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850041)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3
相关作者:吴晓秋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文化线路
  • 1篇驿道
  • 1篇文化
  • 1篇民族
  • 1篇民族文化
  • 1篇明清
  • 1篇交融
  • 1篇交通要道
  • 1篇干线

机构

  • 3篇贵州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吴晓秋

传媒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贵州文史丛刊
  • 1篇贵州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滇黔古代交通要道考被引量:4
2011年
滇黔同处西南边陲,彼此为近邻,早在先秦时期,两地就有一些民间的商贸通道。自秦汉开垦西南夷以来,历代统治者极力在川黔滇地区开辟交通要道,完善驿政系统,以扩张王权,获取强势支配权,滇黔之间遂增辟了为军事和政治服务的古驿道。今天,它们已成为跨区域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线路遗产,为做好下一步整体保护的详尽方案,本文就滇黔历史上主要的交通要道进行初步的梳理和考证。
吴晓秋
关键词:交通要道
文化线路视角下的贵州明清东西省际干线被引量:3
2013年
贵州驿道文化线路遗产资源丰富,尤其是跨区域的省际干线(包括陆路和水道)在沟通西南地区与中原社会、经济、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迄今,贵州保存着大量的古道、关隘、桥梁、码头、马店、驿站、会馆,以及沿途重要的城镇遗址和由古道而产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的存在记录了贵州历史上人们的迁移及活动,体现着贵州区域文化的发展历程,是贵州重要的文化线路。
吴晓秋
关键词:明清文化线路
驿道文化线路与民族文化的交融被引量:5
2012年
古代贵州早在秦汉时期部分民间通道已得到拓展,至明清四通八达的驿道已经形成和完备,除具有本身特定的传递功能外,更多地融入了其他的附加功能,成为一条综合性通道。因驿道而带来的文化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交流和对话,长期以来以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形式得以体现,这种多维度、大尺度的文化交融,代表了历史上贵州与周边地区或区域内部之间人们的交往及商品、思想、知识及价值的互惠和持续不断的交流,它是研究贵州社会制度、经济发展、军事斗争、宗教信仰、文化变迁、民族交流的珍贵实物资料。
吴晓秋
关键词:驿道文化线路民族文化交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