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0850)

作品数:17 被引量:157H指数:9
相关作者:林岩松梁军赵腾丛慧杨珂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协和医院青岛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卫生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甲状腺
  • 9篇腺癌
  • 9篇甲状腺癌
  • 9篇分化
  • 9篇分化型
  • 9篇分化型甲状腺
  • 9篇分化型甲状腺...
  • 8篇蛋白
  • 7篇球蛋白
  • 7篇甲状腺球蛋白
  • 7篇131I治疗
  • 6篇乳头
  • 6篇乳头状
  • 6篇乳头状癌
  • 6篇甲状腺乳头状...
  • 4篇治疗前
  • 4篇BRAF
  • 3篇远处转移
  • 3篇肿瘤
  • 3篇转归

机构

  • 12篇北京协和医院
  • 10篇青岛大学
  • 3篇青岛大学医学...
  • 3篇北京协和医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大学国际...

作者

  • 17篇林岩松
  • 13篇梁军
  • 7篇赵腾
  • 5篇丛慧
  • 4篇孟超
  • 4篇李慧
  • 4篇杨珂
  • 3篇梁智勇
  • 3篇侯敏
  • 3篇李方
  • 3篇李田军
  • 3篇李娇
  • 2篇邱文生
  • 2篇李从心
  • 2篇王莎莎
  • 1篇郭宁
  • 1篇龙文
  • 1篇赵洁
  • 1篇杨雪
  • 1篇陈革

传媒

  • 10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中华肿瘤防治...
  • 2篇国际放射医学...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中华核医学与...

年份

  • 4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V600E基因突变与远处转移灶摄碘能力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原发灶V-raf鼠肉瘤滤过性病毒致癌基因同源体B1 (BRAF) v600E基因突变与PTC远处转移病灶摄碘能力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PTC伴远处转移患者40例(男21例,女19例,平均发病年龄39.8岁),按其原发灶BRAFv600E基因是否突变分为突变组和野生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病理、血清学特征的差异,探讨BRAFV00E基因突变与远处转移灶摄碘的关系;分析BRAFve0E基因突变与治疗后Tg变化趋势的关系.采用两样本t检验、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数据.结果 转移性PTC患者BRAFv600E基因突变率为30.0%(12/40),突变组(n=12)与野生组(n=28)患者临床、病理、血清学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33~1.728,x2=-1.951 ~1.088,均P>0.05).40例患者中,12例患者远处转移灶不摄碘,突变组与野生组中不摄碘的发生率分别为83.3%(10/12)和7.1%(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734,P<0.05),提示BRAFv600E突变组较野生组远处转移灶更易出现不摄碘.野生组66.7%(14/21)的患者131I治疗后Tg呈下降趋势,19.0% (4/21) Tg稳定无明显变化,14.3%(3/21) Tg逐渐增高.突变组中所有患者131I治疗后Tg无下降趋势,2/9呈升高趋势,7/9保持稳定并且转移灶无碘摄取.结论 伴有BRAFv600E基因突变的PTC患者远处转移灶摄碘能力下降,对131I治疗反应差;BRAFv600E基因突变的检测可能有助于对伴有远处转移的PTC 131I治疗适应证的选择及其疗效预测.
杨珂梁智勇孟超荆凡静梁军李方林岩松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肿瘤转移放射疗法碘放射性同位素
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临床病理生物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探讨并分析合并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lymphocytic thyroiditis,LT)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物学特征(BRAFV600E突变、RET蛋白表达)。方法:收集262例PTC患者,根据是否合并LT分为A(合并LT,n=77)、B(不合并LT,n=185)两组。分别统计两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多灶性、包膜外侵、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采用RT-PCR法检测PTC组织中BRAFV600E突变,免疫组化法检测RET在PTC组织中表达。结果:PTC合并LT比例为29.39%(77/262)。A组女性比例(84.42%)高于B组(61.08%),P<0.001。A组和B组肿瘤大小分别为(1.32±0.74)和(1.72±1.28)cm,P=0.002;甲状腺包膜外侵犯率分别为28.57%和72.97%,P<0.001;远处转移率分别为6.49%和16.76%,P=0.028;BRAFV600E突变阳性率分别为39.71%和78.52%,P<0.001。A组均显著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RET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6.47%和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和B组在多灶性、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方面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相同TSH水平下,A组和B组患者术前Tg水平分别为(11.52±26.46)和(48.92±167.12)ng/mL,P=0.261;Anti-Tg水平分别为(324.06±469.50)和(64.89±160.07)IU/mL,P=0.005;Anti-TPO水平分别为(219.36±273.03)和(23.33±43.62)IU/mL,P=0.001。术后131I治疗前Tg水平分别为(15.56±82.39)和(78.55±196.22)ng/mL,P=0.001。Anti-Tg水平分别为(226.44±315.62)和(94.07±389.71)IU/mL,P=0.019;Anti-TPO水平分别为(88.46±120.89)和(16.54±24.79)IU/mL,P=0.013。结论:RET蛋白表达与PTC合并LT的发生密切相关,BRAFV600E突变在PTC合并LT患者中较少见。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可作为一种保护机制降低PTC患者局部及远处侵袭性。
梁军赵丹梁智勇孟超林岩松
关键词:RET
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V600E)基因突变与钠碘同向转运体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中BRAFV600E基因突变及钠碘同向转运体(NIS)蛋白的表达及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8-01-01-2011-01-01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PTC石蜡包埋组织30例,其中癌旁组织为正常组织(G正常组)15例,癌旁组织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G结甲组)15例。对PTC组织行DNA提取、PCR扩增、基因测序检测BRAFV600E基因突变,同时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分析NIS蛋白表达,结果以免疫组化评分(IHS)表示。结果:30例PTC均无BRAFV600E基因突变;30例PTC组织中NIS蛋白表达,从0~12分,G正常组IHS=(7.92±3.01)分,G结甲组IHS=(6.58±2.71)分,两组NI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1,P=0.95;BRAFV600E突变与NIS蛋白表达无相关性。结论:尚未发现癌旁不同的PTCBRAFV600E基因有突变及NIS蛋白表达的差异。BRAFV600E基因突变与NIS表达在PTC中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王莎莎林岩松梁军姚如永邢晓明赵洁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BRAFNIS结节性甲状腺肿
131I治疗前刺激性Tg在分化型甲状腺癌风险评估及治疗决策中的意义被引量:17
2015年
甲状腺球蛋白(Tg)是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长期随访的重要指标之一。DTC患者的血清Tg监测包括刺激性Tg(sTg)(TSH〉30μIU/ml刺激状态下的Tg水平)和非刺激性Tg(TSH抑制状态下的Tg水平)测定,前者对于DTC患者的病情监测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目前,“清甲”治疗后sTg是DTC患者病情监测的重要手段;而131I治疗前sTg(ps-Tg)由于受残余甲状腺组织的影响,在DTC病情评估及治疗决策方面的意义尚存在争议。自2009年美国甲状腺协会的相关指南中指出ps-Tg水平可能对DTC患者的疾病状态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后,近5年来有关ps-Tg与131I治疗后疾病状态与预后间关系的研究备受关注。笔者主要就ps-Tg在DTC风险评估及治疗决策中的意义进行综述。
赵腾梁军林岩松
关键词:甲状腺球蛋白碘放射性同位素近距离放射疗法分化型甲状腺癌
脂质体转染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基因构建Graves病模型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比较以不同表达载体、目的基因及免疫程序,通过脂质体转染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基因诱导小鼠Graves病的效率。方法通过脂质体注射转染人TSHR和TSHR A亚基基因免疫小鼠,表达载体分别为pCD-NA3.1(+)(pCDNA组)和pUBC,两组定期免疫并监测小鼠体重及血TSHR抗体(TRAb)水平,实验结束后处死小鼠测定血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 pUBC组体重及血清TRAb水平变化均不明显。pCDNA组体重增长明显慢于对照组(P<0.05),血TRAb水平亦呈明显上升趋势。TSHRA组体重增长明显慢于TSHR组(P<0.001),血TRAb相对浓度升高较快。pCDNA两实验处理组FT4明显升高(P=0.023),且与体重增长呈负相关,但FT3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DNA组体重和TRAb变化均在免疫后期较为突出。结论采用pCDNA3.1(+)载体和TSHRA亚基基因免疫并缩短免疫间隔有助于提高模型诱导率,FT4是监测模型甲状腺功能的合适指标。
龙文邱李恒孟超林岩松
关键词:脂质体GRAVES病PCDNA3
甲状腺乳头状癌首次治疗术式对预后影响的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分析首次治疗术式的选择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预后、情绪及经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甲状腺癌术后拟行131I治疗的445例PTC患者。女329例,男116例。年龄9~68岁,平均年龄43岁。肿瘤病灶≥1cm或<1cm但合并包膜外侵犯或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根据首次手术是否行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除术式与否分为G1和G2两组,研究两组的预后因素有年龄、性别、病灶大小、颈淋巴结转移、有无包膜外侵犯、手术频次及首次治疗术式,其中着重通过复发率、情绪量表、经济花费方面分析首次治疗术式对PTC预后、情绪及经济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导致PTC预后差的因素包括包膜外侵犯(P=0.001)、手术频次(P<0.001)和首次手术术式(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包膜外侵犯(P=0.001)和手术频次(P<0.001)是导致预后差的独立因子。术后3个月、1年、5年、10年随访,G2组术后各时间段复发率均明显高于G1组(31.8%/14.1%,χ20.4年=4.49;59.1%/19.6%,χ21年=15.14;63.6%/23.5%,χ25年=13.96;71.2%/26.1%,χ210年=16.47,P值均<0.05)。焦虑自评量表显示,G1、G2两组平均标准得分分别为(37.5±8.0)和(40.6±11.26)分,两组分值均高于我国正常人群(t值分别为6.037和7.068,P值均<0.05),且G2组评分明显高于G1组,t=0.534,P=0.000。抑郁自评量表显示,G1组、G2两组平均标准得分分别为(43.31±10.38)和(46.85±11.86)分,两组分值均高于我国正常人群(t值分别为5.974和6.466,P值均<0.05);且G2组评分明显高于G1组,t=2.574,P=0.017。再次手术至少让患者多负担7 228元,是只接受一次手术治疗费用的1.8倍,t=6.537,P=0.000。结论:外科首次治疗术式对于PTC复发和预后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对于肿瘤病灶≥1cm或<1cm但合并包膜外侵犯或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的患者应行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除术。首次术式不当可引起PTC复发及转移概率明显增高,加重患者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王莎莎林岩松梁军陈革李田军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预后复发手术术式
甲状腺乳头状癌并BRAF^(V600E)突变及原癌基因重排蛋白表达与其侵袭性的关系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BRAFV600E突变及原癌基因重排(RET)蛋白表达并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侵袭性的关系。方法收集50例PTC患者术后病理,分别用RT-PCR检测BRAFV600E突变,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RET表达情况。分析BRAFV600E突变合并RET表达组(n=24)和BRAFV600E单突变或RET单表达组(n=19)的临床及病理特征。结果 BRAFV600E突变率、RET表达率分别为76%(38/50)、56%(28/50),存在BRAFV600E突变合并RET表达者占48%(24/50)。与BRAFV600E突变合并RET表达组比较,BRAFV600E单突变或RET单表达组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差,且甲状腺癌评分系统评分较高(P=0.011,P=0.022)。结论 BRAFV600E突变并存RET表达时提示PTC肿瘤组织分化差、更易出现实体亚型等侵袭性较高的病理亚型,有可能增加肿瘤相关死亡风险。
孟超高洁梁军梁智勇林岩松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侵袭性
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与靶向治疗被引量:10
2015年
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中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占到了90%以上。一部分DTC可在自然状态下或治疗过程中失分化而发展为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IR-DTC)。目前有关RAIR-DTC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诊断与治疗。由于RAIR-DTC的治疗效果欠佳,一直是甲状腺癌的治疗难点。随着对甲状腺癌分子病理学研究的深入,分子靶向药物得到了迅速发展,尤其是其在碘难治性甲状腺癌中的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甲状腺癌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方向。
丛慧梁军林岩松
关键词:分子靶向治疗
硒制剂对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阳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水平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中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 Ab)阳性患者(>115 U/ml)应用硒制剂(SYT)后Tg Ab的变化规律。方法纳入41例经治疗后Tg Ab阳性并应用SYT患者,将其中应用SYT与行131I治疗时间间隔>6个月者纳入G2组,具备多次SYT应用前Tg Ab测定值者纳入G3组。观察G1、2组患者应用SYT前后Tg Ab水平的变化趋势并对G3组患者应用SYT前、后Tg Ab随时间的同比变化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G1、G2组中,应用SYT后Tg Ab水平下降及上升者分别占85.4%、14.6%及90.9%、9.1%,患者的Tg Ab水平较前均明显下降(P=0.000,P=0.003)。G3组中,应用SYT前Tg Ab平均同比升高5.6%/月,应用SYT后Tg Ab平均同比下降8.3%/月(P=0.086)。结论硒制剂可有效降低Tg Ab阳性DTC患者的Tg Ab水平。
丛慧李慧梁军杨珂赵腾邱文生林岩松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131I治疗硒制剂
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后TgAb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5
2015年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中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阳性(>115 U/ml)患者在手术及131I治疗后TgAb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118例TgAb阳性患者,分析其手术前、131I治疗前、131I治疗后中位随访2.3个月及5.2个月相应时间点TgAb的变化。采用多元线性回归(MLR)观察患者131I治疗后TgAb下降>50%所需时间(T50)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前一时间点的TgAb相比,经手术、131I治疗后中位随访2.3个月和5.2个月TgAb均明显下降(P均=0.000),各阶段降幅>50%者分别占28.6%、33.3%和37.2%,TgAb转阴率分别为23.4%、48.9%和62.8%。MLR显示,T50仅与131I治疗距手术时间(B=1.125,P=0.000)有关。结论手术及131I治疗可明显降低TgAb阳性DTC患者的TgAb水平。131I治疗距手术时间对TgAb下降速度有显著影响,术后尽快行131I治疗有助于TgAb的下降。
丛慧梁军李方邱文生林岩松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131I治疗外科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