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7-003)

作品数:4 被引量:74H指数:3
相关作者:文龙徐亮张奇车琴刘划一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盆地
  • 2篇三叠纪
  • 2篇四川盆地
  • 1篇单元法
  • 1篇压汞
  • 1篇盐岩
  • 1篇油气
  • 1篇油气二次运移
  • 1篇油气运聚
  • 1篇有利勘探区
  • 1篇有利勘探区带
  • 1篇有限单元法
  • 1篇运聚
  • 1篇运移
  • 1篇致密砂岩
  • 1篇三叠
  • 1篇砂岩
  • 1篇渗透率
  • 1篇数值解
  • 1篇碳酸

机构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中国石油西南...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2篇张奇
  • 2篇徐亮
  • 2篇文龙
  • 1篇刘敏
  • 1篇夏茂龙
  • 1篇吴浩
  • 1篇应丹琳
  • 1篇魏小薇
  • 1篇刘璐
  • 1篇陈盛吉
  • 1篇刘刚
  • 1篇应文峰
  • 1篇杨雨
  • 1篇刘微
  • 1篇刘锐娥
  • 1篇李忠权
  • 1篇曾云贤
  • 1篇刘划一
  • 1篇陈胜
  • 1篇邓思思

传媒

  • 2篇天然气工业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压汞和核磁共振对致密油储层渗透率的评价: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长7油层组为例被引量:9
2017年
为探讨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储层渗透率与孔喉半径、T_2弛豫时间的相关性,在分析目前对常规储层渗透率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基于压汞和核磁共振实验数据,利用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适应于长7致密油储层渗透率评价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于常规储层和其他类型的致密砂岩储层,长7致密油砂岩累积进汞饱和度5%所对应的孔喉半径(r_5)与渗透率产生了良好的相关性,是渗透率预测的最佳孔喉半径,且在这个孔喉范围内孔喉大小主要介于0.1~1μm,由微孔和中孔构成;核磁共振渗透率评价参数T_2截止值(T_(2cutoff))和T_2谱峰(T_(2peak))对长7致密砂岩储层不再适用,而T_2几何平均值(T_(2gm))是长7致密砂岩渗透率评价的重要参数,其与渗透率、孔隙度产生良好的关联性,建立的评价方法结果显示预测渗透率与实测渗透率非常接近,吻合度较高(R^2=0.9599)。利用孔喉半径和T_2弛豫时间建立的渗透率评价方法匹配使用,对今后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储层质量预测具有指导意义。
刘刚吴浩张春林刘锐娥陈胜杜威马天骄侯高峰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毛管压力核磁共振
四川盆地二、三叠系碳酸盐岩大气田类型及其成藏规律被引量:16
2012年
四川盆地二、三叠系碳酸盐岩大气田分属3种类型,即台地边缘礁滩气藏、台地相粒屑滩与白云岩气藏、风化壳复合圈闭气藏,分析研究其成藏规律对于寻找下一步勘探有利区带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①台地边缘礁滩气藏储层相控特征明显,烃源供给与成藏过程受古隆起与现今构造控制,早期运聚,晚期调整;②台地相粒屑滩与白云岩气藏多为晚期成藏,多套薄储层叠加,有效的断裂疏导体系是获得规模气藏的关键;③风化壳复合圈闭气藏储层受沉积相、岩溶作用控制,颗粒岩叠加同生、表生岩溶改造是形成风化壳储层的关键,风化壳优化了烃源岩、储集层、圈闭、盖层搭配条件,断层、地层接触关系构成断面、侧面与上部"倒灌"等多种方式充注,早期成藏,晚期调整。
张奇文龙徐亮夏茂龙陈盛吉邓思思
关键词:四川盆地三叠纪碳酸盐岩风化壳大气田成藏规律
四川盆地长兴组—飞仙关组礁、滩分布的控制因素及有利勘探区带被引量:50
2012年
四川盆地二、三叠系长兴组—飞仙关组礁、滩气藏勘探的不断突破需要更进一步弄清其礁、滩体分布及其控制因素。为此,在对比分析各种过井资料及三维地震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晚二叠世区域古地貌格局、拉张作用、长兴组—飞仙关组体系域等对开江—梁平海槽形态和礁、滩分布、发育的影响。结论认为:①晚二叠世末,四川盆地呈"三隆三凹"的古地貌格局,其对礁滩的分布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②拉张作用的不均衡性使得环开江—梁平海槽台缘斜坡带坡度陡缓存在差异,这一差异影响着礁滩发育的早晚和连续性;③层序演化结果表明龙潭期以海侵体系域为主,长兴组中后期为高水位体系域,体系域的变迁使得近台缘地区可能发育多期礁体。此外,还对台缘地区微古地貌的刻画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台缘生物礁的分布形态可以是沿台地边缘弯曲展布的串珠状礁体,也可能是与海槽斜交的斜列式分布的礁体。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划分出了有利勘探区带。
文龙张奇杨雨刘划一车琴刘微曾云贤魏小薇徐亮刘敏刘璐
关键词:四川盆地二叠纪-三叠纪拉张作用有利勘探区带
恢复古水动力场定量研究油气运聚
2015年
为了更好地对油气二次运移进行定量研究,探讨重建古水动力场方法。以压实为机制,建立了适用于深埋环境的上下供水的层流动方程,提出边界确定方法,采用盆地模拟技术,利用有限单元法求各地质时期古水头的数值解,重现古水动力场演化。以此为基础,可编制盆地各地质历史时期反映油气运移的油、气、水势等值线图,以此直观判断油气运移方向。应用这一方法,对四川盆地阳新统进行了以46个节点为基础的实际模拟评价,获得各地质历史时期油气聚集分区图,为优选勘探区带提供依据。
李忠权彭戟应丹琳应文峰李应龙伟
关键词:有限单元法数值解油气二次运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