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4031)

作品数:4 被引量:78H指数:4
相关作者:胡义扬冯琴陈成慕永平唐亚军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教育部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脂肪
  • 3篇脂肪性
  • 3篇酒精
  • 3篇酒精性
  • 3篇非酒精性
  • 3篇非酒精性脂肪
  • 3篇非酒精性脂肪...
  • 3篇非酒精性脂肪...
  • 2篇脂肪肝
  • 2篇脂肪性肝病
  • 2篇中医
  • 2篇酒精性脂肪性...
  • 2篇非酒精性脂肪...
  • 2篇肝病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激酶
  • 1篇医药治疗
  • 1篇饮食诱导
  • 1篇脂肪性肝炎
  • 1篇实验性脂肪肝

机构

  • 4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教育部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3篇冯琴
  • 3篇胡义扬
  • 2篇陈成
  • 1篇孟胜喜
  • 1篇李晓飞
  • 1篇彭景华
  • 1篇赵瑜
  • 1篇唐亚军
  • 1篇慕永平

传媒

  • 2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在肥胖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8年
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是催化饱和脂肪酸向单不饱和脂肪酸转化的关键限速酶,其催化产物单不饱和脂肪酸是甘油三酯、胆固醇酯、磷脂等形成的重要底物,因此SCD-1在脂肪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目前,肥胖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基于SCD-1在脂肪代谢过程中发挥的重要调控作用,SCD-1逐渐成为此类疾病治疗的一个潜在药用靶点。现以SCD-1在脂肪代谢过程中发挥的生物学功能为背景,总结近年来SCD-1在肥胖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研究概况及SCD-1抑制剂的研发现状,以期为相关疾病研究的开展和靶点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陈成胡义扬冯琴
关键词:肥胖症脂肪肝非酒精性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中医病机特点探讨被引量:16
2016年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成为影响我国人民生活的最主要的慢性肝病。近年来,中医药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治疗中逐渐显示出一定的优势。本文基于NASH临床典型证候分析,并运用"以方测证"的病机研究方法,结合团队近年来以清热祛湿、活血化瘀立法的祛湿化瘀方对NASH的临床疗效及基础研究成果,提出"瘀热蕴结于肝"是NASH的基本病机。并尝试从NASH的病理特点及祛湿化瘀方的药理靶点进行传统病机理论的现代诠释,以期为中医药防治NASH提供理论依据。
陈成慕永平冯琴
关键词:脂肪性肝炎中医病机
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优势与展望被引量:48
2015年
目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西医治疗手段与不断升高的发病率呈不相吻合的趋势。在临床治疗中,中医药占重要一席之地。作者认为,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主要优势点在于:1)临床运用广泛且具疗效;2)中药多途径的治疗效应与疾病的复杂机理相对应;3)抑制炎症、保肝降酶效应显著。并在如何开展临床研究;从调节肠道菌群、抗肝纤维化、以及中药组分复方方面开展基础研究提出了设想和展望。
胡义扬
祛湿化瘀方通过调节AMPK活性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实验性脂肪肝肝脏脂肪代谢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研究祛湿化瘀方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脂肪肝AMPK蛋白活性及其相关脂肪代谢靶蛋白活性的影响,以探讨该方防治实验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饮食诱导大鼠脂肪肝模型,造模大鼠给予高脂饮食4周后,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模型组及祛湿化瘀方组,分别灌胃给予饮用水及中药祛湿化瘀方4周。实验8周末取材后观察:1)肝组织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含量,2)肝组织病理变化(HE染色、油红染色),3)肝组织腺苷酸活化的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K inase,AMPK)及磷酸化AMPK、肝组织总蛋白及核蛋白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1c、SREBP-1c)、肝组织总蛋白及核蛋白碳水化合物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rbohydrate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hREBP)含量、肝组织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1 Co A Carboxylase,ACCase)及磷酸化ACC蛋白含量,4)肝组织AMPKα1、AMPKα2、SREBP-1、ACCα、SREBP-1c及ChREBP基因表达水平。结果:1)模型组肝组织TG、FFA含量显著升高,肝组织出现明显大泡样脂肪变性;模型组肝组织AMPK蛋白磷酸化水平降低、核蛋白SREBP-1与ChREBP表达增加、ACC蛋白磷酸化水平降低蛋白活性升高。2)祛湿化瘀方组肝组织TG、FFA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肝组织炎症及脂肪变性程度减轻;祛湿化瘀方能显著升高肝组织AMPK、ACC蛋白磷酸化水平、降低核蛋白SREBP-1及ChREBP含量。结论:祛湿化瘀方通过调节AMPK活性及其相关靶蛋白活性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脂肪肝肝脂肪代谢,这可能是该方有效防治实验性脂肪肝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冯琴孟胜喜唐亚军李晓飞彭景华赵瑜胡义扬
关键词:实验性脂肪肝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祛湿化瘀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