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3CB430201)

作品数:10 被引量:163H指数:6
相关作者:王艳姣戴新刚杜莉丽吴林荣闫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篇降水
  • 3篇气温
  • 2篇探空
  • 2篇探空观测
  • 1篇地表
  • 1篇地表气温
  • 1篇订正
  • 1篇东南
  • 1篇东南部
  • 1篇东亚季风
  • 1篇冬季降水
  • 1篇新疆降水
  • 1篇再分析资料
  • 1篇中国东南
  • 1篇中国东南部
  • 1篇中国降水
  • 1篇中国气温
  • 1篇水汽
  • 1篇水汽输送
  • 1篇涛动

机构

  • 5篇中国气象局国...
  • 3篇中国气象科学...
  • 2篇陕西省气象局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国家气象信息...
  • 1篇陕西省安康市...
  • 1篇天水市气象局

作者

  • 3篇王艳姣
  • 2篇戴新刚
  • 2篇郭艳君
  • 2篇吴林荣
  • 2篇杜莉丽
  • 1篇张思齐
  • 1篇陈哲
  • 1篇龚志强
  • 1篇周兵
  • 1篇张人禾
  • 1篇张小曳
  • 1篇符淙斌
  • 1篇阮新
  • 1篇李剑东
  • 1篇司东
  • 1篇李建平
  • 1篇汪萍
  • 1篇闫峰
  • 1篇周德刚
  • 1篇吴国雄

传媒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Atmosp...
  • 1篇物理学报
  • 1篇气象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高原气象
  • 1篇气象学报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第34届中国...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探空观测与第三代再分析高空大气水汽资料的对比研究
[目的]为评估第三代再分析与中国探空观测大气水汽资料的差异,[资料]基于ERA-Interim、JRA55、MERRA和CFSR四套再分析资料和中国118探空站1979—2015年逐月850-300h Pa大气比湿和相对...
张思齐郭艳君王国复
关键词:探空观测比湿相对湿度
文献传递
陕西近5年决策气象质量及效益评估
2015年
采用决策气象服务质量评估模型和气象服务满意度指数CSIWS模型,对陕西近5年来的决策气象质量、决策气象服务满意度及气象防灾减灾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2010~2014年陕西决策气象服务综合质量评分总体稳定在7.5分以上,决策气象服务满意度指数稳定在93%以上,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由上一个十年的年均109.4人降低至47.7人,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比例由上一个十年的年均3.8%下降至1.5%,说明陕西决策服务工作整体具有较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气象服务工作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减轻灾害损失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可指导各地今后更好地开展决策气象服务工作,进而更好地发挥决策气象服务在防灾减灾中的效益。
吴林荣杜莉丽冯蕾刘环刘金晶
关键词:决策气象服务防灾减灾
Observed Diurnal Cycle of Summer Precipitation over South Asia and East Asia Based on CMORPH and TRMM Satellite Data被引量:2
2015年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mmer precipitation diurnal cycle over South Asia and East Asia during 2001–13 are investigated based on the high spatiotemporal resolution estimates of the CPC(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 Morphing(CMORPH) technique. The results show that summer precipitation over South Asia and East Asia possesses a remarkable diurnal cycle, with obvious regional differences. Over the coastal areas, plateau, and high mountains, summer precipitation peaks in the late afternoon; while over low altitude areas, such as valleys, basins, and inshore seas, it peaks during midnight to early morning. In addition to these general features consistent with previous studies, the high resolution CMORPH technique can depict finer regional details, such as the less coherent phase pattern over a few regions. Besides, 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diurnal cycle strength and precipitation fields, the authors find that for humid areas the summer precipitation diurnal cycle is especially significant over Southeast China, the Sichuan Basin, Hainan Province, Taiwan Province, the Philippines, and Indonesia. And it is relatively weak over the south of Northeast China, central East China, Yunnan Province, the central Indian Peninsula, and most oceanic areas. Comparisons between two satellite datasets—those of the CMORPH and 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TRMM) 3B42 products—are also presented. For summer precipitation and the main diurnal cycle features, the results from both products agree over most regions, except a few areas, e.g., the Tibetan Plateau.
ZHANG Xin-XinBI Xun-QiangKONG Xiang-Hui
关键词:夏季降水卫星数据TRMM
2015年4月我国降水异常特征及成因分析
2016年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我国2 425个台站月降水量等资料,系统分析了2015年4月我国降水异常特征和成因,并重点研究了2014~2016年厄尔尼诺事件对我国降水和大气环流异常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受赤道太平洋—印度洋暖海温的影响,在赤道印度洋-太平洋地区形成了印-太海气系统齿轮式耦合,使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出现了明显的加强西伸,受其影响,西南季风水汽和副高外围的暖湿水汽均无法输送到我国长江以南地区,造成我国江南和华南地区降水持续偏少。相关分析表明,2014~2016年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对欧亚中高纬度地区环流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通过影响环流进而对我国降水异常产生影响。
吴林荣王艳姣乔丽杜莉丽邱丽
关键词:降水异常厄尔尼诺大气环流
近60年新疆降水趋势与波动机制分析被引量:30
2013年
用小波多尺度分析和回归等方法研究了近60年新疆降水记录的波动与趋势特征,结果发现21世纪头十年降水亦然保持增加趋势,但春、夏降水已呈弱的非线性下降趋势,秋、冬季节降水增加趋势明显.这可能与气候暖化的季节不均匀性有关.年降水量的振荡与北大西洋涛动(NAO)关系密切,二者约80%的方差都集中在年际尺度和多年代尺度成分两个带上,年际变化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NAO的多年代尺度成分位相超前降水10年左右,而大西洋海温的多年代尺度涛动与之相差5年,后者与降水的关联更为密切."极差"分析表明,对应于NAO的极端正或负位相事件,下游的降水和水汽环境明显不同.在NAO极端负位相年,中亚和新疆降水都明显增加,来自欧洲南部的水汽输送和中纬度瞬变涡动水汽输送均偏强,中亚大气可降水量上升,冷空气路径偏西,瞬变天气系统易得到西南水汽输送带的配合,水汽辐合增强,有利于新疆和中亚的降水.反之,西风带水汽输送偏弱,天气过程偏少,降水量偏小,易发生干旱.因此,NAO的异常是新疆和中亚降水年际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戴新刚汪萍张凯静
关键词:新疆降水北大西洋涛动水汽输送
基于CMIP5的2006—2015年中国气温预估偏差分析及订正被引量:9
2017年
依据NCEP/NCAR格点气温资料,分析了三种RCPs情景下24个CMIP5模式集合对2006-2015年中国气温的预估偏差,并对RCP4.5情景下的气温偏差进行订正。结果表明,各模式对东部气温预估的一致性高于西部,大部分地区模式气温预估均偏低,西部偏差较东部大;夏季偏差小于其他三季,冬季模式气温偏低现象明显增强。高排放情景加剧了模式气温偏低现象,且对西部影响明显。气温偏差的年际差异较小,仅在东北较大,El Ni1o和La Ni1a年差异与此相似。经地形校正后模式气温偏差约减少20%,尤其地形复杂地区偏差约减少3℃。此外,EOF分解显示模式气温偏差存在气候漂移现象,且与地形偏差等关联,去除漂移部分可消除地形及插值的影响,模式年气温偏差约减少72%,且西部订正效果明显优于东部。在大部分地区模式气温预估偏低现象仍然存在,但幅度减少至±1℃内。此法对夏季东部和冬季西部订正效果较差,说明偏差小的区域易受偏差变率的影响。因此,除气候漂移外,更细致的订正方案必须考虑偏差的时间演变特征。
张蓓张蓓
气溶胶与东亚季风相互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8
2015年
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在第33次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对气溶胶与季风相互作用进行了深入讨论和评估.本文综述了在此次论坛上所报告的国际和中国气溶胶与东亚季风相互作用有关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1)东亚季风能影响气溶胶的输送,特别是可以为由气溶胶引起的持续性强雾-霾天气过程的生成和发展提供适宜的大气环流背景场,东亚季风还在季节、年际、年代际等多时间尺度上影响气溶胶的输送和空间分布特征,季风区域的高水汽特征还可能影响气溶胶的光学及辐射效应;(2)已有证据表明气溶胶对于中国部分区域云的物理特征和降水有明显影响,在东南沿海地区,增加气溶胶的含量可能会抑制轻型和中度降水,对强降水可能有强化作用,但是此问题极为复杂,值得深入研究;(3)东亚夏季风活动的年际变化对中国区域气溶胶浓度和空间分布有明显影响,而且近几十年季风的减弱很可能利于区域气溶胶浓度增加.同时期,中国大气污染排放量的显著增加很可能减小了海陆温差和纬向差异,也不利于季风的增强.此外,文章对未来加强季风与气溶胶相互作用的研究给出了部分参考建议,还指出气溶胶对于东亚季风环流影响研究的不确定性.
吴国雄李占清符淙斌张小曳ZHANG RenYi张人禾周天军李建平李剑东周德刚武亮周连童何编黄荣辉
关键词:气溶胶季风相互作用
Dynamical Downscaling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Reanalysis for China:Climatic Means during 1981–2010被引量:1
2015年
This study presents a dynamically downscaled climatology over East Asia using the non-hydrostatic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WRF) model, forced by the Twentieth Century Reanalysis(20CR-v2). The whole experiment is a 111-year(1900–2010) continuous run at 50 km horizontal resolution. Comparisons of climatic means and seasonal cycles among observations, 20CR-v2, and WRF results during the last 30 years(1981–2010) in China are presented, with a focus on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in both summer and winter. The WRF results reproduce the main features of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in the two seasons in China, and outperform 20CR-v2 in regional details due to topographic forcing. Summer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biases are reduced by as much as 1°C–2°C. For precipitati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reproduce the decreasing pattern from Southeast to Northwest China in winter. For summer rainfall, the WRF simulation results reproduce the correct magnitude and position of heavy rainfall around the southeastern coastal area, and are better than 20CR-v2. One of the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s that an unrealistic center of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Southeast China present in 20CR-v2 is eliminated. However, the simulated results underestimate winter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in northern China and winter rainfall in some regions in southeastern China. The mean seasonal cycles of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are captured well over most of sub-regions by the WRF model.
KONG Xiang-HuiBI Xun-Qiang
关键词:中国东南部降尺度地表气温冬季降水
2013年全球重大天气气候事件及其成因被引量:8
2014年
2013年,全球气温持续偏高,与2007年并列为第六个最暖年份,其中气温异常偏高的地区主要位于澳大利亚、北美洲北部、南美洲东北部、非洲北部以及欧亚大陆的大部地区。年内,赤道中东太平洋基本维持弱冷水状态,北极海冰范围仍处于记录中最低水平之一,而南极海冰范围则创历史新高。受大气环流异常以及海洋和海冰等外强迫因子的共同影响,世界范围内出现了显著的气候异常和极端事件,年初寒流和暴风雪袭卷亚洲、欧洲部分地区和北美洲,澳大利亚出现了极端高温天气;6—9月中欧、亚洲和北美洲部分地区遭受暴雨洪涝的袭击,期间北半球大部地区则发生了极端高温天气;6月以来多个强台风袭击东亚、东南亚和北美洲东海岸。分析指出,大气环流异常是上述全球重大天气气候事件的直接原因,而太平洋海温异常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对大气环流异常产生重要影响。此外,在全球升温的过程中,伴随着气温平均值和变幅增大,致使发生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概率增加,这为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现异常天气提供了有利的气候背景条件。
王艳姣高蓓周兵姜彤龚志强司东
关键词:暴风雪洪涝高温热带气旋
中国探空观测与多套再分析资料气温序列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7
2016年
为比较中国探空观测与再分析气温的差异,利用中国118站850—30hPa经质量控制和均一化处理后逐月气温和NCEPv1、NCEPv2、ERA-40、ERA-Interim、JRA55、20CR、MERRA和CFSR等8套再分析月平均气温,通过对比1981—2010年探空观测与多套再分析气温序列的平均偏差、相关系数、标准差和变化趋势,分析两者在数值、年际变率、离散度及长期变化的差异。结果表明,中国探空温度原始序列存在较为显著的非均一性,均一化对原始气温序列总体为负订正,对流层上层至平流层下层(200—100hPa)订正值最为显著。均一化气温去除了原始序列中由仪器换型和系统升级等因素导致的系统误差,与再分析气温相关较原始序列明显提高。再分析气温与均一化气温偏差约1℃,多数再分析气温较均一化气温在对流层偏低、平流层偏高。再分析与均一化气温年际变率较为一致,正相关达到显著。多数再分析与均一化气温均在对流层中低层呈上升趋势、平流层中层呈下降趋势。对流层上层和平流层下层不确定性较大。总体上,ERA-Interim、JRA55和MERRA与其他再分析相比更相近中国均一化探空气温。
郭艳君张思齐颜京辉陈哲阮新
关键词:探空观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