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07-2-178)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季平李勇邱丽华郑田赵洪伟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重庆医科大学达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树突
  • 3篇细胞
  • 2篇多糖
  • 2篇脂多糖
  • 2篇树突状
  • 2篇树突状细胞
  • 2篇缺损
  • 2篇外科
  • 2篇小鼠
  • 2篇面部
  • 1篇动脉
  • 1篇修复外科
  • 1篇修复外科手术
  • 1篇游离皮片
  • 1篇源性
  • 1篇脂多糖诱导
  • 1篇舌鳞癌
  • 1篇生长分化
  • 1篇手术
  • 1篇术后

机构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达州市中心医...

作者

  • 5篇季平
  • 4篇李勇
  • 2篇赵洪伟
  • 2篇邱丽华
  • 2篇王涛
  • 2篇郑田
  • 2篇童熹
  • 2篇王启明
  • 2篇李代庆
  • 2篇李显
  • 1篇何平
  • 1篇刘平
  • 1篇刘平
  • 1篇张碧
  • 1篇李颖
  • 1篇梁刚
  • 1篇鲁琦
  • 1篇骆德平

传媒

  • 2篇重庆医学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国际口腔医学...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小鼠树突细胞成熟前后的形态及其微丝蛋白的适应性改变
2010年
目的研究树突细胞(DC)成熟前后的形态及其微丝蛋白的适应性变化。方法经重组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4诱导小鼠骨髓单核细胞为未成熟树突细胞,培养至第6天时,用脂多糖(LPS)诱导成熟树突细胞(mDC),在倒置相差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前后对比分析细胞在成熟前后的表面突起和内部微丝蛋白的变化。结果 mDC高表达CD11c、MHC-Ⅱ和CD86。成熟前的DC体积较小,随着细胞的成熟,直径逐渐增大。成熟过程中,DC表面突起逐渐增多、变粗且变长,呈怒张状,在第7天达到高峰,以后突起逐渐松弛变软,最后又回复至短细、稀疏状态。微丝蛋白主要集中于细胞膜和触突上,其平均荧光强度在LPS刺激24h后最高,48h后明显降低;细胞内F-肌动蛋白在成熟过程中逐渐减低,LPS刺激16h后达高峰,以后细胞内又重新出现F-肌动蛋白的表达,且与细胞膜、突起间基本均匀一致。结论树突细胞体积增大,突起增多增长,密度加大,旨在尽可能地增大细胞的表面积,最大限度地发挥DC提取、抗原呈递的功能;细胞核增大,暗示细胞核在抗原的处理、加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李代庆李勇季平童熹李显王启明
关键词:树突细胞脂多糖细胞骨架
SIMF和FSG修复老年患者颊癌术后缺损的对照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颏下岛状皮瓣(SIMF)和游离皮片(FSG)在修复老年患者颊癌术后颊部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44例老年颊癌患者行颊癌根治术和颈淋巴清扫术后同期分别应用颏下SIMF(n=19)和FSG(n=25)修复颊部缺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颊部外形恢复程度、开口受限程度、语音功能、咀嚼功能等情况。结果 SIMF组1例出现皮岛坏死,清创后发现肌瓣血运良好,其余全部成活,皮瓣移植成功率94.7%(18/19),供区直接拉拢缝合FSG组的移植成功率为100.0%(25/25);SIMF组所有病例术后12个月随访,颊部外形恢复程度、张口受限程度、语音功能、咀嚼功能均优于FSG组(P<0.05)。FSG组有1例术后5月出现原发灶复发。两组间在复发转移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颏下SIMF适合老年患者颊癌切除术后组织缺损的修复,提高了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梁刚郑田季平何平赵洪伟
关键词:面部肿瘤外科皮瓣缺损游离皮片
小鼠树突状细胞经脂多糖诱导成熟前后超微结构的适应性变化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成熟前后细胞超微结构的一系列适应性变化。方法经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化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再经脂多糖(LPS)诱导48h成熟,经透射电镜观察诱导成熟前后树突状细胞超微结构并加以比较分析。结果树突状细胞经LPS刺激成熟后,其细胞表面树枝状突起明显减少,细胞内器持续增多,同时细胞核直径增大。结论树突状细胞表面突起的分布状态,可能决定了抗原呈递能力的大小,同时也是细胞功能潜力及状态的一种潜在标尺。
骆德平李勇李代庆季平王涛邱丽华刘平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脂多糖超微结构
舌鳞癌细胞微环境对小鼠髓源性树突状细胞生长分化的影响
2011年
目的:探讨舌鳞癌微环境对小鼠髓源性树突状细胞生长分化的影响。方法:小鼠骨髓前体细胞,在含重组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重组小鼠白介素-4培养体系中体外培养。实验组在上述培养液中再加入Tca8113培养上清液模拟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对照组不加Tca8113培养上清液;镜下观察DCs形态,台酚蓝染色法计活细胞数,流式细胞术检测DCs表型(CD86、CD11c、MHC-Ⅱ)表达。结果进行LSD-t统计学分析。结果:①Tca8113微环境下可诱导出具有典型形态及表型树突状细胞;②低剂量Tca8113培养上清液微环境刺激增强刺激DCs分化成熟,中等剂量Tca8113培养上清液微环境不影响成熟DC(Mature DC,mDCs)分化,但能促进骨髓前体细胞分化为未成熟DC(Immature DC,imDC);高剂量Tca8113培养上清液微环境抑制DCs分化成熟。结论:Tca8113微环境下可成功诱导骨髓前体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舌鳞癌微环境对树突状细胞分化影响的多样性与环境中免疫因子浓度密切相关。
童熹李勇李显王启明季平王涛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免疫逃逸免疫抑制因子
以上唇动脉为蒂的逆行鼻唇沟瓣修复鼻眶下区缺损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以上唇动脉为蒂的逆行鼻唇沟瓣修复鼻眶下区缺损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6年9月至2013年5月,收治鼻眶下缺损患者13例。所有患者为肿瘤切除术鼻眶下区缺损,病程为2个月至28年。缺损范围为2.0cm×1.2cm^4.0cm×3.6cm。术中采用同侧上唇动脉为蒂的逆行鼻唇沟瓣修复缺损,其中10例为带蒂皮瓣,3例为轴型岛状皮瓣;皮瓣切取范围与缺损大小相近。供区直接对位缝合。结果所有皮瓣全部成活,供、受区切口全为Ⅰ期愈合。4例因皮瓣蒂部略为臃肿,术后6~12个月后行皮瓣修整术。13例患者均电话随访,随访时间为4~60个月,平均28.4个月。皮瓣质地柔软,颜色与受区相似,鼻外形较好,无通气障碍。供区瘢痕不明显。结论以上唇动脉为蒂的逆行鼻唇沟瓣是一种修复鼻眶下区缺损的较好方法。
刘平李勇郑田季平邱丽华李颖张碧鲁琦赵洪伟
关键词:动脉面部损伤修复外科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