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0726)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2
相关作者:苏俭生乔广艳何美凤顾凯凯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牙科
  • 1篇戴用
  • 1篇蛋白
  • 1篇电化学腐蚀
  • 1篇电化学腐蚀性...
  • 1篇电泳
  • 1篇毒性
  • 1篇毒性评价
  • 1篇牙科合金
  • 1篇牙科铸造合金
  • 1篇牙龈
  • 1篇牙龈组织
  • 1篇镍铬
  • 1篇镍铬合金
  • 1篇全冠
  • 1篇彗星
  • 1篇彗星电泳
  • 1篇龈组织
  • 1篇细胞
  • 1篇细胞毒

机构

  • 3篇同济大学
  • 2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4篇苏俭生
  • 3篇乔广艳
  • 1篇何美凤
  • 1篇顾凯凯

传媒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口腔颌面修复...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儿茶素对镍铬合金电化学腐蚀性能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采用电化学工作站的开路电位和电化学阻抗谱法对牙科铸造镍铬合金在不同浓度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人工唾液中的腐蚀行为进行了比较,并用扫描电镜观察比较了腐蚀后镍铬合金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镍铬合金在不同浓度EGCG人工唾液中的开路电位大小顺序为1.0g/L<4.0g/L<0g/L,且在1.0g/L、4.0g/LEGCG人工唾液中其开路电位较快地达到了一个稳定值;同时,镍铬合金在不同浓度EGCG人工唾液中的等效电路极化电阻大小顺序为1.0g/L<4.0g/L<0g/L。扫描电镜显示镍铬合金在不同浓度EGCG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腐蚀,表面出现点蚀,分布不均匀,孔径大小不一,其中以1.0g/L EGCG人工唾液中的腐蚀最明显,其次是4.0g/L EGCG。由此均说明镍铬合金在1.0g/L EGCG人工唾液中的耐腐蚀性能最差,各试件的耐腐蚀性能排序为1.0g/L EGCG<4.0g/L EGCG<0g/L EGCG。
乔广艳苏俭生何美凤
关键词: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耐腐蚀性能表面形貌
3种铸造合金全冠戴用后Ki67和P53蛋白在牙龈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3种常用铸造合金全冠戴用后Ki67、P53蛋白在牙龈组织中的表达,探讨3种常用牙科铸造合金的生物学性能。方法对犬分别行58%金合金、不含铍的镍铬合金、含铍的镍铬合金铸造全冠修复,建立实验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戴冠前、戴冠后2周,1、2及3个月时Ki67、P53蛋白在牙龈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含铍的镍铬合金与不含铍的镍铬合金铸造全冠戴用后,Ki67、P53蛋白在牙龈组织的表达逐渐升高,戴冠1个月后达到最高,随后逐渐降低;而58%金合金全冠戴用后,Ki67、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空白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随时间延长也无明显改变。结论镍铬合金全冠戴用后,牙龈组织中Ki67、P53蛋白表达明显,而58%金合金全冠戴用后表达不明显。3种铸造合金材料均未造成长时期的牙龈上皮异常增殖。
乔广艳苏俭生
关键词:牙科铸造合金牙龈组织KI67蛋白P53蛋白
两种浓度咖啡因对牙科合金耐细菌腐蚀性能的影响
2015年
目的:研究咖啡因对牙科铸造合金耐细菌腐蚀性能的影响。方法:将镍铬合金试件和纯钛试件分为人工唾液,1.5mmol/L和5.0mmol/L咖啡因人工唾液溶液三个组。选择变形链球菌和血链球菌为实验菌,培养并配制成浓度为5×106cfu/mL的菌液。镍铬合金和纯钛试件按分组浸泡48h后取出加入到配制好的实验菌液中,于厌氧箱培养72h后用酶标仪检测合金表面细菌浓度并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合金表面粗糙度。结果:酶标仪检测结果显示咖啡因组合金表面两种细菌的粘附量均小于人工唾液组,且随着咖啡因浓度的增加,细菌粘附量进一步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同浓度咖啡因组,镍铬合金表面细菌粘附量显著小于纯钛(P<0.01)。原子力显微镜结果显示咖啡因组合金表面粗糙度显著小于人工唾液组(P<0.01)。相同浓度咖啡因组,镍铬合金表面粗糙度比纯钛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咖啡因可提高镍铬合金和纯钛对变形链球菌和血链球菌的耐腐蚀能力,对镍铬合金耐腐蚀的性能提高较纯钛显著。
顾凯凯苏俭生
关键词:咖啡因牙科合金缓蚀剂
3种临床常用烤瓷合金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的毒性评价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评价3种临床常用牙科烤瓷合金材料的细胞毒性。方法:采用一种能快速评定细胞增殖率和细胞毒性的CCK-8比色法,检测镍铬合金(Ni,77.36%)、钴铬合金(Co,61.0%)、金合金(Au,58.0%)等3种烤瓷合金材料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相对增殖率的影响;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彗星电泳),检测3种烤瓷合金材料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 DNA的损伤情况。采用SAS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镍铬合金组、钴铬合金组和金合金组细胞的相对增殖率分别为(75.9510±7.6244)%、(84.8920±8.2660)%和(88.5420±12.3611)%。镍铬合金组的细胞毒性显著高于钴铬合金组(P<0.05)和金合金组(P<0.05),而钴铬合金组与金合金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3种材料的细胞毒性分级均为1级,表现为轻微毒性;镍铬合金组DNA损伤程度的彗星数目显著高于钴铬合金组(P<0.05)和金合金组(P<0.05),而钴铬合金组与金合金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钴铬烤瓷合金材料的细胞毒性显著低于镍铬烤瓷合金材料,而与58%金烤瓷合金材料的细胞毒性接近。临床上应尽可能选择钴铬烤瓷合金或58%金烤瓷合金等细胞毒性较低的烤瓷合金材料。
乔广艳沈庆平苏俭生
关键词:细胞毒性CCK-8DNA彗星电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