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西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3WX24)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2
相关作者:肖明华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江西师范大学博士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文学

主题

  • 3篇文学
  • 2篇代文
  • 2篇当代文学
  • 2篇当代文学理论
  • 2篇诗学
  • 2篇通变
  • 2篇文化诗学
  • 2篇文学理论
  • 1篇大众
  • 1篇大众文化
  • 1篇大众文化研究
  • 1篇当代女性
  • 1篇当代女性主义
  • 1篇新左派
  • 1篇语言学转向
  • 1篇女性
  • 1篇女性主义
  • 1篇女性主义文学
  • 1篇女性主义文学...
  • 1篇左派

机构

  • 4篇江西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肖明华

传媒

  • 1篇中国文学研究
  • 1篇青海社会科学
  • 1篇中外文论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生与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虽然在上世纪80年代已经出现,但只有经历了20世纪80、90年代之交的诸多社会文化历史事件之后,知识精英的文化观念发生了较大的变故,宏大叙事归于了沉寂,故有的激情和理想逐渐降落在了学术场域之中,此时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切实发生才有了可能。就此而言,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生是在20世纪90年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甫一发生,就推动了当代文学理论与批评的语言学转型。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表征了文学理论与批评已然不是文学的理论与批评,而毋宁说是一种与文学性有关的文化政治活动。
肖明华
关键词: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语言学转向文化批评
文化诗学的变与通——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文学理论转型问题再考察
2015年
在20世纪90年代社会文化转型的语境中,文化诗学持一种通变式的文论转型发展观:一方面认为文学理论要变革创新,只有如此才能应对变化了的现实文化语境;另一方面认为要'继往开来',在继承审美论文学理论和语言论文学理论传统的同时,又吸收文化研究的新传统,从而整合成一种新的文学理论知识形态。深入研究文化诗学的发展观,并对文化诗学做必要的反思,这对于推动当前文学理论学科的转型和发展有较大意义。
肖明华
关键词:文化诗学通变
大众文化研究的“新左派”范式再考察被引量:2
2014年
随着大众文化的纵深发展,形成于1990年代的"新左派"大众文化研究范式的可取之处及其局限性都越加明显。简而言之,其可取之处是对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性及其资本化的文化逻辑有致命地批评。其局限性主要是它未曾对大众文化作具体化与语境化的考辨,因此不能积极地看待大众文化的性质与功能。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当前大众文化研究的价值观出现了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新左派"大众文化研究范式进行再考察,这对依然处在转型中的当代文学理论建设与发展也不无启发意义。
肖明华
关键词:大众文化新左派范式
文化诗学的变与通——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文学理论转型问题再考察
在20世纪90年代社会文化转型的语境中,文化诗学持一种通变式的文论转型发展观:一方面认为文学理论要变革创新,只有如此才能应对变化了的现实文化语境;另一方面认为要"继往开来",在继承审美论文学理论和语言论文学理论传统的同时...
肖明华
关键词:文化诗学通变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