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60352)

作品数:8 被引量:30H指数:4
相关作者:马志萍李新霞张巍陈瑢崔文丽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6篇细胞淋巴瘤
  • 6篇淋巴
  • 6篇淋巴瘤
  • 5篇基因
  • 4篇预后
  • 4篇弥漫
  • 3篇免疫
  • 3篇免疫表型
  • 3篇表型
  • 2篇神经系
  • 2篇神经系统
  • 2篇中枢神经
  • 2篇中枢神经系统
  • 2篇临床病理
  • 2篇弥漫大B细胞...
  • 2篇弥漫性大B细...
  • 2篇MYC
  • 2篇病理
  • 1篇新疆汉族

机构

  • 7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马志萍
  • 6篇李新霞
  • 5篇张巍
  • 4篇崔文丽
  • 4篇陈瑢
  • 2篇师晓莉
  • 2篇庞雪莲
  • 2篇李巧新
  • 2篇苗娜
  • 2篇张兴艳
  • 1篇王蕾
  • 1篇迪丽娜孜·阿...
  • 1篇王烨
  • 1篇韩敬力
  • 1篇周晓燕
  • 1篇盛伟琪
  • 1篇刘志英
  • 1篇王玻玮
  • 1篇师艺
  • 1篇古丽那尔·阿...

传媒

  • 4篇中华病理学杂...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山东医药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PRDM1基因失活对C-MYC的调控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作用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 研究PRDM1基因失活对C-MYC的调控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作用,探讨其与免疫分型及预后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DLBCL患者的石蜡包埋组织10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20例.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CD20、CD10、MUM1、Ki-67、bcl-6、Blimp1、C-MYC、PAX5蛋白表达,根据Hans分型法进行免疫分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两组中PRDM1、C-MYC mRNA表达情况.单因素生存分析(Kaplan-Meier)法从蛋白、mRNA水平分析 PRDM1/Blimp1及C-MYC与预后相关性.应用阳离子脂质体转染法介导的小干扰RNA(siRNA)转染OCI-LY1[生发中心B细胞型(GCB型)]和OCI-LY3(non-GCB型)细胞系,RT-PCR和 Western blot方法检测 siRNA转染前后细胞系中 C-MYC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100例 DLBCL患者中,GCB型27例(27/100,27.0%),non-GCB型73例(73/100,73.0%).Blimp1蛋白在肿瘤中阳性表达26例(26/100,26.0%),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中阳性表达20例(20/20,100.0%).PRDM1 mRNA 高表达58例(58/100,58.0%),其中 GCB 型22例(22/27,81.5%),non-GCB型36例(36/73,49.3%),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同时,在mRNA水平,PRDM1在不同免疫分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B症状、原发部位等临床病理参数表达有差异,C-MYC在性别、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血清 LDH水平之间表达有差异, PRDM1与C-MYC 具有显著相关性(χ2=7.648,P=0.006).沉默两个细胞系中 PRDM1基因后, 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OCI-LY1细胞系中C-MYC基因和蛋白在转染组表达较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表达上调.结论 在DLBCL中PRDM1基因失活所致的C-MYC基因表达上调可能是DLBCL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为相关研究提供实验证据.同时,PRDM1蛋白及mRNA和免疫分型相关,PRDM1 mRNA是提示不良预后的标志.
张兴艳马志萍崔文丽庞雪莲陈瑢王蕾张巍李新霞
关键词:淋巴瘤基因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原发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CNS-DLBCL)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选择手术切除的PCNS-DLBCL组织30份,采用HE染色及En Vision二步法观察PCNS-DLBCL组织病理学特征和免疫表型特征;单因素分析患者发病年龄、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体能状态(PS)评分、治疗方式、免疫表型与预后的关系,并采用COX回归模型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PCNS-DLBCL患者的临床表现以颅内压升高、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为主;形态学以中心母细胞型为主;免疫表型以non-GCB型为主。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病年龄、IPI评分、PS评分、治疗方式、免疫表型与患者预后有关(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IPI评分≥2分与预后相关(P<0.05)。结论 PCNS-DLBCL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患者长期生存率低,预后较差;IPI评分与患者预后有关。
陈瑢韩敬力师晓莉马志萍李新霞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免疫表型预后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分子遗传学改变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原发中枢神经系统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DLBCL)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与EB病毒相关性及分子遗传学改变,并分析相关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原发中枢神经系统DLBCL临床资料;采用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学特点和免疫表型特征;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肿瘤EB病毒编码mRNA表达情况;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肿瘤组织中bcl-2、bcl-6和C-MYC基因重排,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结果30例患者,男性18例,女性12例,男女比例1.5∶1.0。中位年龄53(24~76)岁。患者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为主要临床表现。形态学以中心母细胞型为主,可见凝固性坏死及血管中心性-血管破坏性生长,有较多核分裂象和凋亡小体,常见血管周淋巴细胞套。免疫表型:生发中心( GCB)型6例,非GCB型24例,bcl-2、bcl-6、C-MYC蛋白表达率分别为53.3%(16/30)、80.0%(24/30)、20.0%(6/30)。荧光原位杂交检测bcl-2、bcl-6、C-MYC基因重排阳性率分别为3.3%(1/30)、16.7%(5/30)、6.7%(2/30)。仅1例检测出EBER阳性。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0~1分19例(63.3%),2~3分11例(36.7%)。患者性别、民族、初次就诊时存在B症状、发病部位、血清乳酸脱氢酶、血沉、β2微球蛋白含量、bcl-2蛋白表达、bcl-6蛋白表达、Ki-67阳性指数及分子遗传学改变与预后均无统计学意义;发病年龄≤60岁组、功能状态(PS)评分0~1分组及IPI评分0~1分组患者预后较好(P<0.05);免疫分型GCB型组预后优于非GCB型组( P=0.013);术后加用大剂量甲氨蝶呤或阿糖胞苷化疗组的预后优于其他治疗方式组(P=0.006),术后电话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0个月,其中16例在1年内死亡,1年生存率为46.7%。结论年龄、临床功能状态评分、IPI评�
马志萍艾尼瓦尔·巴巴依刘志英师晓莉崔文丽张巍李新霞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免疫表型分型基因MYC基因预后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PRDM 1基因甲基化状态与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组织中PRDM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免疫分型及预后的相关性,初步揭示该基因甲基化在DLBCL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初治DLBCL石蜡包埋组织10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20例作为对照。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CD20、CD10、bcl-6、bcl-2、PRDM1/Blimp-1、MUM1蛋白表达,根据Hans分型法分型。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法检测肿瘤组及对照组中PRDM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并分析其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应用阳离子脂质体试剂转染法介导的小干扰RNA转染OCI-Ly1(GCB型)和OCI-Ly3(ABC型)细胞系,逆转录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iRNA转染前后细胞系中PRDM1/Blimp-1的表达情况。单因素生存分析(Kaplan-Meier)法分析PRDM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各临床特征与生存期之间的关系。结果100例DLBCL患者中,GCB型27例(27%),ABC型73例(73%)。PRDM1/Blimp-1在DLBCL组阳性表达21例(21%),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中广泛阳性(100%)。PRDM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肿瘤组共有23例(23%),而对照组中均为非甲基化,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PRDM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不同年龄段、性别、Ann Arbor分期、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国际预后指数、免疫分型等临床病理参数之间无明显相关性。沉默表达siRNA转染细胞系,逆转录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RDM1/Blipm-1在转染组表达较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下降。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在年龄≥60岁、功能状态(PS)评分3-4分、有B症状组DLBCL患者生存率明显较低。结论在DLBCL患者中存在PRDM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由其所致的PRDM1基因表达沉默或减少可能是DLBCL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体外沉默siRNA转染OCI-Ly1和OCI-Ly3细胞系,证实PRDM1基因在DLBCL中起到抑癌基因作用,PRDM1基因甲基化有望作�
张兴艳马志萍崔文丽陈瑢古丽那尔·阿布拉江苗娜李新霞
关键词:淋巴瘤DNA甲基化预后细胞系
MYD88 L265P基因突变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预后价值研究
目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成人淋巴瘤中最常见的类型,且在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免疫分型和预后等方面存在很大异质性,新英格兰杂志报道髓样分化因子88L265P突变已成为DLBCL基因分型的重要依据,且其突变是DLBCL患者预...
牛静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基因突变预后评估临床病理
文献传递
新疆汉族及维吾尔族结直肠癌原发灶与转移灶中KRAS基因突变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新疆地区汉族、维吾尔族人群中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原发灶与转移灶中KRAS基因状态的差异及其与CR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2014年间新疆地区汉族及维吾尔族CRC标本189例,其中52例有配对转移灶。采用突变扩增阻滞系统(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进行KRAS基因12、13密码子已知常见突变位点检测。结果KRAS基因在CRC原发灶病例中汉族、维吾尔族的突变率分别为42.8%(62/145)、43.2%(19/44),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T3/T4期及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突变率较高(P<0.05),但与患者性别、民族、年龄、分化程度、TNM分期、有无远处转移、原发灶所在的部位均无相关性(P>0.05)。KRAS基因在CRC转移灶中汉族、维吾尔族的突变率分别为33.3%(12/36)、31.3%(5/16),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并发现年龄≥65岁者突变率较高(P<0.05),与所研究的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52例转移灶中KRAS基因的突变率为32.7%(17/52),而对应的原发灶突变率达50%(26/52),明显高于转移灶(P<0.000 1),转移灶突变类型与原发灶一致。结论 KRAS基因在浸润较深、有淋巴结转移及65岁以上发生转移的CRC中突变率较高,在原发灶的突变率高于配对转移灶。KRAS基因突变率在新疆汉族、维吾尔族CRC患者中差异无显著性,提示KRAS基因突变促进CRC的进展,并且在原发灶中更易发生突变,但汉族、维吾尔族间无差异。
庞雪莲王玻玮李巧新马志萍师艺张巍崔文丽
关键词:KRAS基因汉族维吾尔族原发灶转移灶
CD20^+外周T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观察CD20+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子遗传学改变并复习文献,以提高对此罕见亚型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观察1例CD20+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免疫表型,原位杂交法分析EB病毒感染,应用PCR技术检测IgH、T细胞受体(TCR)基因克隆性重排分析,同时结合文献报道的35例CD20+T细胞淋巴瘤与该病例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结果本例及文献报道共36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6例,另6例性别不详,平均年龄58岁,中位年龄67岁,组织学类型为最常见非特指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22例)。免疫表型:肿瘤细胞强表达T细胞标记(CD2、CD3、CD5、CD8)及滤泡辅助T细胞标记(CD10、BCL-6、CXCL13、PD1),弱弥漫表达CD20、CD79a,不表达CD4、PAX5。瘤细胞间散在转化的大B免疫母细胞EBER阳性。PCR法检测TCR基因单克隆重排。患者接受R-CHOP治疗。结合文献:获得随访16例,随访时间2~16个月,其中9例死亡,中位生存时间为9个月,死亡与存活病例患者年龄差异无显著性,组织学亚型差异也无显著性。结论 CD20+外周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罕见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变异亚型,临床及病理特征可能会与B细胞淋巴瘤混淆,形态学观察、多种抗体的联合使用及TCR基因重排等分子遗传学研究可避免误诊,部分肿瘤免疫表型和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相似,提示二者可能是同一肿瘤的不同阶段或两者存在互相演进的关系。
李新霞古丽那尔.阿布拉江马志萍张巍周晓燕盛伟琪李巧新
关键词:外周T细胞淋巴瘤免疫表型原位杂交基因重排
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合并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分析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合并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T—LBL合并LCH)的病理组织学、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特征,探讨其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收集3例T—LBL合并LCH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HE、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进行染色并分析,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肿瘤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情况。结果3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61.7岁。镜下淋巴滤泡套区周围及副皮质区常见中等大小形态相对单一的T—LBL的肿瘤细胞,细胞胞质少,染色质细,偶见核仁,可见较多核分裂象及凋亡小体;部分区围绕套区呈单行列兵样排列。淋巴结被膜下及副皮质区常见成巢胞质丰富淡染、有明显核沟的朗格汉斯细胞增生;肿瘤或以两种肿瘤细胞相互穿插、或以两种肿瘤成分完全分离的方式分布,但3例均可见两种肿瘤细胞混合存在的区域;免疫组织化学示组织细胞表达:CDla、S-100蛋白、CD68;淋巴母细胞表达CD3、CD7、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和CD34。PCR技术检测到1例有TCR-1基因重排。2例骨髓未累及,l例骨髓呈双表型急性白血病改变。3例患者均带瘤存活。结论T-LBL合并LCH具有典型形态学、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改变,应注意与皮病性淋巴结炎引起的郎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相鉴别,同时当临床出现LCH仅累及淋巴结时,需广泛取材,辅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排除有无合并淋巴瘤可能,尤其是误将高侵袭性淋巴瘤漏诊而延误患者治疗。T—LBL合并LCH两种肿瘤具有一定克隆相关性。
李新霞王烨陈瑢迪丽娜孜·阿不来提马志萍苗娜古丽娜尔·阿布拉江张巍
关键词:组织细胞增多症郎格尔汉斯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