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西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041005)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3
相关作者:郭亚平马恩波吴海花席玉英李丽君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稻蝗
  • 3篇中华稻蝗
  • 3篇
  • 2篇种群
  • 1篇等位
  • 1篇等位酶
  • 1篇东亚飞蝗
  • 1篇毒理
  • 1篇氧化酶
  • 1篇指示生物
  • 1篇死亡率
  • 1篇田间
  • 1篇田间种群
  • 1篇铅含量
  • 1篇重金
  • 1篇重金属
  • 1篇重金属镉
  • 1篇转移酶
  • 1篇自然种群
  • 1篇溴氰菊酯

机构

  • 4篇山西大学

作者

  • 4篇马恩波
  • 4篇郭亚平
  • 2篇李丽君
  • 2篇吴海花
  • 2篇席玉英
  • 1篇李翠兰
  • 1篇卢芙萍
  • 1篇张小民
  • 1篇孙鸽
  • 1篇杨美玲
  • 1篇张敏

传媒

  • 3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中华稻蝗田间种群对马拉硫磷和溴氰菊酯的敏感性及其毒理机制的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采用生物和生化测定方法,研究了3个中华稻蝗种群对马拉硫磷和溴氰菊酯的敏感性及相关酶系的作用。生物测定结果表明,汉中种群对马拉硫磷和溴氰菊酯的LD50值均最高,临猗种群次之,繁峙种群最低。繁峙和汉中种群对溴氰菊酯比对马拉硫磷敏感,临猗种群则相反。结合生物测定结果和各种群的防治背景,认为杀虫剂的选择压力是引起这3个种群对杀虫剂敏感性差异的主要原因。在无杀虫剂选择压力的作用下,抗性会逐渐消退。生化测定结果表明,汉中种群的酯酶活性最高,繁峙种群次之,临猗种群最低。当以α-NA为底物时,汉中种群酯酶活性分别是临猗和繁峙种群的2.54和1.57倍;当以α-NB为底物时,汉中种群酯酶活性分别是临猗和繁峙种群的1.61和1.53倍;当以β-NA为底物时,汉中种群酯酶活性分别是临猗和繁峙种群的1.84和1.59倍。繁峙种群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最高,临猗和汉中种群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相近。此外,繁峙种群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最高,临猗种群次之,汉中种群最低。3种氧化型有机磷抑制剂对3个种群乙酰胆碱酯酶体外抑制结果表明,用对氧磷作为抑制剂时,汉中种群的双分子速率常数ki值比临猗和繁峙种群分别降低了7.20和8.50倍;当以氧化毒死蜱作为抑制剂时,汉中种群的ki值比临猗和繁峙种群分别降低了1.21和1.77倍;当以甲基内吸磷为抑制剂时,汉中种群的ki值比临猗和繁峙种群分别降低了7.91和13.43倍。从生物测定和生化测定的结果可以推断,酯酶活性的提高和乙酰胆碱酯酶对抑制剂的敏感性降低是引起3个种群对杀虫剂敏感性差异的主要原因,而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变化是次要原因。
吴海花杨美玲郭亚平马恩波
关键词:马拉硫磷溴氰菊酯谷胱甘肽S-转移酶
重金属镉、铜在东亚飞蝗自然种群体内的富集规律被引量:4
2008年
为研究环境污染物重金属镉与铜在重要农业害虫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体内的分布规律,以山西省临猗县黄河滩散居型东亚飞蝗为研究对象,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活体东亚飞蝗不同部位镉与铜累积量。结果显示,镉与铜在不同性别东亚飞蝗不同部位的富集状况不同。镉在雄性东亚飞蝗体内的富集顺序为精巢>腹部>消化道>头>后足>胸部,在雌性东亚飞蝗体内的富集顺序为卵巢>消化道>腹部>后足>头>胸部;铜在雄性东亚飞蝗体内的富集顺序为腹部>精巢>消化道>头>后足>胸部,在雌性东亚飞蝗体内的富集顺序为腹部>卵巢>消化道>头>胸部>后足。镉与铜在东亚飞蝗不同部位的富集差异极显著(P<0.001);由T-test可知,镉在雌、雄东亚飞蝗头、胸、腹、消化道的浓度差异极显著(P<0.05),而在后足与精巢(卵巢)的富集差异不显著(P>0.05);铜在雌、雄东亚飞蝗头、腹、后足的浓度差异极显著(P<0.01),而在胸、消化道与精巢(卵巢)的富集差异不显著(P>0.05)。除精巢外,镉在雄性东亚飞蝗各部位的浓度均大于雌性,铜在雄性东亚飞蝗各部位的累积量均大于雌性。实验结果表明,雌、雄东亚飞蝗对镉、铜的富集不同,这是由镉、铜的化学性质与雌、雄东亚飞蝗生理条件不同所决定的,因此建议以东亚飞蝗为环境指示生物间接反映环境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
李丽君郭亚平席玉英马恩波
关键词:东亚飞蝗指示生物
中华稻蝗不同体段镉与铅含量及抗氧化酶的比较被引量:5
2009年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测试方法,对中华稻蝗不同体段的镉与铅含量、MDA及H2O2自由基含量、GSH含量及其相关酶(GST、GPx、GR)活性、SOD及CAT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镉与铅含量均在胸部最高,其次为腹部和头部,后足含量最低。胸部镉含量分别是腹部、头部和后足的2.83、3.40和5.67倍,铅含量分别是腹部、头部和后足的1.29、1.39和1.41倍。GSH、MDA、H2O2含量及SOD、CAT活性均为后足最高,其次为头部和腹部,胸部最低。GST在4个体段的活性无显著差异。GR活性的顺序为头部>胸部>腹部>后足,GPx活性的顺序为头部>腹部>胸部>后足。进入土壤中的镉与铅经食物链转运后,在中华稻蝗体内富集,据此可将中华稻蝗作为农业环境中镉与铅污染的指示生物。
吴海花闫会平孙鸽郭亚平张小民席玉英马恩波
关键词:中华稻蝗抗氧化系统
中华稻蝗镉急性死亡率差异与等位酶基因型研究
2007年
为研究镉毒性与中华稻蝗种群等位酶基因型之间的关系,将采自山西省原平市的中华稻蝗(Oxyachinensis)为研究对象进行镉的LD50急性毒性实验,并对所研究个体进行等位酶水平淀粉凝胶电泳。结果表明,中华稻蝗种群LDH、GPI、PGM和ME均为多态基因座位。在LDH、PGM、ME多态基因座位上,各基因个体的死亡率差异显著(P<0.05),其中PGM及ME的基因型频率显著偏离哈-温平衡预期值,且LDH、PGM、ME为杂合体缺乏(F>0);在GPI多态基因座位上,各基因型个体的死亡率差异不显著(P>0.05),GPI基因型频率符合哈-温(H-W)平衡预期值,而GPI为杂合体过剩(F<0)。中华稻蝗在这4个基因座位具有较高的平均每个基因座位的等位基因数(A=2.5),平均观察杂合度(Ho=0.314~0.325)和平均期望杂合度(He=0.471~0.496)。结论:由于中华稻蝗种群不同基因型对Cd2+的敏感性不同,因而导致其不同基因型死亡率的差异。
李丽君张敏卢芙萍李翠兰郭亚平马恩波
关键词:中华稻蝗等位酶死亡率基因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