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9318000048)

作品数:13 被引量:106H指数:5
相关作者:付宏渊贺炜严志伟刘新喜曾铃更多>>
相关机构:长沙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湖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交通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矿业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建筑科学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4篇岩溶
  • 4篇路基
  • 4篇公路
  • 3篇岩溶塌陷
  • 3篇塌陷
  • 3篇土工
  • 3篇路基工程
  • 2篇岩体
  • 2篇影响因素
  • 2篇隧道
  • 2篇土工合成
  • 2篇土工合成材料
  • 2篇非饱和
  • 2篇非饱和土
  • 2篇饱和土
  • 2篇边坡
  • 1篇道路工程
  • 1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位
  • 1篇地质强度指标

机构

  • 12篇长沙理工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湖南大学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湖南省高速公...
  • 1篇中交路桥华北...

作者

  • 8篇付宏渊
  • 6篇贺炜
  • 2篇刘新喜
  • 2篇严志伟
  • 2篇殷苗苗
  • 1篇吴胜军
  • 1篇王建
  • 1篇武亚遵
  • 1篇何忠明
  • 1篇文为
  • 1篇林云
  • 1篇王桂尧
  • 1篇万军伟
  • 1篇孙淼
  • 1篇张永杰
  • 1篇张振武
  • 1篇翟友成
  • 1篇滕伟福
  • 1篇蒋中明
  • 1篇曹文贵

传媒

  • 3篇岩土力学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公路与汽运
  • 1篇中国公路学报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安全与环境工...
  • 1篇湖南文理学院...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 7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岩溶区路堤下塌陷防治的水平加筋设计方法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岩溶区公路工程中采用水平加筋处治方法可有效减少岩溶塌陷风险,而该技术目前仍缺乏成熟的计算方法与设计理论,有必要对其展开深入研究。针对这一现状,基于太沙基理想土中拱效应理论确定塌陷上方加筋体所受的荷载,然后根据塌陷上方水平加筋体受力特点,将其划分为临空段、洞端过渡段及锚固段3个受力特征段。对临空段推导其竖向位移微分方程并解得水平加筋体洞端拔出位移与加筋体内拉力水平分量间的关系;对洞端过渡段,假定界面摩阻力达到极限值,结合库仑摩擦定理解得加筋体由于过渡段摩阻力作用而引起的拉力损失值;对洞端锚固段,建立界面荷载传递的理想弹塑性模型,引入荷载传递法基本方程求解,分别考虑加筋体为有限长或无限长两种情况,导得其解析解答,以及塑性段长度解析表达式,由此解算出锚固段端部拉力与位移间关系。结合3个受力特征段的荷载位移关系采用曲线交汇法求解。最后对拉拔试验及足尺试验进行了计算分析,由结果可知,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
贺炜付宏渊
关键词:岩溶塌陷路基工程
基于Monte-Carlo法的瑶寨隧道岩体结构性质评价被引量:1
2010年
本文以瑶寨隧道为研究对象,结合现场地质分析与结构面统计,以Monte-Carlo法为基础,对该隧道各测线不同等级围岩分别进行结构面网络模拟,评价遂道岩体的结构性质,并进行工程岩体分类,估算其力学参数,以为采取合适的围岩支护方式提供依据。
王建滕伟福吴忠杰黄显全麦才飞刘新喜
关键词:岩体结构面网络模拟MONTE-CARLO法
蓄洪期路基边坡的含水特性被引量:2
2012年
基于蓄洪区路基边坡在使用期经常受洪水浸泡,对路基边坡含水量的影响进行研究。首先定性分析正常使用期及蓄洪期各种环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引入Richards方程并根据Galerkin加权残量原理建立非饱和土非稳态流有限元格式,采用Dirichlet条件模拟边坡浸水的常水头条件;然后,引入Fredlund提出的非饱和土土水特征曲线模型及基于该模型导出的非饱和土渗透曲线预测方法,对实际工程土进行计算分析,获得相关计算参数。应用该方法对蓄洪条件下路基边坡的孔压及含水量分布进行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蓄洪条件下路基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稳定流状态,在工程设计中有必要考虑含水量变化引起的路基边坡问题。
贺炜付宏渊严志伟
关键词:路基非饱和土含水量蓄洪
荷载作用引起砂土渗透性变化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3
2009年
模拟路基填土与开挖卸载的实际情况,研制了压力变化条件下砂土和黏土渗透性变化的室内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法。通过测定砂土在加载与卸载过程下,不同压实度(与初始孔隙比对应)土样的渗透系数变化特点,得出了荷载、压实度(或初始孔隙比)与土体渗透系数的相互关系,探讨了荷载压力的变化引起土体渗透系数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荷载与初始孔隙比对渗透系数均有很大影响,其中荷载对低压实度的土体渗透性影响最大,而对高压实度的土体渗透性影响较小,以此为依据探讨了路基填土与开挖对地基渗流的影响特点。
付宏渊吴胜军王桂尧
关键词:荷载作用渗透性影响因素
防治公路岩溶塌陷的土工合成材料设计理论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高速公路路基岩溶塌陷通常可以采用水平加筋体防治,系统地研究其受力特性及设计理论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和实际价值。首先,针对公路路基荷载及岩溶塌陷的特点,分析了塌陷坑上方水平加筋体的受力和传力特性,采用太沙基土拱理论,计算溶洞上方荷载。深入探讨了水平加筋体设计方法,认为锚固段端部加筋体应变及锚固段传力长度是设计中的关键值,且其与锚固段端部加筋体拔出量密切相关。然后,引入水平加筋体与土体界面的线弹性-全塑性模型,由基本方程导出锚固段水平加筋体弹塑性解答,并结合边界条件建立了锚固段端点拔出量及传力长度的解算流程。在此基础上,引入某实际工程计算参数进行分析,将该方法结果与基于全塑性模型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探讨了不同临空段宽度、加筋体刚度、上覆土体高度、界面摩擦角等因素对临空段端部拔出量计算误差的影响,并分析了上覆土体高度与锚固段传力长度之间的关系。由分析可知,基于线弹性-全塑性模型计算的拔出量和传力长度均较全塑性模型计算结果大,某些情况下,传力长度的计算误差高于40%,若采用全塑性模型计算有可能引起较大的误差,导致设计偏于不安全。
付宏渊殷苗苗贺炜
关键词:路基工程岩溶塌陷
炎汝高速路域水环境敏感度二级模糊评判
2011年
湖南炎汝(炎陵—汝城)高速公路地处湘东南岩溶发育区,水资源较为紧缺,为避免高速公路建设过程对当地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进行路域水环境敏感度评价十分必要。文中针对炎汝高速公路岩溶水文地质条件特点,基于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应用该模型对炎汝高速公路第二合同段(K11+140—K16+000)岩溶水环境敏感度进行二级综合模糊评价。由评判结论得知该合同段路域水环境敏感度为一般敏感,该评价结果与工程现场调查结果一致。
张振武
关键词:公路水环境敏感度层次分析法
基于MapGIS的隧道监测预警系统
2012年
针对传统的隧道监测数据管理的不足,在Map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平台的支持下进行二次开发,建立了集数据输入、管理、应用等功能于一体的隧道监测预警系统.实现了计算的前台可视化界面与监测信息保存的后台数据库的结合,解决了监测数据量庞大难于及时处理、分析的问题.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及时掌握施工过程中隧道结构及围岩的安全状况,为隧道支护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吴忠杰罗根传刘新喜
关键词:隧道MAPGIS监测预警信息系统
非饱和土与混凝土界面摩擦特性试验被引量:11
2011年
首先制备出具有不同孔隙比条件的土样,采用自制的灌注装置在土样上现浇混凝土,待混凝土硬化后先对土样进行饱和.然后再置入装有高进气值陶土板的压力板仪中,控制压制时间制成具有不同含水率的混凝土-非饱和土试样.最后将具有不同含水率的混凝土-非饱和土试样置入直剪仪中进行剪切试验,探讨土样含水率对界面摩擦剪切强度及极限剪切位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含水率的条件下,土与混凝土界面剪切强度在某种程度上遵循摩尔-库伦破坏准则,且粘性土具有一定的界面粘聚力;界面极限剪切强度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少;界面发生破坏时,对应的极限剪切位移随土体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在不同法向应力条件下,试件界面极限剪切位移在1~5mm之间,发生破坏时的平均剪切位移约为3.62mm.
贺炜文为孙淼
关键词:基础工程非饱和土剪切试验
土柱溶质运移试验的理论验证及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交通运输过程中产生的路面径流污染有可能对路线周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对污染物在公路周边土体中的溶质运移规律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工程意义.本研究基于土柱溶质运移试验成果,引入实测的边界浓度曲线,采用一维数值计算程序Hydrus-1D,对土柱出口处溶质浓度在试验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典型时刻溶质浓度沿土柱的分布规律等进行验证分析.然后,考虑公路路面径流污染物的特点,重点分析弥散系数、吸附因子以及化学反应参数三个关键因素对土柱溶质运移规律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化学反应参数对溶质运移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吸附因子,而弥散系数对其影响最小.计算参数的变化均有可能引起峰值浓度和出水口溶质浓度的改变,因此在实际应用时须考虑土体的性质、溶质类型等诸多因素.在探讨影响溶质运移的主要因素后,选取了适当的计算模型进行分析.
付宏渊严志伟李海
关键词:交通工程溶质运移土柱试验
降雨条件下公路边坡暂态饱和区发展规律被引量:42
2012年
为了分析降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通过拟定不同的降雨计算方案,采用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对某高速公路边坡暂态饱和区的发展变化和地下水升降情况进行数值模拟,进而深入研究边坡在降雨过程中地下水位和暂态饱和区的变化规律以及暂态饱和区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降雨强度决定了饱和区形成的时间,而暂态饱和区扩展面积的大小则受到降雨历时和降雨强度共同影响,暂态饱和区形成和消散都具有滞后特点;降雨不会迅速引起边坡中地下水位的大幅度上升;初始地下水位的高低对暂态饱和区出现的时间和扩展范围将产生重要影响。
付宏渊曾铃蒋中明何忠明
关键词:道路工程公路边坡降雨过程地下水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