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无)

作品数:8 被引量:141H指数:7
相关作者:康毅力李大奇李松陈曾伟刘修善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化中国石油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4篇裂缝性
  • 3篇地层
  • 3篇储层
  • 2篇堵漏
  • 2篇应力
  • 2篇钻井
  • 2篇钻井液
  • 2篇裂缝性地层
  • 2篇储集
  • 2篇储集层
  • 1篇低渗
  • 1篇低渗透
  • 1篇低渗透储集层
  • 1篇动力学模型
  • 1篇堵漏技术
  • 1篇压裂
  • 1篇压裂液
  • 1篇盐岩
  • 1篇应力敏感
  • 1篇应力强度

机构

  • 7篇西南石油大学
  • 6篇中国石化
  • 2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石油西南...
  • 1篇中海油能源发...

作者

  • 7篇康毅力
  • 6篇李大奇
  • 3篇李松
  • 2篇游利军
  • 2篇许成元
  • 2篇刘修善
  • 2篇陈曾伟
  • 1篇雷鸣
  • 1篇王铭伟
  • 1篇思娜
  • 1篇王业众
  • 1篇刘四海
  • 1篇林永学
  • 1篇张晓磊
  • 1篇佘继平
  • 1篇张杜杰
  • 1篇高波
  • 1篇唐龙
  • 1篇史斌
  • 1篇刘大伟

传媒

  • 2篇石油钻探技术
  • 2篇钻井液与完井...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年份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复杂地层钻井液漏失诊断技术系统构建被引量:7
2015年
井漏不仅是最严重的储层损害方式,而且是钻井工程中长期悬而未决的重大理论和技术难题。诊断并有效控制井漏,要从根本上认识并准确描述井漏三要素:位置、类型及强度。漏失机理及类型诊断是制定科学合理的漏失控制技术的前提。综合利用钻前、随钻、钻后信息资料,描述和表征漏失层性质及参数,进行潜在漏失层预测。建立了钻井液漏失诊断技术系统框架,提出了漏失诊断具体方法,综合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开展裂缝、孔洞的应力敏感性和裂缝传播机制研究,预测漏失通道变形程度和漏失强度,为优选堵漏材料提供理论依据;基于钻时、岩屑、钻井液等工程参数对井漏的异常特征响应来识别井漏,利用实时录井参数来监测并描述井漏状态,提前预测井漏发展趋势;建立了基于漏失发生机理的漏失压力模型,从漏失压力的角度诊断了漏失类型。针对井漏演化过程的认识,初步建立了井漏诊断技术框架,为漏失控制技术提供理论支持。
李松康毅力李大奇张杜杰周长林
关键词:应力敏感录井
裂缝性地层钻井液漏失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被引量:31
2013年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裂缝性地层中可能发生的井漏,需要明确钻井液漏失原因,了解钻井液漏失特征及规律,准确预测原地裂缝宽度。借鉴油藏数值模拟和试井的研究思路,通过建立钻井液漏失动力学模型,可以分析井漏的影响因素,反演裂缝宽度,诊断漏失类型,揭示漏失的特征及规律,为防漏堵漏技术研究提供新思路。综述了钻井液漏失动力学模型的研究进展,详细分析了一维径向漏失模型、一维线性漏失模型及二维平面漏失模型的优缺点,阐述了钻井液漏失模型的应用情况,指出耦合井筒压力系统的漏失模型、裂缝网络漏失模型及缝洞型地层漏失模型是今后的主要发展趋势。
李大奇康毅力刘修善陈曾伟思娜
关键词:裂缝性储集层钻井液数学模型
压裂液对煤岩气藏渗流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4
2015年
水力压裂是实现煤岩气藏工业开采的主要增产措施,但煤岩气藏压裂过程中压裂液滤失严重、返排率低,将直接影响排水采气过程中地层水以及煤层气的渗流性能。为此,选用沁水盆地上石炭统—下二叠统太原组15号煤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低伤害活性水压裂液对煤岩气藏渗流性能的损害评价实验,并结合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等微观分析手段对比了压裂液作用前后的煤岩表面特征和孔隙结构特征,进而深入分析了压裂液影响煤岩气藏渗流性能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无论宏观裂隙煤样还是显微裂隙煤样,气体渗透率损害率均明显大于液体渗透率损害率且宏观裂隙煤样渗流性能损害程度略大于显微裂隙煤样;压裂液作用后煤岩表面游离态羟基和羧基官能团增多,亲水性增加,压裂液吸附滞留现象严重,煤岩孔径及裂缝宽度变小,从微观角度揭示了煤岩气藏渗流性能下降的原因。该研究成果可为煤岩气藏压裂液配方优化和产能预测提供基础参数。
高波康毅力史斌游利军张晓磊皇凡生
关键词:排水采气压裂液储层损害沁水盆地
构筑井周坚韧屏障:井漏控制理论与方法被引量:44
2014年
分析了低承压能力地层致漏机理,概括出应力笼、阻渗带和强固环3种地层强化理论,建立了不同理论指导下的地层承压能力强化模型,总结了理论的适用条件及对材料的要求,并通过现场实例分析了各理论的应用效果。裂缝扩展与延伸、渗流效应和地层压力衰竭是导致地层承压能力降低的主要因素。应力笼理论适用于裂缝欠发育的低渗—致密地层,要求材料具有足够的抗压强度和合理的硬度、粒度级配;阻渗带理论适用于孔隙型和裂缝性地层,要求材料具有高表面摩擦系数、弹性变形量、体积分数和强度,合理匹配刚性颗粒、纤维和弹性颗粒可提高封堵承压能力;强固环理论适用于裂缝/孔洞性地层,要求材料胶结岩体软弱结构面或形成稳定的高强度结构体。现场应用实例表明,3种理论具有良好的地层承压能力强化效果。
康毅力许成元唐龙李松李大奇
关键词:钻井液
塔河油田顺西2井二叠系火成岩裂缝性地层堵漏技术被引量:24
2014年
顺西2井是位于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区块南部断背斜构造的一口重点超深探井。顺西2井三开钻遇的二叠系火成岩厚度达316 m,纵向裂缝发育,地层破碎,钻进时多次发生井漏,先后使用桥接、低密度水泥浆等堵漏11次,堵漏效果不佳,重复漏失严重。针对该井建立了井壁纵向裂缝力学模型,通过定量分析得出,该井段封堵成功的关键在于在裂缝内形成致密坚硬的封堵墙,分隔井筒和裂缝内的流体压力。因此采用了高强度桥接颗粒、可变形桥接颗粒、高强度纤维材料,优化了粒径搭配,提高了堵漏材料在裂缝内的架桥效果;同时通过加入化学交联固结材料HDL-1,将憋挤嵌入裂缝的架桥材料胶结成为高强度的致密封堵墙,并将火成岩裂缝带的破碎岩体紧密胶结,防止发生剥落掉块导致的裂缝通道重新裸露问题,从而提高了裂缝带的承压能力和抗反吐能力。该井采用高强度交联成膜堵漏技术进行堵漏和承压作业后,地层的承压能力得到了提高,裸眼承压能力当量密度由不足1.15 g/cm3提高到了固井要求的1.55g/cm3,达到了井筒强化的目的。
陈曾伟刘四海林永学刘修善李大奇
关键词:塔河油田堵漏承压堵漏
川东北裂缝性碳酸盐岩气层钻井完井保护技术被引量:12
2011年
为实现高酸性裂缝性碳酸盐岩气藏的安全钻井和气层的及时发现,以四川盆地川东北探区碳酸盐岩储层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钻井完井随钻暂堵堵漏及储层保护技术的研究。现场资料、X衍射及SEM分析表明,研究区H2S与CO2体积分数高,敏感矿物发育,井漏等钻井安全事故频发,储层损害十分严重,影响了探区天然气勘探开发的进程。针对储层及钻井安全问题,开展了裂缝宽度预测技术、暂堵剂加量优化技术和暂堵防漏堵漏技术的研究。然后以此为基础,根据工区储层地质及工程要求,设计了低土相的两性聚磺/聚醇甲酸钾屏蔽暂堵钻井完井液体系。室内实验显示:该体系的暂堵率和渗透率恢复率均在98%以上,屏蔽环承压可达25 MPa。现场试验表明研究成果适用于南方探区,减少了漏失的发生,促进了油气层发现,提高了单井产量。
雷鸣瞿佳康毅力刘大伟刘艳艳
关键词:碳酸盐岩气层完井储层保护
裂缝性储层渗透率返排恢复率的影响因素被引量:10
2012年
在裂缝性低渗透储层钻井完井过程中,工作液滤液及固相侵入会对储层造成损害。采用屏蔽暂堵技术形成致密封堵层,可对储层进行有效保护,而渗透率返排恢复率是衡量屏蔽暂堵技术质量的重要指标。使用同一工作液并调整其粒度分布,分别对低渗砂岩裂缝岩样进行了封堵层形成与返排试验,探讨了工作液粒度分布及压力梯度对返排恢复率的影响。试验表明,随着压力梯度增大,返排恢复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固相粒度与缝宽最优匹配原则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受缝面微凸体高度与缝宽比值的影响。固相侵入浅,返排恢复率高;固相侵入深,返排恢复率低。对于水力学宽度为20~70μm的细砂岩裂缝岩样,最优返排压力梯度为7.8~24.2MPa/m,最优匹配原则为1/3~2/3架桥,且接近于2/3架桥。裂缝性储层返排过程中存在最优返排压力梯度,固相粒度与缝宽匹配程度直接影响固相侵入深度,进而影响渗透率的返排恢复程度。
许成元康毅力游利军王铭伟李大奇
关键词:低渗透储集层粒度渗透率
堵漏封堵层对裂缝稳定性影响模拟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钻井过程中井筒液柱压力波动致使地层裂缝扩展变形,钻井液中的固相颗粒及堵漏材料随钻井液漏失进入裂缝并在缝内沉积逐渐形成封堵层。封堵层形成后会影响裂缝变形、井周切向应力及裂缝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重新分布,并且这些裂缝变形因素的变化又影响着封堵层的稳定性,导致井漏反复发生。应用有限元法模拟了封堵层对裂缝变形、井周切向应力及裂缝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等裂缝变形因素的影响,探索了封堵层存在下的裂缝变形行为,深化了裂缝变形研究。封堵层阻止液柱压力传递进裂缝,降低裂缝变形程度、井周切向应力及裂缝尖端应力强度因子,增强了裂缝力学稳定性。模拟研究量化了封堵层对裂缝变形程度的影响,为优选堵漏材料、科学开展防漏堵漏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松康毅力李大奇佘继平王业众
关键词:应力强度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