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C790010)

作品数:20 被引量:107H指数:5
相关作者:陈玲玲潘鸿雷汤澍冯年华周璐更多>>
相关机构:金陵科技学院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经济管理
  • 2篇建筑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3篇旅游
  • 6篇城市
  • 4篇生态
  • 3篇新型城镇化
  • 3篇入境旅游
  • 3篇旅游地
  • 3篇景观
  • 3篇城市旅游
  • 3篇城镇化
  • 2篇多尺度
  • 2篇游人
  • 2篇游憩
  • 2篇游憩者
  • 2篇入境旅游人数
  • 2篇生态旅游
  • 2篇生态型
  • 2篇紫金山
  • 2篇乡村
  • 2篇乡村旅游
  • 2篇旅游产业

机构

  • 20篇金陵科技学院
  • 5篇南京大学
  • 4篇南京师范大学
  • 3篇南京林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辽宁石油化工...
  • 2篇南京晓庄学院
  • 1篇河海大学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江苏省科学技...

作者

  • 16篇陈玲玲
  • 7篇潘鸿雷
  • 6篇汤澍
  • 4篇冯年华
  • 3篇周璐
  • 2篇李玉霞
  • 2篇刘会玉
  • 2篇曹杨
  • 2篇徐子琳
  • 2篇肖平
  • 2篇刘佳雪
  • 2篇易琳
  • 1篇张维亚
  • 1篇林振山
  • 1篇严伟
  • 1篇汤淏
  • 1篇王琴
  • 1篇何亮
  • 1篇邱琳

传媒

  • 6篇资源开发与市...
  • 3篇生态经济
  • 3篇南京晓庄学院...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城市问题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商业经济
  • 1篇商业经济研究
  • 1篇金陵科技学院...

年份

  • 2篇2017
  • 8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市旅游地景观格局演变与优化研究——以南京为例被引量:10
2016年
城市旅游地景观格局是城市旅游与景观生态共同的研究热点。研究以南京为例,利用Arc GIS技术,以累积耗费距离及旅游地景观演化模型为分析手段,探讨了研究区自1991年以来的景观格局演变与优化问题。结果表明:(1)1991~2003年,旅游景观比重减少而非旅游景观增加;2003~2014年,旅游景观比重增加而非旅游景观递减。景观演化表现为先后台化再旅游化的特征。(2)河湖水面、公园与绿地、建设用地景观形状日趋规则化,林地、交通用地景观形状复杂度不断提升,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且多样性先上升后下降,表现出快速、高度城市化过程。(3)根据景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和空间作用,构建生态源地、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等景观组分来加强生态网络的空间联系,提出格局优化方案。(4)非旅游型城市景观应进一步转变为典型旅游景观,以保持景观旅游化及旅游地景观演化的可持续性。
陈玲玲曹杨易琳刘会玉
关键词:城市旅游地
我国旅游产业绿色发展的问题及路径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绿色化是我国旅游产业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旅游产业绿色发展中存在政府规划与监管机制不完善、旅游企业对绿色转型不重视、旅游者环保意识淡薄等问题,需要通过培育旅游业绿色发展理念、系统性绿色开发旅游资源、优先支持并推进生态旅游产品开发与宣传、倡导旅游全过程低碳消费等路径来解决。
陈玲玲冯年华潘鸿雷
关键词:旅游产业生态低碳
基于价值取向的城市森林游憩服务需求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在调查南京城市森林游憩者的基础上,以森林价值取向为预测变量,对城市森林游憩服务需求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市民的森林价值取向包括生态取向、健康取向、文化取向、产品取向和消极取向五种类型;城市森林游憩服务需求则包括基本需求、拓展需求和个性需求三个层次。通过典型相关分析发现,对森林资源持"健康"、"文化"和"生态"价值取向的市民对森林游憩的"基本服务"需求明显,更重视森林的自然和文化环境保护;而持有"产品"和"消极"取向的市民,则希望森林游憩地能提供更多"拓展"和"个性"服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积极引导城市森林游憩者的政策建议。
周璐肖平汤澍陈玲玲
基于感知价值的城市森林游憩者满意度研究——以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被引量:25
2014年
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构建了城市森林游憩者满意度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景观资源感知""设施服务感知""功能效用感知""社会效用感知"和"情感效用感知"是影响游憩者感知价值的重要因素;(2)感知价值对游憩者满意体验的形成具有重要而积极的影响;(3)"情感效用感知"和"景观资源感知"是影响游憩者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功能效用感知"和"社会效用感知"对游憩者感知价值有积极影响,而"设施服务感知"可能是游憩者满意度评价的保障性因素;(4)"途径—目的"理论和"认知—情感"理论在城市森林游憩者满意度研究中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周璐肖平汤澍陈玲玲
关键词:感知价值结构方程模型
基于SBE的城市旅游地景观美学评价与对比研究——以南京与苏州为例被引量:2
2016年
城市景观是影响城市旅游效果的重要因素,其美学特征具有显著的旅游导向性作用.本研究将人文景观为主的南京、人文与自然复合景观为主的苏州两地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构建了旅游地景观分类体系,进而采用美景度评测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SBE)进行景观美学的评价与对比,对完善城市景观规划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研究结果表明:评判者对不同归属地、不同景系的景观无偏好.视域中近景与远景层次分明,且体现江南地域特色的景观普遍受到高度评价;而画面单一,且仅有近景的人文景观评价值较低.评判者对人文景观具有最趋于一致的美感认知.除了旅游服务景观,评价中的苏州景观美景度普遍高于南京,且评价变异程度小.雾霾已经成为影响城市旅游地景观美景度的重要因素.
陈玲玲潘鸿雷刘佳雪
关键词:城市旅游地景观美学SBE
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南京生态城市建设进展及对策被引量:6
2015年
生态型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特征。南京市作为东部地区中心城市,考量其生态城市的建设进展对推动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构建南京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定量研究南京的生态城市建设进展。研究结果表明:(1)南京生态城市建设程度为一般水平;(2)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和水环境质量低下、空气环境质量不佳、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公众对环境满意率低等环境保护问题是阻滞南京生态城市建设进展的主要原因。最后,根据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研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对策,为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政策参考。
陈玲玲冯年华潘鸿雷
关键词:生态城市
基于EEMD的我国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多尺度分析及预测被引量:5
2017年
本文运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EEMD)对我国近十年来入境旅游客源的时间多尺度特征及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入境旅游客源总量及港澳台同胞客源以3个月季节性波动为主,外国人客源以高、低频周期波动相间发生为主。第二,以周期波动为主且无明显趋势变化的客源市场包括:中国香港、泰国、印尼、美国、英国和德国以3个月周期为主;中国澳门以3、78个月高、低频周期为主;新加坡、马来西亚分别以4、5个月的高频周期为主。第三,具有显著趋势变化的客源市场包括:中国台湾、蒙古、菲律宾、印度、加拿大以显著上升为主,辅以周期性波动相间发生;日本、俄罗斯以显著下降为主,辅以低频周期性波动;法国、澳大利亚以高、低频周期相间波动为主,趋势变化为辅,其中法国为下降态势,澳大利亚为上升态势。文章对我国制定入境旅游相关政策具有理论与实践应用价值。
陈玲玲严伟
关键词:入境旅游客源
基于生态位构建的旅游地发展动力学模型及实证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将生态位构建引入旅游地发展这一复杂系统研究中,建立了具有生态位构建作用的单一旅游地发展和2-竞争旅游地发展的动力学模型。大量数值模拟表明:1生态位构建使单一旅游地发展产生阈值效应,旅游者数量对生态位构建能力非常敏感,旅游地须采取积极的手段进行正生态位的构建。2对2-竞争旅游地系统,两地的演化结果取决于相互间生态位构建力的差距,生态位构建为解释旅游地的竞争排斥与稳定共存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机制。3旅游地的环境资源含量与旅游者动态之间存在正反馈关系并影响旅游者数量的平衡态。
陈玲玲潘鸿雷
关键词:生态位构建旅游地动力学模型
生态旅游者的环境态度与行为研究
2015年
当前,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热点,其主体生态旅游者的环境态度与行为研究显得尤为至关重要。以南京市钟山风景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生态旅游者的旅游态度与旅游行为进行调查研究,探讨生态旅游者的态度与行为在目前我国生态旅游发展背景下所呈现出的特点,并根据调查结果,对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提出建议:即对生态旅游者进行市场细分,增加景区内环境标识牌,为游客提供实践机会,保持景区的"原始性",培养潜在的生态旅游者,等等。
徐子琳柏雨晴
关键词:生态旅游生态旅游者环境行为
城市旅游景观美学质量及其与景观格局的关系研究——以南京市为例被引量:3
2016年
当前,城市旅游景观美学质量已经日益成为影响城市旅游竞争的一个重要因素。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同时采用美景度评估法对景观美景度进行评价,采用GIS、RS方法对景观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利用SPSS对美景度评价结果及其与格局指数的关系进行统计。结果表明:1评价者对开朗与闭合不同视域的景观,自然、人文与复合类不同类型的景观的审美无偏好;对闭合类景观、自然类景观审美趋于一致。2景观美景度与斑块数量、斑块密度之间呈负相关关系。3景观美景度与水域、草地所占景观面积之比为正相关关系,与交通所占景观面积之比为负相关关系。基于以上分析,建议对城市旅游景观规划应采取以下措施:适当降低斑块密度,增加水体、草地等自然类景观。
陈玲玲刘佳雪曹杨潘鸿雷
关键词:城市旅游景观美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