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KD2001027-4)
- 作品数:2 被引量:38H指数:2
- 相关作者:李大新张德全佘宏全丰成友党兴彦更多>>
- 相关机构:青海省地质调查院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青海格尔木地区驼路沟钴(金)矿床石英钠长石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对“纳赤台群”时代的制约被引量:30
- 2005年
- 青海格尔木驼路沟矿区赋矿火山-沉积岩系中的石英钠长石岩样品锆石SHRIMPU-Pb精细测年结果表明,该岩石具有一组8个测点构成的455~483Ma的206Pb/238U年龄数据,加权平均年龄为468Ma±9Ma,应代表本区海底火山喷流作用的时间,因此重新厘定了矿区内含矿岩系的时代为奥陶纪,同时,这一年龄指示区域上纳赤台群主体的时代应为早古生代。其他较老年龄锆石是由强烈的海底火山喷发作用从深部基底物质中带出的,并与热水流体一起沉积下来,赋存在石英钠长石岩中。锆石年龄多组性表明了本区基底演化和源区物质的复杂性。
- 丰成友张德全党兴彦李大新佘宏全
- 关键词:钴矿锆石SHRIMPU-PB定年
- 青海驼路沟钴(金)矿床形成的构造环境及钴富集成矿机制被引量:16
- 2006年
- 驼路沟矿床是近年在青海东昆仑造山带内发现的首例独立大型钴(金)矿床。文章在详细解剖该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主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及氢、氧同位素等研究,重点探讨其形成的地质构造环境及钴的富集成矿机制。该矿床整合产于浅变质火山-沉积岩系中,发育高度富钠的热水沉积岩和典型的热水沉积矿石组构。沉积岩的主元素和特征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矿床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的局限裂陷海盆环境。喷气岩和诸类型矿石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与地层围岩相似,均以显著富集轻稀土元素、具明显负铕异常为特征,表明是由在赋矿岩系中深循环的大气降水喷出后在距喷口位置较远处沉积而成。钴成矿流体为NaCl-H2O体系,伴生金矿化流体为NaCl-CO2-H2O-N2体系。钴主要分布在硫化物(如黄铁矿)相中,而钴的进一步富集、钴矿物的出现及增多,与变质程度紧密正相关。驼路沟矿床与世界其他典型层控Co-Cu-Au矿床具有十分相似的特征和钴成矿作用方式,均为同生喷流热水沉积成因。
- 丰成友张德全佘宏全党兴彦李大新李进文崔艳合
- 关键词:钴矿床SEDEX构造环境驼路沟
- 青海驼路沟喷流沉积型钴(金)矿床石英钠长石岩锆石的SHRIMP U-Pb定年及地质意义
- <正> 1 引言青海驼路沟矿床位于青藏高原北缘、东昆仑之昆南构造带的中段,是近年来新发现的我国乃至世界首例独立大型喷流沉积型钴(金)矿床。该矿床存在许多可供研究的科学问题,其中赋矿围岩—火山-沉积岩系的时代即是一个众说不...
- 丰成友张德全李大新佘宏全党兴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