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75167)

作品数:9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郭强董云凤李夏李丹张经毅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大学上海电缆研究所上海材料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理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磷腈
  • 2篇质子交换
  • 2篇质子交换膜
  • 2篇醚酮
  • 2篇聚醚
  • 2篇聚醚醚酮
  • 2篇磺化聚醚醚酮
  • 2篇SPEEK
  • 1篇低密度
  • 1篇低密度聚乙烯
  • 1篇电池
  • 1篇电缆
  • 1篇电缆料
  • 1篇氧化铈
  • 1篇乙烯
  • 1篇质子电导率
  • 1篇扫描电子显微...
  • 1篇树脂
  • 1篇太阳能
  • 1篇太阳能电池

机构

  • 7篇上海大学
  • 1篇池州学院
  • 1篇上海材料研究...
  • 1篇浙江广播电视...
  • 1篇上海电缆研究...

作者

  • 7篇郭强
  • 2篇张天骄
  • 2篇钱君质
  • 2篇刘隽
  • 2篇李丹
  • 2篇李夏
  • 2篇张经毅
  • 2篇董云凤
  • 2篇赵正平
  • 1篇聂智军
  • 1篇陈建兵
  • 1篇童菊英
  • 1篇刘海彬
  • 1篇汪晓明
  • 1篇邵先立
  • 1篇李萌
  • 1篇孙金亮
  • 1篇罗唯力
  • 1篇谭孝林
  • 1篇张四刚

传媒

  • 2篇机械工程材料
  • 1篇理化检验(物...
  • 1篇无机盐工业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Journa...
  • 1篇纳米技术与精...
  • 1篇池州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聚环三磷腈-砜微球/环氧树脂复合涂层的摩擦学性能
2013年
以六氯环三磷腈为原料合成聚环三磷腈-砜(PCPS)微球,用其对环氧树脂进行填充改性,采用空气喷涂方法在钢板表面制备复合涂层,通过XRD、SEM和滑动摩擦磨损试验机等研究了PCPS微球及其复合涂层的结构,考察了微球含量对复合涂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CPS微球为非晶结构,平均粒径约为493nm,在涂层中分散均匀;涂层的摩擦因数和磨损量均随微球含量的增多而先减小然后略微增大,微球质量分数为3%时涂层的摩擦因数最低且磨损量最小,分别为0.37和1.8×10-6 mm3,其磨损以粘着磨损机理为主。
刘海彬钱君质张天骄郭强刘隽张四刚
关键词:环氧树脂涂层摩擦学性能
高温高残留聚环三膦腈-芳酰胺材料的合成与热性能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苯酚钠和4,4'-二氨基二苯醚亲核取代六氯环三磷腈,生成2,4-二[4'-(4''-氨基苯氧基)苯胺基]四苯氧基环三磷腈(AOPPZ),进而将其与对苯二甲酰氯进行缩聚反应,获得聚环三膦腈-芳酰胺材料(POPA);采用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波谱仪对所合成的AOPPZ和POPA进行结构分析,采用热重分析仪对二者热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中存在苯氧基取代结构,磷腈环上6个氯原子均被取代,后者主链上有聚酰胺结构;AOPPZ在200℃左右开始分解,经600℃热过程固体残留物质量分数高达56.4%;而POPA在220℃开始分解,355℃达到最大分解率,经600℃热过程固体残留物质量分数高达55.6%,属高温高残留材料。
孙金亮张经毅郭强赵正平聂智军罗唯力
关键词:六氯环三磷腈
2-碘-5-溴嘧啶的合成
2010年
以2-羟基嘧啶盐酸盐为起始原料,通过四步反应制备了2-碘-5-溴嘧啶,实际总收率65%左右。
陈建兵邵先立郭强
自组装制备硫化铜空穴传输层用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被引量:1
2019年
采用自组装方法制备了硫化铜作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空穴传输层。这种方法具有低成本且可大规模制备等优点。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紫外光电子能谱对硫化铜薄膜进行了光学性能和能带结构表征;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对硫化铜薄膜进行了表面形貌表征;采用Keithley 2410系统测试了器件的电流密度-电压特性。结果表明,硫化铜具有良好的光学透过性、适宜的能级和均匀致密的表面覆盖,采用硫化铜制备的器件具有14.97%的光电转换效率,同时具有可忽略不见的滞后现象。将器件置于空气中14 d后还能保持80%以上的原始效率,表明器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以上结果表明,采用自组装方法制备的硫化铜薄膜具有优良的性能,对未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大规模制备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常峻玮于名利郭强
关键词:硫化铜稳定性
测试介质对纳米CeO_2改性SPEEK膜质子电导率的影响
2011年
采用纳米氧化铈(CeO2)改性磺化度48.3%的磺化聚醚醚酮(SPEEK),通过溶液浇铸法制备用于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质子交换膜.在两种介质中测试改性膜的电导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与未改性膜相比却大小正好相反:在1 mol/L以盐酸溶液为电解液的测试介质中,改性膜的电导率是未改性膜的15倍,在水蒸气测试介质中,却仅为40%.红外光谱分析表明,CeO2中的铈原子与—SO3H基团中的氧原子发生配位作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可见,当复合膜浸入1 mol/L盐酸4 h前后,纳米CeO2的晶体结构未见明显变化,表明所发生的配位作用仅处于CeO2和SPEEK两个固相界面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改性膜和未改性膜均无网络结构和微相分离,质子在膜内通过—SO3H基团之间的跃迁传导,酸溶液介质远比水蒸气有利于质子在纳米CeO2改性SPEEK膜内磺酸基团之间的跃迁.
童菊英郭强赵正平董云凤李丹李夏
关键词:磺化聚醚醚酮氧化铈质子电导率
Characterization of SPEEK/Y_2O_3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treated with high magnetic field被引量:1
2011年
The membranes of sulfonated poly(etheretherketone) of 48.3% sulfonation degree doped with Y2O3 were prepared, and then treated with parallel high magnetic field of 6 and 12 T at 120 oC for 4 h, respectively. The small-angle X-ray scattering revealed that the struc- ture of the composite membranes would be changed by high magnetic field treatment. The cross-section morphology of the composite membranes by 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howed that the Y2O3 could be dispersed evenly in the composite membranes which were relatively smooth and compact but formed small conglomeration with increasing Y2O3 content and treating high magnetic field. The water uptake of membranes would be reduced with Y2O3 content increasing, but not be modified by the treatment of high magnetic field. The proton conductivity of membranes would be increased with temperature rising from 20 to 60 oC, and improved under high magnetic field, which could all exceed 10-2 S/cm at 75% relative humidity, but decrease with doping content of Y2O3 from 2 wt.% to 8 wt.%. The methanol permeability of the composite membranes would be decreased with Y2O3 content increasing and slightly reduced after high magnetic field treatment.
童菊英郭强谭孝林李夏李丹董云凤
关键词:质子交换膜扫描电子显微镜Y2O3磁场处理
聚磷腈衍生物阻燃剂改性低密度聚乙烯电缆料被引量:4
2015年
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出聚磷腈-砜微球(PZS),同时采用亲核取代反应法制备出六苯氧基聚环三磷腈(HPCP),分别填充到低密度聚乙烯(LDPE)中,制得电缆料HPCP/LDPE与PZS/LDPE。对于前者,随着HPCP填充量从0%增加到7%,其LOI从17增大到22,烟密度略微增大,填充5%时增加最少达到170;而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略微降低了10%。对于后者,随着PZS填充量增加到5%,LOI值增加到21,烟密度逐渐下降,填充5%时降至最低140;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随PZS填充量增大均为先增大后降低,当填充5%时强度仅降低10%,而断裂伸长率仍大于未填充PZS的纯料。随着HPCP或PZS填充量增大,电阻率略微下降,填充7%的HPCP电缆料的电阻率最低达2.1×1014Ω·cm,仍满足电缆料的绝缘性能要求。
钱君质毕宸洋张天骄郭强刘隽汪晓明张经毅
关键词:低密度聚乙烯
磺化聚醚醚酮磺化度的测定及其对质子交换膜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以聚醚醚酮(PEEK)和浓硫酸为原料,采用后磺化法制备不同磺化度的磺化聚醚醚酮(SPEEK)。采用核磁共振法测定SPEEK的磺化度,并研究了磺化度对SPEEK质子交换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磺化度高于80%的SPEEK会发生过度溶胀,而磺化度为48%~65%范围的SPEEK膜表现出较好的质子传导率、阻醇性能及抗吸水性能。
董云凤谭孝林郭强李夏李丹李萌
关键词:磺化度核磁共振谱质子交换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