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00271)
- 作品数:9 被引量:23H指数:3
- 相关作者:彭吉润冷希圣赵力黄磊李澍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清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大学人类疾病基因研究中心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RT-PCR技术在肝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4年
- 彭吉润李澍
- 关键词:RT-PCR技术肝癌肿瘤细胞外周血
- 以肿瘤-睾丸抗原mRNA为特异性标记评价肝癌患者肝移植的预后被引量:7
- 2004年
-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carcinoma ,HCC)患者原位肝移植 (orthotopiclivertrans plantation ,OLT)手术前后外周血中MAGE 1、SSX1及CTp11基因mRNA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巢式RT PCR方法检测OLT手术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上述 3种基因的表达 ,并对 2 6例患者进行随访。结果HCC患者术前PBMC中MAGE 1、SSX1和CTp11基因mRNA的表达率分别为4 0 0 % (14 / 35 )、37 1% (13/ 35 )和 31 4 % (11/ 35 ) ,6 0 0 % (2 1/ 35 )患者的PBMC中至少可以检测到其中一种基因表达。 16例术前PBMC中检测到上述基因表达者 ,术后肿瘤复发 /转移率 (75 0 % )显著高于10例不表达这 3种基因者 (30 0 % ) (P =0 0 4 3) ;在术前及术后这 3种基因mRNA持续呈阳性或者由阴性转为阳性的 2 0例患者中 ,15例 (75 0 % )术后发生肿瘤复发 /转移 ,而 3种基因mRNA持续阴性或者由阳性转为阴性的 6例患者无 1例复发 /转移 (P =0 0 0 2 )。结论MAGE 1、SSX1及CTp11基因mR NA可以联合作为肿瘤特异性标志物用于检测HCC患者血循环中的肿瘤细胞 ,并有助于选择OLT受体及判断预后。
- 彭吉润赵力牟东成朱继业黄磊王东李澍冷希圣
- 关键词:预后预后原位肝移植肿瘤-睾丸抗原
- 对肝癌患者组织中自然呈递的MAGE-3表位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尝试利用质谱技术对肝癌细胞表面自然呈递的MAGE3表位进行检测和分析。方法肝癌细胞和肝细胞取自同1名男性肝癌患者,弱酸洗涤法分离肝癌细胞和癌旁无瘤肝细胞表面所有肽段;利用表位预测法挑选出HLAA2限制的MAGE3理论侯选肽;检测MAGE3mRNA的表达;肽混合物进行高压液相纯化分离和差异比较;筛选出含有肿瘤特异肽的组分进行串联质谱检定和定量分析;最后检测患者体内是否有针对该表位的T细胞反应。结果MAGE3在肝癌细胞样品中表达阳性,在肝细胞中阴性;随后从肝癌细胞样品中检测出自然呈递的MAGE3271279表位抗原肽FLWGPRALV(3839拷贝/细胞),并从患者外周血中检测出针对该表位的特异性T细胞反应。结论本实验从肿瘤组织中检测出自然呈递的MAGE3271279表位,并揭示了该表位的潜在应用价值,同时也初步展示了质谱在肿瘤相关表位检测中快捷、准确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对于肿瘤相关表位的鉴定和肽疫苗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 周迈彭吉润张华刚钟朝辉郭晏同冷希圣
- 关键词:肝癌肿瘤组织肽疫苗
- 肝癌患者体内检测出血衍吗啡素-6
- 2005年
- 组织特异性肽池的含量和成分是组织状态的重要特征,由组织中供酶解的蛋白底物的含量及其可利用率,以及蛋白酶的活性决定的[1].一些病变可伴有组织中功能蛋白降解片段的含量和成分的改变[1,2].因此,组织特异性肽池的变化常常可以反应出机体的某些病变.本研究利用液-质联用技术从1例肝癌患者体内检测出一条天然的阿片类肽--Leu-Val-Val(LVV)-血衍吗啡素-6,并观察肝癌组织和正常肝组织的组织特异性肽池间是否存在差异.
- 周迈彭吉润王红霞钟朝辉郭晏同潘秀英冷希圣
- 关键词:肝癌癌组织癌细胞
- 4种肿瘤-睾丸抗原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被引量:7
- 2004年
- 目的 观察肿瘤睾丸(CT)抗原MAGE1、SSX-1、CTp11及HCA587基因mRNA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对HCC免疫治疗的意义。方法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对HCC患者癌组织和对照组织中的目的基因mRNA进行检测。结果在检测的105例HCC组织中,MAGE-1、SSX-1、CTp11、HCA 587基因mRNA阳性率分别是75.2%、72.4%、62.9%和56.2%:至少表达1种CT抗原者达93.3%;对照组仅有3例癌旁组织SSX-1基因mRNA表达为弱阳性。结论MAGE-1、SSX-1、CTp11及HCA 587基因mRNA在HCC中呈高比例、高特异表达,是HCC免疫治疗的理想靶位;多个CT抗原同时在HCC中表达;为HCC多价瘤苗的研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 赵力冷希圣彭吉润牟东成黄磊魏玉华
- 关键词:HCC肿瘤抗原特异表达肝细胞癌睾丸目的基因逆转录
- 原发性肝细胞癌消减杂交文库构建及差异表达基因筛选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构建人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消减杂交文库,筛选差异表达基因。方法以癌组织为检测者(tester)、癌旁组织为参照者(driver),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方法构建消减杂交cDNA文库,随机挑选56个阳性克隆进行鉴定、测序及同源性分析。结果文库获得130个阳性克隆,鉴定96%有200~1 500 bp插入片断。获得的35个基因中包括已知基因26个。功能未知基因5个,新基因4个。已知基因中包含酶、细胞信号转导、基因调控因子、转录调节因子、癌基因、抗凋亡因子及细胞的黏附与生长调节因子等相关基因。结论应用SSH方法成功构建HCC差异表达基因cDNA文库,筛选出低丰度和新基因在内的HCC差异表达基因。
- 金仲田彭吉润李澍郁卫东冷希圣
- 关键词:肝细胞基因表达杂交
- 外周血肿瘤-睾丸抗原基因mRNA检测对小肝癌诊断的价值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肿瘤睾丸(cT)抗原MAGE-1、SSX-1及CTp11基因mRNA的小肝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方法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30例小肝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上述3种基因的表达。结果小肝癌患者PBMC中MAGE-1、SSX-1和CTp11基因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6%(6/30)、26.6%(6/30)和16.6%(5/30),有40.0%(12/30)患者PBMC标本中可以检测到其中1种CT抗原基因表达。在血清甲胎蛋白(AFP)阴性及低浓度阳性小肝癌患者PBMC中其阳性率为58.7%(9/24),此结果与血清AFP检测结果联合起来,可显著提高单纯根据AFP检测结果所做出的诊断率(50.0%比20.0%,P〈0.05)。结论外周血中MAGE-1、SSX-1及CTp11基因mRNA的检测有助于小肝癌的诊断。
- 赵力牟东成彭吉润朱继业黄磊冷希圣
- 关键词:肿瘤睾丸抗原
- 人肝癌细胞系HLE细胞表面抗原多肽的提取、纯化以及初步鉴定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 提取人肝癌细胞系HLE细胞表面抗原多肽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 应用弱酸洗涤法从HLE细胞表面洗脱出与MHC I类分子结合的抗原多肽,经低温冷冻干燥浓缩、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仪(RP HPLC)纯化后,用 Lowry法进行定量并以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 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 TOF MS)对其成分进行初步鉴定。结果 应用弱酸洗涤法可从每109 个HLE细胞表面提取抗原多肽(52 3±8 6)μg,经HPLC及MALDI TOF MS鉴定其中有 31 种多肽组分。结论 使用弱酸洗涤法、低温冷冻干燥以及HPLC方法可以从肝癌细胞表面洗脱并纯化出多种与MHC I类分子结合的抗原多肽。
- 彭吉润董南刘虎威冷希圣
- 关键词:HLE人肝癌细胞细胞表面抗原纯化MHC
- 利用质谱技术鉴定人肝癌细胞表面自然呈递的MAGE—A3表位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鉴定人肝癌细胞系 HLE 细胞表面自然呈递的1条 HLA-A2限制性 MAGE-A3抗原表位 FLWGPRALV(MAGE-A3_(271-279))。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及液-质联用仪对人工合成多肽 FLWGPRALV 进行鉴定,明确该多肽的 HPLC 出峰时间和质谱信号特征,并确定这两种仪器对该多肽的检测下限。以弱酸洗涤法从 HLE 细胞表面洗脱出由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MHC)分子自然呈递的抗原多肽,用 HPLC 纯化分馏,根据人工合成多肽的出峰时间,收集该出峰时间前后2 min 的馏分,低温冻干后以液.质联用仪进行鉴定,明确其中是否存在 MAGE-A3_(271-279)抗原多肽。结果经纯化的多肽洗涤样品经液.质联用仪检测,可获得一个(m/z)_2为529.9的双电荷质谱信号,对其碰撞诱导解离谱图进一步分析,证明其序列(自 N 端至 C 端)为 FLWGPRALV,相对分子质量为1058.4 Da,与 MAGE-A3_(271-279)抗原多肽相符,说明样品中存在低丰度的目的抗原多肽。结论可以从人肝癌细胞系表面直接分离、鉴定出可被 HLA-A2分子自然呈递的 MAGE-A3表位多肽,提示 MAGE-A3_(271-279)抗原多肽在肝癌免疫治疗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 彭吉润董南刘虎威冷希圣
- 关键词:表位肽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