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07KJB560040)

作品数:10 被引量:130H指数:8
相关作者:庄海洋陈国兴左熹杜修力王修信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工业大学东南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矿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建筑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6篇地震
  • 6篇地震反应
  • 5篇地铁
  • 5篇地铁车站
  • 5篇车站
  • 5篇车站结构
  • 4篇地铁车站结构
  • 3篇砂土
  • 3篇砂土液化
  • 3篇数值模拟
  • 3篇值模拟
  • 2篇大型振动台
  • 2篇震害
  • 2篇振动
  • 2篇振动台
  • 2篇结构地震
  • 2篇结构地震反应
  • 2篇本构
  • 2篇本构模型
  • 2篇大变形

机构

  • 10篇南京工业大学
  • 3篇东南大学
  • 2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北京城建设计...

作者

  • 10篇庄海洋
  • 9篇陈国兴
  • 2篇左玉峰
  • 2篇杜修力
  • 2篇王修信
  • 2篇左熹
  • 1篇朱定华
  • 1篇龙慧
  • 1篇黄春霞
  • 1篇吴祥祖
  • 1篇胡庆兴
  • 1篇李亮

传媒

  • 3篇地震工程与工...
  • 2篇世界地震工程
  • 2篇岩土工程学报
  • 2篇岩土力学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可液化地基中地铁车站周围场地地震反应分析被引量:18
2012年
地基液化是地铁车站结构在地震中发生严重震害的重要威胁之一。基于对砂土液化大变形本构模型的研究,建立了可液化地基–地铁车站结构非线性静动力耦合相互作用分析模型,分析了该相互作用体系的地震反应规律。首先,对地铁车站结构周围地基的动孔隙水压力、位移和加速度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可液化地基上车站结构上浮、周围侧向地基地表的地震沉降、车站结构周围地基的液化区分布特性及其位移矢量场特征;其次,对车站结构周围可液化地基的地震反应对地面结构的地基稳定性及其所处地震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成果可对控制可液化地基上地铁车站结构地基的震害及其对地面结构造成的震害影响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庄海洋龙慧陈国兴左玉峰
关键词:砂土液化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反应震害
南京新近沉积土最大动剪切模量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使用自行研制的GZZ-1型共振柱试验机对南京及其邻近地区漫滩相成因的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粘土、粉土、互层土和粉细砂等新近沉积土进行了大量的共振柱试验研究。给出了各类土的最大剪切模量试验结果;采用经验公式对各类土的Gmax/Pa~σ0′/Pa关系曲线进行了拟合,给出了各类土的最大剪切模量经验计算公式中各个拟合参数的参考值。同时,总结了拟合参数的参考值随粘性土的液性状态或砂性土的密实度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庄海洋陈国兴朱定华胡庆兴
关键词:共振柱试验新近沉积土
液化大变形条件下地铁车站结构动力反应大型振动台试验研究被引量:10
2007年
本文对浅埋于可液化南京细砂地基中的地铁车站结构的大型振动台试验结果进行了进一步的整理,主要分析了地铁车站结构侧向地基土发生液化大变形时车站结构的应变反应、加速度反应和土与结构侧墙之间接触面的动土压力反应,结果表明:地铁车站结构侧向土体发生液化大变形时,地基土的大变形造成地铁车站结构中柱和侧墙都发生较大的不可恢复的残余变形;在侧墙底部记录的动土压力反应幅值明显比中部和顶部处记录的值要大,中板处的峰值加速度都比底板处的对应值要大。
庄海洋陈国兴杜修力李亮左熹
关键词:液化场地地铁车站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
软土层埋深变化对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被引量:23
2009年
软土侧向大变形将是造成地铁车站结构严重震害的主要因素。为了明确软土层埋深对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规律,对常见的两层三跨岛式地铁车站结构侧向和底部地基中存在不同埋深软土层时5种软场地和1个一般场地条件下地铁车站结构的地震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计算中采用自行建立的软土记忆型黏塑性动力本构模型模拟软土的动力非线性特性,混凝土的动力特性采用黏塑性动力损伤模型。给出了软土层不同埋深对地铁车站结构的加速度反应、侧向摆动位移反应和应力反应的影响规律,为提高软土地基上城市地铁车站结构的抗震性能及其抗震设计方法提供了依据。
庄海洋王修信陈国兴
关键词: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反应
某砂土液化大变形本构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基于Yang和Ahmed[1-5]等提出的砂土液化大变形本构模型,对该模型的硬化规则和弹塑性模量确定方法作了改进,把该本构模型扩展应用到三维液化大变形的数值分析中,实现了基于ABAQUS大型商用软件计算平台上砂土液化大变形的计算子程序开发。基于该计算平台,对该模型的主要参数在描述砂土液化动孔隙水压力增长和动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等方面的可靠性和敏感性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模型全过程参数、剪胀过程参数、剪缩与剪胀状态转换点流动变形量控制参数对试样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影响程度及其规律,并对模型的主要参数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所得结论为通过动三轴试验获得相关模型参数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同时也发展了砂土液化大变形新的数值计算方法。
庄海洋黄春霞左玉峰
关键词:砂土液化本构模型动三轴试验数值模拟
软土层厚度对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为了明确软土层厚度对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规律,本文中对常见的两层三跨岛式地铁车站结构侧向和底部地基中存在不同厚度软土层时9种软场地条件下地铁车站结构的地震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由本文和作者之前对软土层埋深影响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反应的共同研究结果来看:软土层位于地铁车站结构侧向地基时对地铁车站结构的抗震是非常不利的,尤其是软土层位于地铁车站结构侧向地基底部时最为不利,而当软土层位于地铁车站结构底部地基中时对其抗震性能一般是有利的,起到消能减震的作用;当软土层位于地铁车站结构侧向地基顶部时,随着软土层厚度的变大,对地铁车站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越是不利且影响程度越大,而当软土层位于地铁车站结构侧向地基底部和底部地基中时,软土层厚度的变化对地铁车站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不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庄海洋陈国兴王修信
关键词: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反应
砂土液化大变形本构模型及在ABAQUS软件上的实现被引量:15
2011年
基于Yang和E lgam al等人提出的砂土液化大变形本构模型,对该模型的建立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推导,基于新的嵌套屈服面硬化规则,对原有模型的硬化规则的不连续性做了改进,把该本构模型扩展应用到三维液化大变形的数值分析中,实现了基于ABAQUS大型商用软件计算平台上砂土液化大变形的计算子程序的开发,基于该计算平台和开发的本构模型,对动三轴试验体系中砂土试样的液化过程进行了数值试验分析,给出了试验过程中试样的竖向动位移、整体竖向应力应变关系滞回曲线和动孔压时程曲线的数值计算结果。文中初步验证了该模型在ABAQUS上开发的子程序的可靠性和数值计算模型的可行性,模型的可靠性及其子程序的稳定性还需通过试验结果和数值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与进一步验证。
庄海洋陈国兴
关键词:砂土液化本构模型数值模拟大变形
地铁车站结构大型振动台试验与数值模拟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5
2008年
根据可液化土层上土-地铁车站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结果,以软件ABAQUS为平台,将地基土-地铁车站结构体系视为平面应变问题,采用记忆型嵌套面黏塑性动力本构模型模拟土体的动力特性,采用混凝土动塑性损伤模型模拟车站结构混凝土的动力特性,建立了土-地铁车站结构非线性动力相互作用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各种试验工况下地基土-地铁车站结构体系的地震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与振动台模型试验结果基本一致,体现出了相似的规律性,相互印证了计算分析的力学建模和振动台试验结果的正确性。
陈国兴左熹庄海洋杜修力
关键词: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反应数值模拟
考虑初始静应力状态的土-地下结构非线性静、动力耦合作用研究被引量:18
2011年
针对已有研究方法的不足,开展土-地铁车站结构静、动力耦合作用理论和计算方法的初步研究,建立土-地下结构静、动力耦合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物理力学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展一般场地上双层多跨大型地铁车站结构在静、动力耦合作用下的力学反应及其地震成灾机制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静、动力耦合作用下,双层多跨大型地铁车站结构构件出现地震震害的先后顺序为:中板与侧墙连接部位处的下表面、中柱顶底端、顶板与侧墙的连接部位下表面、底板侧跨中部上表面、顶板中跨与柱的连接部位上表面;(2)中柱的顶、底端和侧墙的底部为抗震最不利的部位,当输入地震动强度较小时,这些部位只发生局部受拉或受压破坏,当输入地震动强度增强时,这些部位往往会发生受拉和受压破坏交替出现的严重破坏;(3)具有脉冲特性的近场地震波更易造成地铁车站结构的动力损伤或地震破坏。
庄海洋吴祥祖陈国兴
关键词:土力学地下结构土与结构相互作用地震反应震害
对土体动力黏塑性记忆型嵌套面模型的改进被引量:24
2009年
在对土体动力黏塑性记忆型嵌套面本构模型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对该模型进行改进,不再对空间锥形屈服面变化时屈服面锥角αθ的变化规律作假定,按照土体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空间屈服面在子午平面上投影线的实际变化规律,建立屈服面硬化参数的增量表达式,完善了该模型的理论基础,为进一步对该模型的试验验证和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对比分析了分别使用改进后模型和改进前模型计算同一场地地震反应的计算结果。
庄海洋陈国兴
关键词:地震反应循环荷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