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970420)

作品数:8 被引量:187H指数:7
相关作者:樊小林汪强刘芳李方敏李天安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篇水稻
  • 4篇旱种
  • 4篇旱作
  • 3篇稻田
  • 3篇水分
  • 2篇断根
  • 2篇同化物
  • 2篇土壤
  • 2篇旱种水稻
  • 2篇覆膜
  • 2篇覆膜旱种
  • 1篇氮肥
  • 1篇氮肥利用
  • 1篇氮肥利用率
  • 1篇氮素
  • 1篇氮素养分
  • 1篇氮效率
  • 1篇氮源
  • 1篇稻根
  • 1篇稻田甲烷

机构

  • 11篇华南农业大学
  • 3篇河南农业大学

作者

  • 10篇樊小林
  • 5篇刘芳
  • 5篇汪强
  • 3篇李天安
  • 1篇吕雪娟
  • 1篇李方敏

传媒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广西农业生物...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华南地区覆盖旱种水稻节水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研究被引量:17
2007年
大田试验条件下设置常规水稻(T11)、覆膜旱作水稻(T12)、覆草旱作水稻(T13)和裸地旱作水稻(T14)4个处理,研究旱作水稻的节水效率及水分利用效率。水稻本田期T11用水总量545.40 mm,显著高于各旱作处理水稻,以此为参照,T12、T13和T14节水效率分别为35.1%、22.8%和21.2%。以裸地旱作处理T14为参照,T12节水率17.7%,而T13无明显节水效果。旱作水稻的节水效果主要发生在水稻移栽后前2个月,之后无明显节水效果。各处理以籽粒产量/耗水量为基础计算的水分利用效率(WUE),T12、T13、T14和T11处理分别为1.47、1.31、1.21和1.05 g/kg,以干物质量/耗水量为基础计算的WUE各处理之间的趋势与以籽粒产量/耗水量计算的WUE基本一致。
汪强樊小林D.KlausB.Sattemacher
关键词:水稻覆盖旱作水分利用效率
覆盖旱种水稻的农学性状及产量变化被引量:14
2005年
 在田间严格控制土壤灌溉条件下,以常规水田为对照,研究了覆盖旱种(地膜、稻草和裸地)对水稻农学性状及产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旱种水稻分蘖早,分蘖多,其中覆膜的效果优于覆草。增加每穴基本苗,可以提高成穗率,降低秕谷率。覆盖旱种的3个处理叶面积指数依次为覆膜>覆草>裸地。虽然覆盖旱种水稻的籽粒产量略低于或显著低于常规水田,但是覆盖旱种处理的生物量与常规水田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而且覆盖旱种处理的生物量还略大于常规水田,表明覆盖旱种水稻有增产的可能和潜力。
刘芳樊小林
水稻旱作灌浆前贮藏同化物的再分配被引量:1
2010年
为了研究水稻旱种条件对水稻灌浆期之前贮存同化物在灌浆期间再分配的影响,以3H-葡萄糖作为示踪物质,分蘖末期用3H-葡萄糖标记水稻最上部完全展开叶,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水稻灌浆期间贮存同化物的再分配。结果表明:在扬花期时标记3H主要积累在鞘和倒二叶中。从扬花期到成熟期水稻穗部的放射性活度增加主要来源于鞘和剑叶,常规水稻高于旱作水稻,表明常规水稻对灌浆前贮存的同化物转运和再利用效率较高。扬花期旱作水稻非结构性标记物较多,但灌浆期间向籽粒转运和再分配过程中的转化效率远低于常规水稻。
汪强樊小林
关键词:水稻旱作同化物
作物对氮素养分高效吸收的根系形态学研究进展被引量:41
2003年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与作物对氮素养分高效吸收有关的根系形态学研究情况,简要比较了解释氮素供应诱导作物根系形态变化的几种观点,着重阐述了用氮素诱导碳水化合物定向分配来解释根系变化的合理性和意义,并提出了根系研究在水分、养分效率和植物营养遗传研究中的展望。
史正军樊小林
关键词:作物氮素养分
华南地区覆膜旱种稻田甲烷排放及其与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关系被引量:20
2013年
采用静态箱法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常规稻田和覆膜旱种稻田水稻全生育期CH4的排放规律,探讨了温度和水分与稻田CH4排放的关系。结果表明:覆膜旱种稻田的甲烷排放量明显低于常规水田的排放量,常规水田的甲烷累计排放通量为20.38g/m2,覆膜旱种稻田为2.46g/m2,水稻覆膜旱种后甲烷排放量降低了88%。常规水田CH4排放峰期持续了35d,覆膜旱种稻田CH4排放峰期为25d,两者在CH4排放高峰期的排放量分别占整个生育期累计排放量的72%和97%。覆膜旱作稻田CH4排放量降低,主要表现在最大排放峰值降低和排放峰持续时间缩短。土壤温度(5cm处)和水分与水稻生育期稻田甲烷的排放有显著正相关。CH4排放通量大于1.0mg·m-2·h-1主要集中在土壤质量含水率高于36.25%的区域,在土壤质量含水率小于36.25%时,常规稻田和覆膜旱种稻田都只有少量CH4排放。
刘芳李天安樊小林
关键词:土壤水分甲烷水稻覆膜旱种
断根和覆草旱作条件下水稻的产量效应被引量:43
2004年
通过大田对比试验研究了常规水稻与覆草旱作水稻的产量构成、根系呼吸强度以及断根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覆草旱作水稻籽粒产量 (5 85 0 .9kg/hm2 )明显低于常规水稻 (6 6 85 .7kg/hm2 ) ,但前者的秸秆产量 (5 735 .5kg/hm2 )高于常规水稻 (5 4 89.5kg/hm2 )。常规水稻实粒占平均单蘖总量的百分数远大于覆草旱作水稻 ,覆草旱作水稻叶、鞘、秕粒的比例大于常规水稻。覆草旱作的根冠比 (0 .116 )显著大于常规水稻 (0 .0 87) ,前者的根系呼吸强度是常规水稻的 2 .7倍。旱作水稻断根后普遍有增产的趋势 ,而常规水稻则有减产的趋势。常规水稻断 1/ 4、2 / 4和 3/ 4根系时 ,平均每穴籽粒产量较不断根的分别下降 2 3%、15 %和 2 0 %。然而 ,旱作条件下 ,断 1/ 4、2 / 4和 3/ 4根系的水稻较全根的分别增产 2 0 %、7%和 3%。由此可见 ,水稻旱作抑制了同化产物向籽粒的转运 ,叶和鞘中积累了较多的同化产物 ;旱作水稻根系冗余生长 ,消耗了大量碳水化合物 ,可能导致水稻籽粒产量下降。
汪强樊小林刘芳李方敏D.KLAUSB.SATTEMACHER
关键词:水稻断根产量构成因素
覆盖旱种水稻稻田土壤剖面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动态变化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旱种后,耕层0~20 cm土壤的无机氮(NH4+-N和NO3--N)略低于常规稻田的含量,20~40 cm土层略高于常规稻田,40~60cm层次两者没有差异。随着生育期的延长,早种稻田无机氮中的硝态...
刘芳樊小林李天安汪强
关键词:水稻土壤剖面铵态氮硝态氮
覆膜旱种稻田N2O排放量及排放机理
通过大田与盆试验以及室内分析,研究覆膜旱种稻田生态系统N2O排放的机理。结果表明,大田水稻全生育期内覆膜旱种稻田N2O的平均排放量(0.96ug.m2.h-1)远远大于常规水稻田的排放量(0.052ug.m-2.h-1)...
李天安樊小林刘芳吕雪娟
关键词:氮源
文献传递
不同水分条件下水稻根系生长与产量变化关系研究被引量:19
2006年
大田试验条件下设置常规水稻和覆草旱作水稻两个处理,研究不同水分条件下水稻根系生长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旱作水稻根冠比较常规水稻高23.2%。常规水稻最大根深为28cm,旱作水稻为35cm。水稻旱作后根系呼吸强度有明显增加。早造常规水稻断根后产量下降15% ̄23%,而旱作水稻断1/4根产量增加约20%。晚造常规水稻断根处理之间产量没有显著性差异,而旱作水稻断3/4根处理产量较不断根处理下降20.4%。早造水稻断根不利于水稻贮存物质输出而有利用于净光合产物积累。断根后旱作水稻穗增重增加,而常规水稻断根后穗增重下降。晚造旱作水稻断根后贮存物质输出减少,断1/4根处理水稻净光合生产量有升高趋势,但断根过多则引起净光合生产量下降,最终导致穗增重下降。常规水稻断根后对贮存物质的输出影响不大,断1/4根水稻净光合生产量有升高趋势,但断根过多则导致净光合生产量的下降。
汪强樊小林D.KlausB.Sattemacher
关键词:水稻旱作断根同化物
干旱胁迫对不同基因型水稻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9
2003年
通过营养液水培和5%PEG(聚乙二醇)模拟干旱效应的方法,应用PFM-102植物动力学荧光仪,测定了干旱胁迫下不同基因型水稻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变化。研究表明,干旱胁迫下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F0,Fv/F0,Fv/Fm,和T1/2均下降,不同基因型品种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对干旱胁迫的反应程度不同;各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认为,水稻的叶片荧光诱导动力学光合特性对干旱胁迫有着适应性反应。
史正军樊小林
关键词:干旱胁迫基因型水稻光合特性适应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