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11A030200021)

作品数:5 被引量:65H指数:4
相关作者:杜尧东王华胡飞黄俊陈静林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省气候中心华南农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气候
  • 1篇冬种辣椒
  • 1篇植物
  • 1篇适宜性
  • 1篇适宜性区划
  • 1篇农业气候
  • 1篇农业气候区划
  • 1篇气候变化
  • 1篇气候区
  • 1篇气候区划
  • 1篇气候适宜性
  • 1篇气候适宜性区...
  • 1篇气候学
  • 1篇气温
  • 1篇气温变化
  • 1篇气旋
  • 1篇热带
  • 1篇热带气旋
  • 1篇热带气旋强度
  • 1篇珠江三角

机构

  • 4篇广东省气候中...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广东省气象局
  • 1篇深圳市国家气...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篇杜尧东
  • 1篇潘婕
  • 1篇黄俊
  • 1篇王婷
  • 1篇胡飞
  • 1篇孙卫国
  • 1篇陈静林
  • 1篇张镭
  • 1篇杨红龙
  • 1篇罗晓玲
  • 1篇潘蔚娟
  • 1篇胡娅敏
  • 1篇王华
  • 1篇吴晓毅

传媒

  • 2篇气象与环境科...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气象与环境学...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粤中地区木本植物春季物候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15
2014年
根据1982-2012年高要气象站自然物候和气象观测资料,利用线性回归、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近30 a来粤中地区木本植物木棉、苦楝春季物候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粤中地区木本植物春季物候期总体呈提前趋势,苦楝展叶始期、开花盛期平均每年提前0.4 d和0.8 d,木棉开花盛期、展叶始期平均每年提前0.8 d和1.1 d。冬季平均气温、春季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以及前期≥10℃积温均与苦楝、木棉展叶始期、开花盛期呈显著负相关,其中,2-3月平均气温对苦楝、木棉春季物候期的影响最为显著,高要市2-3月平均气温上升1℃,苦楝展叶始期、开花盛期分别提前5.4 d和6.9 d,木棉开花盛期、展叶始期分别提前6.6 d和8.0 d。物候期特征可作为评估区域气候变化的一个衡量指标,为当地生态系统保护、新物种引进、农时预报和农林业发展等提供参考。
吴振强杜尧东
关键词:苦楝木棉物候期气候变化
基于GIS的广东冬种辣椒气候适宜性区划被引量:21
2014年
基于广东省86个气象站1980-2012年气候资料和1991-2010年冬季寒害灾情资料,采用冬季(12月-翌年2月)≥15℃有效积温作为冬种辣椒的气候资源指标,选取寒害过程中最低气温<10℃的天数、日最低气温<10.0℃积寒量构建冬种辣椒的寒害风险指标,完善了冬种辣椒的种植气候适宜性指标。构建指标的空间分析模型,采用Arc GIS的空间分析和多层复合方法,对广东冬种辣椒的气候适宜性进行了区域划分。结果表明,冬种辣椒的气候最适宜种植区主要分布在雷州半岛、茂名、阳江等地区,适宜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南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偏南地区,次适宜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偏北地区和北部偏南地区,不适宜种植区主要分布在肇庆、清远、韶关、河源及梅州等地的北部。
王华胡飞黄俊
关键词:气候适宜性农业气候区划辣椒
SRESA2情景下中国区域性高温热浪事件变化特征被引量:11
2015年
随着全球变暖,应对高温热浪事件是未来现代化城市面临的难题之一。本文利用全球模式—Had AM3p提供的3组不同边界场和初始场驱动区域气候模式系统PRECIS的输出结果,模拟未来情景下中国区域性高温热浪事件发生频率、强度及持续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全球PRECIS对基准时段(1961—1990年)的高温热浪事件的发生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及对应的大气环流特征具有较强的模拟能力。相对于基准时段,未来情景下未来时段(2071—2100年)中国各地区的高温热浪事件的强度增加,发生频率增幅超过100%,且持续时间增加30%以上。此外,观测资料和模拟结果均表明武汉和哈尔滨地区的高温热浪与500 h Pa高度场的正距平密切相关。而未来情景下,武汉和哈尔滨地区500 h Pa高度场的正距平呈增加的趋势,表明这些地区未来可能出现危害更严重的高温热浪事件。
杨红龙潘婕张镭
关键词:高温热浪PRECISSRES
城市化进程对珠江三角洲地区气温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4
2013年
根据1979—2010年珠江三角洲24个气象站的气温观测数据以及NCEP/NCAR R1地表气温再分析月资料,运用OMR(observation minus reanalysis)方法分析了珠三角地区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的年、季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过去32年珠三角大部分地区呈增温趋势,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的OMR趋势分别为0.22/10a、0.19℃/10a、0.23℃/10a,对珠三角地区观测气温增暖的贡献率分别为55.7%、41.7%、57.2%;四季OMR增温趋势冬季最大,夏秋季较小。城市化对区域平均最低气温的影响比对平均最高气温的影响更大。
陈静林杜尧东孙卫国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气温变化
热带气旋强度极值变化特征及其分布模型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利用1949—2009年西北太平洋生成热带气旋以及登陆广东热带气旋的强度资料,讨论了其极值变化特征,并对比了极值Ⅰ型和广义极值两种概率分布函数的3种拟合方案对西北太平洋生成和登陆广东热带气旋的5个强度极值序列的拟合效果。结果表明:CMA-STI和JTWC的2套资料的西北太平洋生成热带气旋强度极值在1949—2009年都有显著减弱趋势,CMA-STI的极值序列在1988年前后出现突变,而这种突变可能是由于定强手段变化引起的。CMA-STI登陆广东热带气旋强度极值在1988年前后也出现明显变化,但未能通过突变检验。热带气旋登陆广东时的极端最低气压以年际振荡为主,1988年前后没有明显变化。对西北太平洋生成和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的5个强度极值序列,选用的3种拟合方案都是适用的,并且所得拟合分布结果较为接近,其中以广义极值方案的拟合误差最小,拟合效果最好。
潘蔚娟王婷吴晓毅胡娅敏罗晓玲
关键词:气候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