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043802611)
-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 相关作者:赵林宋正孝杨瑞东郭红彦阎晓敏更多>>
- 相关机构:天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 DEAE-E/H固定化氨基酰化酶
- 2006年
- 对树脂DEAE-E/H(功能基化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共聚物)固定化氨基酰化酶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树脂功能基含量、比表面和孔径对固定化酶活的影响。筛选出树脂Ⅱ进行了固定化条件的研究,具体分析了酶液溶度、吸附方式和吸附时间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酶液质量浓度为2.0mg/mL),循环吸附8 h时,树脂Ⅱ固定化酶的酶活为980 U/g。并通过电子扫描电镜(SEM)观察分析了DEAE-E/H的结构。
- 郭红彦赵林阎晓敏宋正孝
- 关键词:酶法拆分
- 变色圈法筛选高产氨基酰化酶米曲霉菌株
- 2007年
- 将变色圈法用于筛选高产氨基酰化酶的米曲霉菌株,减少了筛选过程的工作量、缩短了筛选周期。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在筛选高产氨基酰化酶米曲霉菌株时的可行性,并将其用于筛选经紫外线和硫酸二乙酯复合诱变的米曲霉。从突变株中获得了一株高产氨基酰化酶菌株W53,对其生长特性和产酶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米曲霉的氨基酰化酶是生长偶联型,菌体生物量和氨基酰化酶活力同时达到最高;突变株W53和出发菌株W19的产酶过程基本一致;W53拆分N-乙酰-DL-蛋氨酸的酶活力最高可达2569 U/g,比出发菌株W19提高了14.9%。
- 董涛赵林李若璞杨瑞东
- 关键词:米曲霉氨基酰化酶诱变
- 固定化氨基酰化酶载体结构及在拆分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8年
- 对采用大孔弱碱性阴离子树脂DEAE-D/H为载体制备得到的高活性固定化氨基酰化酶的载体的结构进行了扫描电镜分析,具有这种结构的DEAE-D/H固定化酶活力接近1 400 U/g。采用自制的固定床反应器连续拆分乙酰DL-蛋氨酸,根据对停留时间的测量,在反应器的液体流动为全混流、液体流速低于25 mL/h时,转化率接近100%。固定化酶具有良好的连续操作稳定性和贮藏稳定性。
- 杨瑞东赵林宋正孝郭红彦
- 关键词:固定化氨基酰化酶固定床反应器
- DEAE-D/H树脂固定化氨基酰化酶被引量:5
- 2006年
- 选用6种弱碱性大孔树脂固定化氨基酰化酶,结果发现DEAE-D/H(二乙基氨基乙基–二乙烯基苯聚合物)树脂固定化效果较好,固定化酶活1356.41U/g。考察了不同酶液浓度下的DEAE–D/H固定化酶活收率。研究发现:酶液浓度115U/mL时,酶活收率最高,为59.49%。具体分析了此固定化酶拆分乙酰–DL–蛋氨酸的最佳操作条件。结果表明,最佳pH值、温度和Co2+浓度分别为6.5、65℃和5×10-4mol/L。同时考察了固定化酶的稳定性、再生性。固定化酶连续拆分乙酰-DL-蛋氨酸30天,酶活降为最初的72.6%。失活的固定化酶经洗脱、再生后,酶活达1380.64U/g,达到新树脂固定化效果,证明载体可重复使用。
- 郭红彦赵林宋正孝杨瑞东
- 关键词:氨基酰化酶固定化半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