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0270)

作品数:67 被引量:1,081H指数:21
相关作者:刘登义王友保储玲李征严密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师范大学重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3篇生物学
  • 16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16篇土壤
  • 14篇胁迫
  • 13篇土壤酶
  • 13篇酶活性
  • 13篇
  • 12篇污染
  • 10篇幼苗
  • 9篇幼苗生长
  • 9篇种子
  • 9篇苗生长
  • 8篇油菜
  • 8篇植物
  • 8篇土壤酶活
  • 8篇土壤酶活性
  • 8篇重金
  • 8篇重金属
  • 7篇尾矿
  • 7篇萌发
  • 7篇活性
  • 7篇白车轴草

机构

  • 63篇安徽师范大学
  • 3篇重要生物资源...
  • 1篇合肥学院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安徽中医药高...
  • 1篇合肥师范学院
  • 1篇安徽教育学院

作者

  • 45篇刘登义
  • 29篇王友保
  • 15篇储玲
  • 10篇严密
  • 10篇李征
  • 9篇李晶
  • 9篇姚婧
  • 8篇陈明林
  • 8篇杨红飞
  • 8篇王兴明
  • 8篇王广林
  • 7篇晋松
  • 7篇黄永杰
  • 7篇李影
  • 7篇甄泉
  • 6篇丁佳红
  • 6篇王立龙
  • 6篇吴学峰
  • 5篇涂俊芳
  • 5篇刘雪云

传媒

  • 14篇应用生态学报
  • 13篇安徽师范大学...
  • 6篇生态学报
  • 5篇生物学杂志
  • 5篇生态学杂志
  • 4篇土壤通报
  • 4篇草业学报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生态环境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土壤
  • 1篇植物资源与环...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植物研究
  • 1篇南京晓庄学院...
  • 1篇Scienc...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年份

  • 2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10篇2008
  • 19篇2007
  • 16篇2006
  • 13篇2005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铜对狗牙根生长及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被引量:21
2007年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狗牙根对Cu的耐性。结果表明,低浓度Cu污染(<10mg/L)对狗牙根幼苗生长无明显抑制现象,活性氧清除系统内CAT和POD活性均略微升高,且MDA水平升高也较为缓慢。但总体上,随Cu浓度增加显示出一定的负效应,狗牙根幼苗与对照组相比,植株矮小,根短且数目少,植株干重和鲜重均明显减少,叶绿素含量也逐渐下降。同时,随Cu浓度增加,叶片细胞膜透性增大,电导率显著升高,O2.-产生速率和MDA水平迅速上升,并且活性氧清除系统遭到破坏,保护酶系统失衡,SOD、POD、CAT活性显著下降。
王友保张莉刘惠施炜刘登义
关键词:狗牙根生理生态指标
白茅生长及抗氧化酶系统对铜胁迫的生理响应被引量:5
2010年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重金属Cu递进胁迫对白茅幼苗生理生态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u浓度的增加,平均根长、平均株高、鲜重、干重以及叶片色素含量等指标先增后降,分别在Cu浓度500 mg/kg处达到峰值。最长根长和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则在1000 mg/kg处达到峰值。说明低浓度Cu(<500 mg/kg)对白茅生长有促进作用,而高浓度Cu(>1000 mg/kg)则对植株生长产生抑制作用。Cu胁迫还导致叶片细胞膜脂过氧化水平增高,表现为叶片MDA含量随Cu浓度增加而持续上升,其最大值达到对照的5.3倍。抗氧化酶系统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也随Cu浓度增加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并均在Cu浓度为1000 mg/kg时达到峰值,但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持续上升,故系统受到高浓度Cu胁迫而失衡,不能有效清除植物体的自由基和过氧化物,使植物产生受害症状。
晋松吴克俞志敏杨红储玲
关键词:CU胁迫白茅抗氧化酶系统
黄山濒危植物小花木兰生态位与年龄结构研究被引量:75
2006年
基于对黄山风景区濒危植物小花木兰(Magnolia seiboldii)分布群落的样地调查,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小花木兰群落中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小花木兰种群的年龄结构,结果表明:(1)分别用Levins和Shannon weiner两指数测得的主要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结果基本一致;重要值大的种群一般具有较宽的生态位。生态位重叠与生态位宽度有关,具较宽生态位的种群一般与其他种群具有较高的生态位重叠,另外,具有相似生境要求和相似生物学特征的种群间也具有较大的生态位重叠,如都是耐荫种的小花木兰与四照花(Dendrobenthamia japonica)的生态位重叠值较高。种群间生态位重叠程度较高,物种间关系复杂,对资源共享趋势明显。(2)小花木兰为星散间断分布,在群落中处于伴生从属地位,生存易受群落变化的影响。对生境要求相似的种群在同一生境下当资源充分时能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支持林思祖等人的生态位重叠与竞争不成相关关系的学说。(3)通过对小花木兰年龄结构的统计发现,小花木兰年龄结构不完整,属于衰退型,幼苗储备严重不足,成为该种群更新的一大瓶颈。(4)它的高海拔分布显示了低温是它生存的一个重要保证;水分也是影响小花木兰种群动态的重要因子。散花坞生境中小花木兰生长良好,呈增长趋势,而清凉台生境小花木兰则表现为年龄老化,呈衰退趋势。散花坞和清凉台可视为重点保护生境,其间生境差异导致的种群动态差异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王立龙王广林黄永杰李晶刘登义
关键词:黄山风景区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年龄阶段
不同光照强度下豆链格孢菌对白车轴草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9
2005年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下,接种豆链格孢菌(Alternariaazukiae(hara)comb.nov)对白车轴草(TrifoliumrepensL.)叶组织细胞膜透性、色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蛋白质含量、脯氨酸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豆链格孢菌使白车轴草叶组织细胞膜透性上升,电导率显著升高,膜脂过氧化加强,MDA水平上升,色素含量、蛋白质含量以及脯氨酸含量下降。随着处理光照强度的减弱,以上各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更为明显,电导率和MDA含量均与光照强度显著负相关,而色素含量、蛋白质含量及脯氨酸含量均与光照强度显著正相关。接种豆链格孢菌后,色素含量明显下降,且弱光下(75%遮阳),豆链格孢菌对白车轴草叶片色素含量的影响更为明显,对照组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显著高于接种组的色素含量。在豆链格孢菌的刺激下,活性氧清除系统遭到破坏,保护酶系统失衡,其中SOD和CAT活性显著下降,而POD活性却明显上升,并且SOD、POD和CAT三种酶活性均与光照强度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系。
刘登义李征李晶王育鹏丁佳红王广林
关键词:白车轴草光照强度生理代谢酶活性
酒石酸对Cd胁迫下油菜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研究了酒石酸对Cd胁迫下油菜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Cd胁迫下,随着Cd浓度的增大(0-50 mg·L-1),油菜种子根长和根鲜重逐渐降低(P<0.05),芽长和芽鲜重在Cd浓度较高(1-50 mg·L-1)时才逐渐降低(P<0.05);而仅高Cd浓度(50 mg·L-1)胁迫才使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显著降低(P<0.05).单独酒石酸胁迫时,随着酒石酸浓度的增大(0-10 mmol·L-1),油菜种子生长指标(根长、芽长和根鲜重等)均逐渐降低(P<0.05);而仅高浓度酒石酸(5-10 mmol·L-1)胁迫才使种子萌发指标(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等)显著降低(P<0.05).当酒石酸和Cd共同作用时,低浓度酒石酸(1-2.5 mmol·L-1)对各浓度Cd胁迫下的油菜种子萌发指标(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芽鲜重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高浓度酒石酸(5-10 mmol·L-1)对各Cd胁迫下的各指标呈抑制作用(P<0.05),即高浓度酒石酸加重了Cd对种子萌发的毒害.同时表明酒石酸和Cd的胁迫对油菜种子生长的影响大于种子萌发,且对油菜种子幼根的抑制效应大于幼芽.
刘春艳储玲沈兴江邵阳
关键词:酒石酸油菜种子萌发
六股尖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多样性研究及其保护对策(英文)被引量:4
2007年
六股尖自然保护区是皖南山区中亚热带植被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子植物多样性丰富,具有种子植物134科,529属,994种,有珍稀保护植物35种,是一个天然的物种基因库。区系成分复杂,起源古老,南北成分过渡明显,替代性分布比较突出。属的分析显示529属可归为14个分布区类型,并与世界各地有广泛联系,温带分布占56.9%,热带分布占40.0%,其R/T(热带成分比温带成分)比值为0.70,比黄山(0.57)、清凉峰(0.53)、天堂寨(0.51)略高,与齐云山(0.77)相近,显示其热带性比黄山、清凉峰、天堂寨略强,与齐云山相似。植被分布从下至上依次为农耕林(次生)(海拔700m以下)、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700~1100m)、落叶阔叶混交林(1100~1300m)、山地灌丛(1300~1500m)、高山草甸(1500m以上)。其代表性植被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多样性分析表明,其Simpson指数为8.82±2.70,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2.62±0.27,种间相遇机率PIE为0.88±0.05,群落均匀度R为0.78±0.07,显示该群落物种多样性丰富,分布均匀,结构稳定。通过PCA排序可以将六股尖等21个山地划分为华南、华北、华东三大植物区系。为保护和修复该地的常绿阔叶林、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以及一些重要的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如华东黄杉林等,提出了一些相应的保护措施。
陈明林刘登义崔淑卿刘雪云
关键词:种子植物多样性区系
节节草生长对铜尾矿砂重金属形态转化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0
2010年
通过盆栽模拟栽培试验,研究了节节草生长对铜尾矿砂重金属形态转化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节节草生长显著提高了尾矿砂中有机物结合态重金属比例(P<0.01),降低了交换态和残渣态重金属比例(P<0.05)。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多酚氧化酶和蔗糖酶活性均随着节节草的生长而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均与植物生长时间呈显著正相关(r过氧化氢酶=0.911,P<0.05;r脲酶=0.957,P<0.01),多酚氧化酶和蔗糖酶活性在植物生长旺盛期达到峰值,分别是对照组的2.40和2.02倍,随后迅速下降;而磷酸酶活性却显著下降(r磷酸酶=-0.923,P<0.05)。土壤酶活性与节节草地下部分干重的相关性大于地上部分;且与土壤有机物结合态重金属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交换态和残渣态重金属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节节草生长不仅促进了铜尾矿砂重金属朝螯合态方面转化,有效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同时还显著地改善了铜尾矿砂的基质环境和土壤肥力。因此,节节草在铜尾矿废弃地恢复实践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李影陈明林
关键词:重金属形态土壤酶
铜胁迫下链格孢菌对白车轴草生理生态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Cu胁迫下接种病原菌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 Nees)对白车轴草(Trifolium repens L.)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未接种的对照组中,随着Cu浓度的增大(0~3000mg·kg^-1),植株叶片失绿,生物量下降,叶绿素a、b、a+b和类胡萝卜素及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植物体内丙二醛(MDA)高度积累,细胞膜结构遭到损坏,电导率增大;植株活性氧清除系统受损,不能保持原有平衡,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降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接种链格孢菌后,植株叶片色素、膜系统及保护酶系统的损伤均加重,与不接种对照组相比,相同浓度Cu处理的叶绿素a、b、a+b和类胡萝卜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和CAT活性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而电导率、MDA含量和POD活性则有所上升.
储玲邵登辉晋松吴学峰
关键词:铜胁迫链格孢菌白车轴草酶活性
Study of the tolerance of Hippochaete ramosissimum to Cu stress被引量:8
2005年
We investigated the tolerance of Hippochaete ramosissimum and the changes in physiological metabolism following exposure to copper using pot experiments and analyzing 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u tolerance in Hippochaete ramosissimum varied significantly between different populations; the tolerance of plants living in Cu polluted areas for extended periods of time exceeded that of plants living in unpolluted areas.SOD and POD activities in highly Cu tolerant plants increased noticeably following exposure to Cu. This indicates that maintaining and increasing the two kinds of protective enzyme activities are the primary foundations of plant tolerance. However, no change in CAT activity was demonstrated following Cu exposure. In summary, there existed considerable differences in physiological metabolism between different populations of Hippochaete ramosissimum following exposure to Cu.
LIU Dengyi, LI Ying, CHU Ling, WANG Guanglin & WANG Lilong Biodiversity Research Center,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0, China
关键词:CU
安徽特有植物安徽羽叶报春的繁殖生物学研究被引量:16
2007年
本文分别从物候、繁育结构和传粉等方面研究了国家三级保护植物、安徽特有种——安徽羽叶报春(Primula merrilliana)的繁殖生物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安徽羽叶报春是典型的形态和功能意义上的花柱二型的二年生植物,其始苗期为9月,一直持续到第二年6月底或7月初死亡,各居群长柱花植株比短柱花植株开花略早3-5d;(2)安徽羽叶报春的散孔型花粉显示其在报春花属中有重要的系统意义和进化意义。同时,短柱花花粉量比长柱花少,但其花粉直径是后者的1.78倍左右;(3)长花柱的雌蕊长度是短花柱的1.64倍,而且其柱头上的乳头状突起比短花柱上的长而稀;(4)3个研究居群的P/O比都不相同,我们发现花粉量比胚珠数量有更大的变异,这可能与生境有关;(5)安徽羽叶报春为异花授粉植物,蓟马属(Thrips)昆虫为其重要的传粉者,其同型花授粉可育性远比异型花授粉的高;(6)其长、短柱型种子没有明显的形态差异,多属不等边七面体,少为其他多面体。据研究,在小居群中两种花柱类型植株的比例失衡,生境的破坏和伴生种的消失可能是导致安徽羽叶报春濒危的重要原因。
陈明林
关键词:PRIMULA花部特征繁殖生物学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