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05076)
-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3
- 相关作者:张培培仇树林李兵韩胜张芾男更多>>
- 相关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NO在创伤愈合过程中的作用被引量:5
- 2005年
- 张培培仇树林
- 关键词:创伤修复愈合过程肉芽组织形成细胞增殖分化局部炎症反应
- 外源性一氧化氮对创伤愈合过程中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及瘢痕形成的影响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应用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及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方法,观察外源性一氧化氮在创伤愈合过程不同时间,对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和胶原形成的影响,探讨其在促进创伤愈合和抑制病理性瘢痕形成中的机制。方法:实验于2004-09/2006-03在河北省人民医院整形烧伤外科及河北省人民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完成。以硝普钠为一氧化氮供体,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硝普钠0.5,1,2,4mmol/L组,每组12只,通过建立大鼠创伤模型,并分别在创面局部应用50g/L葡萄糖溶液、0.5,1,2,4mmol/L硝普钠,观察及测量创伤后3,7,10,14d的肉芽组织生长情况、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情况和肉芽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结果:6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形态学观察:对照组于创伤后14d可完全愈合;硝普钠0.5mmoL/L组及1mmoL/L组肉芽组织生长良好,且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提前三四天;硝普钠2mmoL/L组及4mmoL/L组愈合情况不良,完全愈合时间延迟,皮肤张力较低,炎症反应明显。②一氧化氮合酶蛋白表达:大鼠皮肤创伤后角质形成细胞、汗腺、毛囊和骨骼肌细胞以及创伤后肉芽组织的炎症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均不同程度的表达一氧化氮合酶蛋白。对照组在第3天和第14天分别呈现一氧化氮合酶阳性颗粒表达高峰,而硝普钠各组仅在第7~10天出现表达一氧化氮合酶阳性高峰,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③羟脯氨酸含量:对照组从创伤后第3,7,10,14天羟脯氨酸含量进行性增加[依次为(1.637±0.127),(2.250±0.169),(2.420±0.201),(2.908±0.241)mg/g];硝普钠0.5mmol/L组在创伤后第3,7天羟脯氨酸含量低于对照组[(1.435±0.147),(1.766±0.211)mg/g,P<0.05或P<0.01],而在第10天和第14天羟脯氨酸含量均高于对照组[(3.128±0.240),(3.437±0.239)mg/g,P<0.01];硝普钠1mmol/L组和2mmol/L组在第10天和第14天的羟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1mmol/L组:(3.244±0.245)(3.582±0.
- 仇树林张培培李兵韩胜张芾男
- 关键词: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瘢痕
- 局部应用不同浓度硝普钠对创伤愈合影响的时效性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应用组织化学及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方法,观察外源性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在创伤愈合过程不同时间对肉芽组织生长及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其对促进创伤愈合和抑制病理性瘢痕形成的机制。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A、B、C、D组,每组12只,通过建立大鼠创伤模型,并分别在创面局部应用5%葡萄糖溶液、0.5mmol/L、1mmol/L、2mmol/L和4mmol/L硝普钠,观察及测量创伤后3天、7天、10天和14天的肉芽生长情况、成纤维细胞数密度、胶原纤维面密度和肉芽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结果:实验A、B组相对于对照组和实验C、D组表现出更好的伤口愈合,且瘢痕形成最小。结论:局部应用外源性NO具有显著的促修复作用,主要体现在伤后第7~10天,小剂量的NO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远远大于大剂量NO。局部过量的NO聚积可阻碍正常的伤口愈合,并呈现全身毒性反应。在伤后7~10天应用外源性NO可抑制病理性瘢痕形成。
- 仇树林张培培
- 关键词:一氧化氮创伤愈合瘢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