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5058)

作品数:26 被引量:384H指数:13
相关作者:李永华程炳岩白莹莹王勇郭渠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市气候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气象局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篇夏季
  • 8篇降水
  • 5篇旱涝
  • 4篇气候
  • 4篇夏季旱涝
  • 3篇四川盆地
  • 3篇年代际
  • 3篇年代际变化
  • 3篇盆地
  • 3篇热带
  • 2篇浓雾
  • 2篇气温
  • 2篇全球变暖
  • 2篇热力
  • 2篇西太平洋
  • 2篇西太平洋副热...
  • 2篇夏季降水
  • 2篇季风
  • 2篇降水变化
  • 2篇副热带

机构

  • 18篇重庆市气候中...
  • 4篇南京信息工程...
  • 3篇中国气象局成...
  • 2篇重庆市气象局
  • 2篇济南市气象局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中山大学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江苏省气象局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重庆市人工影...

作者

  • 12篇李永华
  • 6篇程炳岩
  • 5篇白莹莹
  • 5篇王勇
  • 4篇郭渠
  • 3篇雷婷
  • 3篇康俊
  • 2篇廖代强
  • 2篇孙佳
  • 2篇李瑞
  • 2篇周浩
  • 2篇李子华
  • 2篇徐海明
  • 2篇向波
  • 2篇刘端阳
  • 2篇杨军
  • 1篇濮梅娟
  • 1篇王式功
  • 1篇张天宇
  • 1篇王若瑜

传媒

  • 8篇西南大学学报...
  • 3篇气象
  • 2篇高原气象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气象科学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地理科学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山地学报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气象学报
  • 1篇Journa...
  • 1篇Scienc...
  • 1篇干旱气象
  • 1篇Journa...
  • 1篇中低纬山地气...
  • 1篇第28届中国...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8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气候变化对重庆高温和旱涝灾害的影响被引量:30
2010年
利用重庆地区1961—2006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研究了气候变化对重庆高温和旱涝灾害的影响。结果表明:重庆区域显著的增暖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突变检验结果显示气温距平的突变出现在1997年。增暖后,极端高温事件发生频次增加趋势明显,高温热浪风险显著上升,极端降水事件发生频次也呈现出显著增加趋势,洪涝灾害的风险不断上升。进一步分析了区域平均各级别降水日数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小雨和中雨日数减少趋势明显,使得干旱的风险增大。将区域平均气温距平序列分为全球气候变化对重庆区域平均气温的影响和重庆区域平均气温的自身变率两部分,发现在增暖后,全球气候变化对区域气温变化的贡献较增暖前增大。分别计算2006年全球气候变化和区域自身变率对重庆异常气温的贡献,发现2006年重庆异常高温可能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和区域自身的变率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以区域自身的变率为主。
白莹莹高阳华张焱李永华王中
关键词:气候变化高温旱涝
基于MODIS数据的西南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6
2014年
研究气溶胶光学厚度时空变化特征,对于了解气溶胶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气候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00-2012年MODIS Level3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数据,结合GIS空间分析和制图功能,对西南地区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2年西南地区平均AOD值在0.25~0.31之间波动变化,其中四川盆地地区AOD值比云贵高原地区要高,整个研究区平均AOD呈下降趋势,但趋势并不显著(p〉0.05);西南地区四季平均AOD值有所差异,AOD值从高到低依次为:春季、夏季、冬季、秋季,除冬季AOD呈上升趋势外,其他三季均呈下降趋势;从空间分布上看,四川盆地中部常年为AOD高值中心,四川盆地边缘和云贵高原地区AOD均相对较低;西南地区AOD变化趋势空间差异明显,四川盆地西部为AOD主要减少区,四川盆地中部为AOD主要增加区,云贵高原地区AOD整体比较稳定.
刘灿高阳华易静杨世琦倪波顺程敏
关键词: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
秦巴山区的生态旅游气候资源——以重庆城口县为例被引量:25
2016年
秦巴山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基因库和绿色生态屏障,其所在的秦淮(秦岭-淮河)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气候分界线,同时也是我国最大的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充分发挥秦巴山区生态气候资源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受到业界的密切关注。以地处秦巴山区腹地的重庆城口县为例,基于秦巴山区及城口县域的气象、森林、植被、动物及其他生态环境方面的资料,采用人体舒适度指数、温湿指数、风寒指数与统计学方法,从生态环境、旅游气候资源两个方面研究了城口县生态旅游气候环境,以期为该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决策依据。研究表明:城口县森林覆盖率高达62.9%,生态资源优异,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观以及独特的民俗文化,使得城口县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城口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风速较小、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旅游舒适期长;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造就了城口县春天可踏青赏花、夏季是避暑天堂、秋天遍山枫叶红、冬天雪景美如画,一年四季美景不断,且风格各异。
郭渠李永华孙佳王勇程炳岩康俊张驰雷婷廖代强胡长金
关键词:生态旅游气候
南海夏季风建立日期的预报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利用1958-2001年ECMWF和1948-2006年NCEP的全球再分析气象资料,研究南海夏季风爆发迟早与前期气象要素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建立日期与当年2月份全球风场(u、v、ω分量)、位势高度场、气温场等气象要素场之间都存在显著相关区。把各要素场中的显著高相关区视为影响季风建立日期的关键区,并定义关键区内的要素平均值为建立日期的预报因子,从中选取10个与建立日期关系最为紧密的预报因子建立预报方程,对季风建立日期进行预测。分析发现,有10个预报因子与季风建立日期有密切联系,对季风爆发迟早有一定的指示能力和预测作用。最后,经过SAS系统的分析和试验选择最好的回归预测方案,利用10个预测因子建立南海夏季风建立日期回归预报方程(简称回归预报方程)。对回归预测方程进行回报实验发现,拟合得到的南海夏季风建立日期与许多学者确定的建立日期之间的相关系数都达到95%以上的置信度,拟合误差基本控制在2候以内,有一定的预报能力。可以说,该方法是作为预报南海夏季风爆发迟早的一种新的尝试。
周浩蓝光东温之平程炳岩李永华
CMIP5和RegCM4.0模式对西南区域未来降水的预估被引量:6
2020年
利用CMIP5全球模式数据集和RegCM4.0区域气候模式进行连续积分获得的模拟数据,对西南区域未来在RCP2.6,RCP4.5和RCP8.5几种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年平均降雨、四季降水,极端降雨事件的特征及其相对历史基准期的变化进行预估。结果表明,不同RCP情景下西南区域降水都将呈持续上升趋势,3种情景下西南区域降水在2020—2050年变化特征差别较小,2050年后差别较大,RCP2.6情景下降水变化幅度最小,CMIP5和RegCM4.0模式模拟的西南区域降水变化的地理分布特征基本一致,降水的高值区都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横断山脉和四川中部,差异在于RegCM4.0模拟的西藏西部的降雨量级更小,而青藏高原东南部、四川中部和贵州的降雨高值区量级更大。未来近期2020—2060年和远期2061—2099年RCP4.5情景下暴雨天数显著减少的区域主要在西藏东南部(0.5~1 d),未来远期2061—2099年RCP4.5情景云南南部和贵州东部区域暴雨天数显著性增加,而RCP8.5情景下上述区域暴雨天数显著性减少。
胡祖恒李永华胡跃文王勇
关键词:REGCM
1998-2020年三峡库区小时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23年
利用1998-2020年三峡库区35个测站的小时降水资料,围绕近23年三峡库区小时强降水(≥20 mm·h^(-1))和小时极端强降水(≥50 mm·h^(-1))的总降水量、频次、强度等指标,分析极端降水发生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比分析2010年前后三峡小时极端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98年三峡库区小时强降水与极端强降水发生次数与强度均异常偏多。若剔除该年,1999-2020年小时强降水与极端强降水发生总频次均无显著变化趋势。近23年,小时强降水平均每年每站发生3.8次,大部分站点年均发生3.0~5.0次;小时极端强降水年均发生5.5次,大部分站点年均发生<0.25次,中部山区的建始-宣恩一带年均发生次数较多。2010年后年平均小时强降水量减小了10.4 mm,减小的区域主要发生在三峡库区西部的重庆地区,该区域年平均减小15.5 mm;总体有31.4%的站点年平均小时强降水量与发生次数均有所增加,湖北中部的建始-来凤一带增幅较为明显,邻近5站的年强降水雨量平均增加16.1 mm;强降水小时雨强显示增加特征站点占48.6%,强降水小时雨强增加的范围进一步增大。总体来看,三峡库区强降水增加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更靠近坝址的区域,小时极端降水对汛期三峡来水的影响需要引起关注。
张天宇王雨潇孙营营刘波蒋佳怡
关键词:三峡库区年代际变化
1961~2012年重庆城口县气温变化特征及其趋势预估被引量:4
2014年
通过对重庆城口县1961 ~2012 年的平均气温、平均日最高气温、平均日最低气温随时间变化特征的分析发现:近52 a 来城口县年平均气温微弱增温,气候倾向率为0. 09 ℃ /10 a,远小于全国平均气温的增幅.与年平均气温的变化相比,年平均日最高、最低气温的增温更显著,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 28 ℃ /10 a 和0. 12 ℃ /10 a.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日最高、最低气温分别于1998、1998、1990 年发生了显著突变,且均有2 ~4 a 的周期振荡特征.CCLM 高精度区域气候模式模拟的重庆城口地区的气温数据可较好地反映气温的年际变化趋势,且在SRES - A1B(中等排放)情景下2013 ~ 2050 年城口地区预估的气温将呈增加趋势,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日最高、最低气温平均增幅(相对于1981 ~2000 年)分别为1. 19、1. 34、1. 02 ℃.
李泽明郭渠陈皎
关键词:气温
西南地区持续性气候事件的未来变化预估被引量:5
2020年
利用RegCM4.0区域气候模式单向嵌套BCC_CSM1.1模式输出资料进行连续积分获得的模拟预估数据,对西南地区未来2025—2055年在两种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持续性干期和持续湿期事件的特征及其相对于历史基准期的变化进行了预估分析。结果表明,最长持续干期和湿期在RCP4.5和RCP8.5两种情景下的变化趋势不一致,RCP8.5情景下的最长湿期和持续湿期事件的发生频次相较RCP4.5并没有大幅增加,而是比RCP4.5情景具有更高的年际变率特征。相对于历史基准期,两种情景下的最长持续性气候事件的日数和发生频次在西南地区的东南部区域显著性增加,而在川西高原地区显著减少。对于持续干期发生的频次FCDD和最长持续湿期而言,四川中部以及四川、云南和贵州三省邻接处在RCP4.5情景下表现为显著增加的区域在RCP8.5情景下转变为显著减少。未来几十年西南地区持续性湿期和干期的分布特征可能更加趋于不均匀。
胡祖恒李永华胡跃文王勇
盛夏南亚高压位置异常与重庆降水气温的联系被引量:3
2014年
利用近51年(1961-2011年)南亚高压特征指数和重庆地区34个地面观测站盛夏(7-8月)降水量、气温资料对它们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南亚高压的南北位置变化与重庆地区盛夏期间降水、气温存在显著的负、正相关关系.盛夏,当南亚高压位置偏北时,重庆地区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出现异常干旱;当南亚高压位置偏南时,重庆地区降水偏多,气温偏低,出现洪涝灾害的可能性较大.同时还发现,南亚高压南北位置异常年份东亚地区大气环流具有典型的重庆异常降水年份的特征,表明南亚高压与东亚地区大气环流的异常有着紧密联系,并通过环流的异常影响重庆盛夏降水和气温的变化.
周浩程炳岩康俊
关键词:盛夏降水气温
重庆地区秋季连阴雨气候特征及前兆信号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根据1961—2012年重庆地区34个气象观测站的逐日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数据集中的高度场格点资料和NOAA的海温逐月资料,分析了重庆地区秋季连阴雨的气候特征、气候背景与前兆信号.结果表明:近52年来重庆地区秋季连阴雨频数呈线性增多趋势.重庆地区秋季连阴雨偏多(偏少)同期环流对应乌拉尔山地区高度场偏低(高),欧亚中高纬度地区盛行经向(纬向)环流,赤道东太平洋区域海温偏低(偏高).前期春季、夏季孟加拉湾地区、我国南海地区500hPa高度场、赤道中东太平洋地区海温,特别是Nio3.4区的海温异常变化是重庆地区秋季连阴雨出现异常偏多(少)值得关注的前兆信号.
王若瑜李瑞谭云廷程炳岩郭渠
关键词:秋季连阴雨气候特征前兆信号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