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01333120006)

作品数:7 被引量:34H指数:3
相关作者:李海滨张强张文明王鑫徐刚更多>>
相关机构:燕山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理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4篇机器视觉
  • 2篇多介质
  • 1篇星球探测
  • 1篇星球探测机器...
  • 1篇亚像素
  • 1篇颜色聚类
  • 1篇优化算法
  • 1篇折射成像
  • 1篇摄像机
  • 1篇摄像机标定
  • 1篇视觉
  • 1篇双目
  • 1篇双目立体
  • 1篇双目立体测量
  • 1篇水下
  • 1篇探测机器人
  • 1篇图割
  • 1篇图像
  • 1篇图像分割
  • 1篇图像分割方法

机构

  • 7篇燕山大学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秦皇岛职业技...

作者

  • 7篇李海滨
  • 3篇张文明
  • 3篇张强
  • 2篇王鑫
  • 2篇刘彬
  • 2篇徐刚
  • 1篇杜益福
  • 1篇李雅倩
  • 1篇刘婷婷
  • 1篇张春明
  • 1篇李鹏
  • 1篇张元正
  • 1篇李玉仙

传媒

  • 2篇光学技术
  • 1篇燕山大学学报
  • 1篇宇航学报
  • 1篇仪器仪表学报
  • 1篇光学学报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采用自适应搜索范围的多介质立体匹配算法被引量:1
2014年
摄像机在水下拍摄时,成像光线经过不同介质会发生折射,空气中极线约束条件不再满足,区域匹配无法在此极线上搜索。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采用自适应搜索范围的多介质立体匹配算法。首先对双目摄像机进行标定得到相关参数;然后针对每一像素点推导出曲线极线,并计算出与原极线的上偏差与下偏差,确定该点的最优搜索范围;再用区域算法SAD算法在每点对应的最优搜索范围中进行多行搜索并匹配。经过两组实验对比,该算法的匹配精度分别为72.4%、76.8%,而SIFT匹配算法的匹配精度分别为71.1%、74.7%。该算法的匹配精度达到了特征匹配的精度,可以用于整幅图的稠密匹配,解决了原极线搜索策略无法应用于多介质环境的问题,成功将区域匹配算法应用于多介质中的立体匹配。
李海滨刘婷婷张强张文明李雅倩
关键词:机器视觉多介质
水下双目立体测量系统的建模与误差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双目视觉的水下成像模型。在摄像机理想针孔成像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平面防水罩厚度对光线经水、防水罩、空气发生两次折射的影响,建立了摄像机在水下环境中物体的三维重建模型。针对此模型,分析了双目测量系统结构参数以及被测物点位置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对进一步优化系统结构设计和提升系统测量精度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张文明王鑫张强李海滨
关键词:几何光学误差分析光线追踪
基于候选点稠密匹配的三维场景重构方法
2012年
针对星球探测机器人在未知环境中三维场景重建存在的计算复杂度问题,提出基于网格候选点的三目立体匹配算法。在空间中建立代表深度信息的网格节点,并对深度方向的节点分布进行合理规划,确保候选点稠密匹配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候选点匹配解决了传统立体匹配算法中图像校正带来的实时性问题,同时采用三目视觉系统代替双目,通过另一组对应点的相似性测度对潜在歧义的少量候选点进行二次判决。实验证明,由于处理每组图像对不再需要进行极线校正,因此计算代价与传统的匹配算法相比有一定降低,而第三台摄像机有效消除了匹配歧义,计算量相对于双目系统也没有明显增加。
李海滨徐刚刘彬
关键词:星球探测机器人
线激光辅助的皮带撕裂视觉检测方法被引量:12
2011年
为了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输送机皮带工作时发生的纵向撕裂事故,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激光的视觉检测方法。"一"字线激光器向皮带底面投射直线激光条纹,使用CCD相机获取图像并提取出光条中心,通过分析光条中心畸变特征来判断皮带表面是否存在撕裂。首先采用阈值法对激光条纹进行分割;然后在光条区域上利用重心法实现光条中心的粗略提取;最后利用Bazen方法求取光条法线,在法线方向上采用高斯拟合法实现光条中心的亚像素精度提取。利用具有多种纵向撕裂特征的故障皮带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具有精度高、速度快的特点,测量精度达到了毫米级,可以满足实际皮带检测的需要。
李海滨张春明张元正徐刚
关键词:机器视觉亚像素
基于粒子群标定的多介质折射成像定位算法被引量:12
2013年
针对多介质拍摄时高阶畸变折射补偿法存在的误差大、局限性强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标定的多介质定位算法。应用Matlab软件标定工具箱得到摄像机内、外参数,在此基础上,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标定折射平面法向量和光心到折射平面的距离,然后应用光线追踪方法,给出了一种多介质条件下的目标精确定位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当被测物处于直立与倾斜两种位置时,应用该算法得到的相对定位误差分别为0.70%和0.45%,而应用高阶畸变折射补偿法得到的相对定位误差分别为1.71%和8.96%。该算法的相对定位误差远远低于高阶畸变折射补偿法,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并且有效地减小了景深变化对测量精度的影响,解决了高阶畸变折射补偿法局限性强的问题。
张文明王鑫张强李海滨
关键词:机器视觉粒子群优化算法摄像机标定
自然环境下基于颜色聚类和颜色距离的死钩检测被引量:2
2012年
针对目前火车死钩检测无法自动实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然环境下基于颜色聚类和颜色距离的死钩检测方法。根据死钩和车厢颜色的对应关系,使用CCD(charge-coupled device)相机获取现场车厢图像并提取前景区域和背景区域的颜色特征,通过分析该颜色信息的差异来判断车厢之间的连接是否为死钩。首先获取特定区域的颜色信息,然后采用FCM(fuzzy C-mean)聚类算法对颜色信息进行分类得到该区域的单一颜色特征,最后根据HLC(hue,lightness,hromatic)颜色空间和人类颜色视觉的相似关系,计算颜色特征对的NBS(national bureau of standards)颜色距离。利用翻车作业现场火车车厢图像进行检测,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具有对颜色差异的高敏感性和识别的准确性,可以满足实际死钩检测的需要。
李海滨李鹏李玉仙孙应军
关键词:机器视觉
基于图割和分水岭变换的图像分割方法被引量:5
2013年
为了解决分水岭变换在图像分割中的过分割现象和提高图割在图像分割上的速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割和分水岭变换相结合的图像分割算法。首先对图像进行分水岭变换,将图像分割成多个小区域;然后利用每个区域内的像素平均信息代替每个像素信息,构造简化的网络图;最后利用图割算法实现网络图分割,产生最终分割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既能解决分水岭变换所产生的过分割现象,又能提高图像分割的速度。
李海滨杜益福刘彬
关键词:图割图像分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