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SJ08-ZT08-3)

作品数:22 被引量:107H指数:6
相关作者:刘玥薛喜成牛宏张磊陈菲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大同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矿业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重金
  • 13篇重金属
  • 10篇污染
  • 6篇地表水
  • 6篇铅锌矿
  • 6篇重金属污染
  • 6篇锌矿
  • 6篇金属污染
  • 5篇铅锌矿区
  • 4篇形态分析
  • 3篇数值模拟
  • 3篇污染研究
  • 3篇煤矿
  • 3篇沉积物
  • 3篇值模拟
  • 2篇导水
  • 2篇导水裂隙
  • 2篇导水裂隙带
  • 2篇导水裂隙带发...
  • 2篇地表

机构

  • 13篇山西大同大学
  • 10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大同大学

作者

  • 14篇刘玥
  • 8篇薛喜成
  • 4篇牛宏
  • 3篇张磊
  • 2篇郭文强
  • 2篇姚有利
  • 2篇陈菲
  • 2篇刘刚
  • 1篇毕吉嵩
  • 1篇刘源
  • 1篇宋世杰
  • 1篇徐青云
  • 1篇宁掌玄
  • 1篇韩昀
  • 1篇韩雪峰
  • 1篇乔栋
  • 1篇张蕊
  • 1篇王攀

传媒

  • 2篇工业安全与环...
  • 2篇中国煤炭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辽宁工程技术...
  • 2篇煤矿安全
  • 2篇安全与环境学...
  • 2篇辽东学院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煤炭技术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煤炭工程
  • 1篇环境保护科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能源环境保护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嘉陵江上游矿区河谷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危害评价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研究嘉陵江上游矿区河谷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危害程度,为土壤重金属修复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嘉陵江上游矿区河道的源头、上游、中游、下游分别采集河道表层沉积物样品,并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沉积物中重金属Pb、Zn、Cu、Cd、Cr、Ni、As含量。用污染负荷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嘉陵江上游矿区河谷重金属污染危害程度,探讨重金属含量与pH、有机质的相关性。【结果】从整体上看,研究区内重金属Pb、Zn、Cu含量变化明显,Cd、Ni、As、Cr含量变化较小。污染负荷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河道源头未受到重金属污染,上游重金属污染达中等级别,中、下游重金属污染达强污染;单项重金属污染贡献排序为Pb〉Cd〉Ni〉As〉Cu〉Zn〉Cr;采样区重金属污染程度大小排序为中游〉下游〉上游〉源头。重金属单项潜在生态危害程度排序为Cd〉As〉Pb〉Ni〉Cr〉Zn〉Cu;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值(RI)为33.38~131.03;源头所受生态危害轻微,上、中、下游重金属的生态危害均达中等水平。相关性分析表明,pH值与沉积物中重金属Pb、Cu、As含量呈极显著相关。有机质的变化显著影响沉积物中重金属Zn和pH值的改变。此外,当有机质增高时显著影响重金属Pb、Cu、Cr、Ni在沉积物中的积累。【结论】嘉陵江上游矿区河道地段的重金属污染已对环境造成了污染与危害,并且会危害到下游居民生活,生态环境亟需修复治理。
薛喜成刘刚
关键词:重金属沉积物污染评价
小峪河金矿区河道地表水、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现状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为了探讨金矿开采造成的重金属元素在河流-沉积物系统中的富集规律,以秦岭山区小峪河金矿区为研究区域,采用现场采样与室内测试方法,分析地表水、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及其赋存形态,探索各类重金属元素的污染迁移转化特征,并进行了污染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地表水中重金属元素质量浓度之间显著相关且自上游到下游呈累积现象,中下游地表水重金属污染严重,其中下游Cu、Pb、Cd、Cr分别超标1.143倍、4.46倍、3.3倍、6.83倍,已不适合作为农田灌溉用水;沟道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下游、中游、上游,且下游污染严重,沟道地表沉积物主要重金属污染物为Pb、Cd;利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对沉积物重金属形态进行分析并结合生物有效性得出各种重金属的迁移顺序为Cd、Pb、Cu、Zn、Cr。
薛喜成陈菲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重金属形态分析
煤矿周边土壤重金属形态特征及迁移转化规律被引量:6
2016年
为了研究煤矿周边土壤内重金属形态特征以及迁移转化规律,采用Tessier五步连续提取法分析了矿区周边土壤内重金属形态特征,研究了重金属迁移和释放规律以及重金属分布状况。结果表明:(1)土壤内Cd主要以有机物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结合态存于土壤中,Cu主要以碳酸盐结合态和残渣态留存在于土壤中,Pb、Zn主要以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存在于土壤中。Pb、Zn、Cu生物有效利用率较高。(2)重金属的释放速率受酸碱性影响明显,酸性条件会加快重金属的释放并促进Pb、Zn、Cu、Cd在土壤与水体之间交换、迁移。(3)重金属Pb、Zn主要分布在表层,煤矿开采对土壤内重金属Pb、Zn含量影响较大,对Cu、Cd影响小。
刘玥乔栋牛宏张磊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
神府矿区煤矸石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被引量:14
2015年
为研究矿区煤矸石堆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选取神府矿区煤矸石周边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矿区煤矸石释放的重金属Pb、Zn、Cu、Cd、Ni、As、Cu对周边土壤污染危害状况.并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研究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等级.结果表明:神府矿区煤矸石周边土壤内重金属Pb、Zn、Cu、Cd含量均严重超过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其中各矿区煤矸石周边的重金属Pb、Cd的单项潜在生态风险等级均达到2级,属于中等污染;神府矿区周边土壤重金属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为193.83,污染等级为3级风险,属显著污染.此外,煤矸石周边土壤淋溶实验显示重金属Pb、Zn在土壤中的溶出率高达50%多,表明重金属Pb、Zn在土壤中易发生转移.
刘玥韩雪峰牛宏张磊
关键词:煤矸石土壤重金属污染
小峪河金矿区土壤、植被重金属污染研究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研究秦岭小峪河金矿区土壤、植物重金属污染状况,以期为矿山污染环境的恢复治理提供参考。【方法】在小峪河的上游、中游、下游分别采集土壤样品和植物样品(艾草和碱草),分析其Cu、Pb、Zn、Cd、Cr 5种重金属含量及形态分布特征,并采用潜在危害生态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进行评价,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污染综合指数法对植物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土壤中各重金属含量总体表现为下游>中游>上游,其中Cu、Pb、Zn、Cd受矿山开发活动影响较大,而Cr受影响较小。小峪河上游、中游、下游重金属污染程度分别为轻微污染、轻微污染、中等污染,且主要污染物为Cd、Cu、Zn。对土壤重金属形态与生物有效性分析可知,5种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为Cd>Pb>Cu≈Zn>Cr。在艾草和碱草中,Zn、Pb、Cu含量均较高,而Cd和Cr含量均较低,且从小峪河上游到下游呈累积现象。相同植物对不同重金属吸收能力不同,不同植物对相同重金属吸收能力也存在差异。艾草和碱草均受到了重金属的严重污染,污染程度为Pb>Cd>Cr>Cu>Zn,其中Pb单项污染指数已达到29.67~306.67,是最主要的污染物。【结论】小峪河金矿区土壤、植被重金属污染严重,亟需恢复治理。
薛喜成陈菲
关键词:重金属生物有效性
铅锌尾矿库沟道地表水和底泥重金属污染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为了更好的了解重金属在矿区水体环境中的富集规律,以秦岭某铅锌矿区尾矿库沟道地表水及底泥中的重金属为研究对象,测试各种重金属含量,并采用Tessier五步连续提取法对底泥中重金属的5种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长期沉淀的沟道流水底泥中,重金属含量相对稳定,且具有饱和性。Zn、Pb、Cd的浓度分别达到422.8 mg/kg、1 008.8 mg/kg、22.1 mg/kg。底泥中重金属形态Pb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Zn、Cd以有机结合态为主。Zn、Pb产生的环境效应明显。
刘玥何勇
关键词:重金属TESSIER连续提取法形态分析
小壕兔二号井田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预计与数值模拟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经验公式计算和数值模拟试验两种方法对榆神矿区小壕兔二号井田2#煤层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及最大高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验公式计算值和数值模拟试验结果都显示2#煤层开采产生的导水裂隙带不会对矿区萨拉乌苏组含水层产生影响,都与现场实测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数值模拟试验预测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更为接近,说明数值模拟试验相较于经验公式在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预计方面具有更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刘玥姚有利宁掌玄刘源
关键词:导水裂隙带数值模拟保水采煤
煤矿地质构造评价指标系统的建立与优选被引量:13
2010年
本文以褶皱、断层构造较为发育的砚石台煤矿为例,通过勘探与开采揭露地质资料的系统分析,以及矿井地质构造发育规律、形成机理的深入研究,首次建立了一整套评价煤矿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的指标体系。旨在对井田已采区的煤层构造复杂程度进行定量综合评价,并对未采区地质构造发育程度进行量化预测,从而指导煤矿安全与高效采掘。最后,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法相结合,实现了全部评价指标的智能化优选。研究成果所获得的优选指标可直接服务于地质构造综合评价数学模型及其配套软件系统。
薛喜成
关键词:煤矿地质构造评价指标灰色关联分析
银洞梁矿区地表水质量模糊综合评判被引量:1
2014年
以银洞梁铅锌矿区为例,在实验室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重金属含量。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矿区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从评价结果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在地表水重金属污染评价中能够较完整的反映实际情况,而且计算简单、易于推广应用。
刘玥马迎霞
关键词:铅锌矿区地表水重金属污染模糊综合评判
秦岭神安沟矿区沟道地表水和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形态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为了探讨重金属在矿山水体环境中的富集规律,以秦岭神安沟矿区沟道地表水、沉积物中的重金属为研究对象,测试了各类重金属含量,并利用Tessier五步连续萃取法分析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的5种形态,旨在为该矿区环境恢复治理提供参考。结果显示,未受采矿活动影响的对照区地表水与沉积物均未检出Zn、Pb、Cd,对照区未受污染。受开采活动影响的上、中、下游地表水、沉积物受到Pb、Cd不同程度的污染,下游地表水Pb、Cd分别超标5.3倍、43.3倍,不符合农田灌溉用水水质要求;上、中、下游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负荷指数均达Ⅲ级,沟道沉积物已受到严重污染。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为:Zn、Cd以有机结合态所占比例最高,Pb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所占比例最高,Zn、Pb的生物有效性高。由此得出下游地表水不适于灌溉。由于矿方目前已终止尾矿库淋滤水向沟道排放,沉积物中各类重金属含量已趋于稳定,矿区神安沟地表水、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严重,亟需治理恢复。
薛喜成王攀何勇张蕊毕吉嵩
关键词:铅锌矿区重金属形态分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