琴
  • 2篇任永建
  • 2篇廖玉芳
  • 1篇周建中
  • 1篇徐莉莉
  • 1篇王学雷
  • 1篇陈正洪
  • 1篇刘安国
  • 1篇夏小玲
  • 1篇张海林
  • 1篇彭嘉栋
  • 1篇李辉
  • 1篇江明喜
  • 1篇蔡道明
  • 1篇段丽洁
  • 1篇王晓艳
  • 1篇吴宜进
  • 1篇吴茜

传媒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人民黄河
  • 1篇植物科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1—2050年长江流域气候变化预估问题的探讨被引量:19
2011年
利用长江流域1961—2008年观测气象资料,对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中12个全球气候模式及所有模式集合平均进行比较验证,结果表明:MIUB_ECHO_G模式对该地区降水模拟能力较强,NCAR_CCSM3模式对温度模拟效果较好。进一步利用MIUB_ECHO_G模式和NCAR_CCSM3模式结果在SRES-A2、-A1B、-B13种排放情景下的降水和温度数据,分析2011—2050年3种排放情景下长江流域降水和温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11—2050年长江流域降水变化趋势不明显,温度呈增加趋势,增幅在2℃内。
曾小凡周建中翟建青苏布达熊明
关键词:排放情景长江流域
气候变化背景下湖北省水稻高温热害变化规律研究
根据湖北省历年气象资料,用数理统计和编程方法分析湖北各地区从有气象数据以来(1951年始)至2010年共60年间热害的动态变化,研究探讨了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高温演变的趋势与规律。结果表明,鄂东部、江汉平原部分地区高温事件趋...
陈升孛刘安国张亚杰吴坤悌杜建华
关键词:气候变化水稻高温热害
气候变化背景下湖北省水稻高温热害变化规律研究
根据湖北省历年气象资料,用数理统计和编程方法分析湖北各地区从有气象数据以来(1951年始)至2010年共60年间热害的动态变化,研究探讨了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高温演变的趋势与规律。结果表明,鄂东部、江汉平原部分地区高温事件趋...
陈升孛刘安国张亚杰吴坤悌杜建华
关键词:气候变化水稻高温热害
文献传递
近45年来湖北省极端高温事件及其对区域增温的响应
收集了湖北省1961-2005年76个站点的逐日温度数据,选择其中通过均一化检验的15个站点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湖北省年极端高温的阈值分布、发生频率、强度变化及对区域性增温的响应。研究表明:湖北省极端高温阈值、年极端高温...
任永建刘敏肖莺孙善磊
关键词:极端高温EOF
文献传递
1960-2009年湖南省暴雨极端事件的气候特征被引量:14
2011年
本文采用湖南省88个地面气象站点1960-2009年的逐日降水资料,运用一元线性回归、M-K突变分析及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湖南省50年来区域暴雨极端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研究表明:过去50年暴雨极端事件增多、强度增大。暴雨极端事件有波动上升的趋势,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偏少,70年代和90年代偏多;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暴雨极端事件由小变大是一突变现象,且存在2年、5年、7年和21年左右的周期振荡。降水量明显高于平均值的月份集中在4-8月,而暴雨降水量和暴雨总次数明显高于平均值的月份集中在5-8月。降水量湘西地区可能更加少雨,湘北洞庭湖区和湘中部分地区有可能向多雨转变的趋势;湘东和湘南有可能向干旱转变。暴雨降水量、最大日降水量、暴雨次数、暴雨强度和降水集中率在湘中、湘西南和湘西北个别地区可能比原来更少,其余地区均可能增多。
张剑明廖玉芳段丽洁曾向红
近52年来江西省气候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利用江西省15个气象站1958年~2009年的逐年气温、降水数据,采用线性倾向率、滑动平均、偏最小二乘回归(PLS)、M-K检验和Morlet小波等方法,对江西省气候变化趋势、突变情况和周期特征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52年来江西省年平均气温有显著的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0.16℃/10 a,进入90年代后这一趋势尤为明显;降水量的线性倾向率为15.135 mm/10 a,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降水量变化不明显.突变分析中,气温发生突变的年份为2004年左右,降水没有突变点.周期分析中,气温和降水变化都包含了26 a、13 a、4 a的振荡周期,26 a左右周期在整个时间段上表现十分明显,为第一主周期.通过对比分析可知,气温与降水的出现时间有较好的一致相关性,即气温偏高的时期为少雨期,气温偏低的时期为多雨期.
吴茜徐莉莉蔡道明张海林叶护平吴宜进
关键词:降水气温小波分析
花园口年平均流量对不同气候条件的响应被引量:1
2012年
基于花园口水文站以上区域的71个气象站1961—2005年逐日降水量、气温和花园口水文站1961—2005年逐日实测流量,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建立月平均流量与降水、气温之间的关系,并设定不同气候变化条件,研究了花园口水文站年平均流量对不同气候条件的响应。结果表明:花园口水文站年平均流量在降水增加10%和20%、气温变化-2~2℃时均为增加趋势,在降水减小10%和20%、气温变化-2~2℃时均为减小趋势,且增大幅度大于减小的幅度。
曾小凡万素琴
关键词:水文效应气候人工神经网络年平均流量黄河
华中区域取暖、降温度日的年代际及空间变化特征被引量:11
2010年
选取华中区域(河南、湖北、湖南)通过均一化检验的53个气象站,利用1961—2007年逐日平均气温计算区域逐年取暖度日(HDD)、降温度日(CDD),分析其趋势及年代际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47年来区域年HDD总体呈显著下降趋势;CDD呈微弱的下降,变化不显著,这与暖季较小的增温速率有关。HDD由河南向湖南基本上呈现递减的趋势,CDD与HDD呈相反的变化特征。HDD同冷季平均气温呈反位相变化,而CDD同暖季平均气温呈同位相变化。
任永建刘敏陈正洪肖莺万素琴
关键词:气候变暖
基于开源GIS的长江流域晴日辐射反演被引量:2
2011年
以开源GIS软件GRASS为平台,首次通过辐射过程模型r.sun和编程语言Shell实现长江流域500 m分辨率的晴日辐射反演(包括直接辐射、散射辐射和反射辐射),为了解长江流域辐射时空分布规律和相关宏观气候、生态建模奠定基础。结论如下:(1)精度验证表明,晴日辐射反演结果较理想;相关晴日指数的误差指标MPE、MAPE和RMSE分别为3.7%、7.5%和6.4%,r.sun模型可进一步用于中国其它区域;(2)长江流域晴日辐射年均日值为24.24±2.45 MJ/(m2.d),其各组分差异显著,直接、散射、反射辐射分别占总辐射的84.2%、15.6%和0.2%;(3)晴日辐射空间分布梯度明显,沿三级地形阶梯向东辐射值及变异逐渐减小,海拔变化引起的大气衰减因素在决定晴日辐射分布时起重要作用;(4)晴日辐射季节分布不对称,月际变化总体呈倒"U"形分布;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二者比例随大气浑浊度的变化波动剧烈。
张玉龙夏小玲陈正洪党海山张全发
关键词:长江流域
1961年-2008年洪湖湿地区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通过对洪湖湿地区域5个气象站点1960年~2008年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年蒸发量的实测数据的分析,研究了其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以来,洪湖湿地区域升温的趋势显著且存在不对称性,气温倾向率为0.31℃/10a;年降水量有微弱增加趋势,但降水强度增加,洪湖区域年雨量的增加主要是因为强降水天气的增多;而干旱指数上升,加剧了洪湖湿地旱季缺水涝季洪水的局面;人类活动的影响进一步加速了这种趋势.
王晓艳王学雷邓帆姜刘志李辉
关键词:气候变化气候倾向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