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0207690226)
- 作品数:2 被引量:31H指数:2
- 相关作者:王武星顾国华张晶史彦华石耀霖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河北省地震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GPS测得的汶川大地震同震位移被引量:24
- 2009年
-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是建国以来破坏最惨重的大地震,是发生在地震前后GPS观测资料最多,震中在连续观测网中部及非连续观测站相当密集的地区。许多GPS连续观测站测得汶川地震同震位移。同震位移具有突变性和时间上的同步性以及变化幅度的显著性,是最确凿的与地震直接相关的地壳运动现象。震区外GPS连续观测站位移时间序列表明,此次大地震同震水平位移范围大,远离震中的许多地区观测到同震水平位移,与震前位移对比表现为弹性回跳。GPS连续观测站震前水平位移和同震水平位移过程揭示了此次地震震前大范围有显著变化的观测站水平位移与地震孕育过程的联系。但华北及邻近地区无明显同震水平位移。震中区外均未观测到明显的同震垂直位移。震区GPS站观测到的同震位移则主要为永久形变,不仅有大幅度的水平位移,也有幅度相对较小的垂直位移。本文研究了汶川地震同震位移的特点与机制,并由此进一步讨论此次大地震的成因、前兆地壳运动特征及其复杂性。
- 顾国华王武星
- 关键词:汶川大地震地壳运动GPS地震预测时间序列同震位移
- 河北文安5.1级地震前后重力场动态变化被引量:7
- 2009年
- 分析了2006年7月4日文安5.1级地震前后文霸流动重力测网的观测结果,讨论了垂直形变和浅层地下水位变化引起的重力改变,并对重力资料进行了高程改正。研究结果认为,文安地震前后,测网出现了明显的异常变化,测区的重力异常以重力上升为主,且上升幅度大的区域主要在测网南部;地震震中在震前形成重力高梯度带,2005年10月至2006年4月短期内的重力变化表现最为明显;测区内的正负重力变化的分界线,地震前后出现逐渐偏转的特点,且在2007年10月逐渐恢复。
- 王武星石耀霖张晶史彦华
- 关键词:文安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