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12ZZ156)
- 作品数:7 被引量:39H指数:4
- 相关作者:董达善戴根喜黄婉娟滕媛媛刘龙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海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国家火炬计划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超高型龙门起重机整体结构稳定性分析与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稳定性是衡量各类起重机设计是否能够满足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指标。针对目前超高型龙门起重机刚性支腿长细比较大,柔性增加,高耸化日趋明显,梁杆大变形这一非线性因素在现代超大型龙门起重机的整体稳定性计算中没有计入在内的实际情况下,通过考虑几何非线性,按照大变形梁单元的特点并结合弧长法,建立相应的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型,编制了相应的通用求解程序,最后按照该型龙门起重机的结构特点及实际产品参数,进行了线性及几何非线性大变形的数值模拟,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可为龙门起重机的设计及安全评估提供新的分析依据。
- 董达善戴根喜
- 关键词:龙门起重机有限元弧长法稳定性
- 基于SYSWELD的Q690高强钢焊接数值模拟被引量:3
- 2014年
- 基于Q690高强钢的焊接工艺,通过SYSWELD对Q690钢MIG对接焊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了瞬态温度场分布图和特征点的热循环曲线,验证了有限元软件SYSWELD模拟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得到了热影响区的相演变图,证实该焊接工艺是合理的。最后通过计算获得焊后残余应力的分布图,总结相应的残余应力分布规律,为评定和优化焊接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
- 俞翔栋董达善黄婉娟
- 关键词:Q690数值模拟温度场残余应力
- 移动存储设备防遗忘提醒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
- 2015年
- 随着社会的发展,移动存储设备的使用不断向普遍化发展,而与之相伴发生的便是普遍发生的移动存储设备遗失现象。为了避免用户在公共计算机上使用移动存储设备后由于遗忘而造成丢失的普遍现象,基于MFC利用VC++6.0开发平台设计实现了可移动存储设备防遗忘提醒系统。该系统通过捕捉用户习惯性动作而给出相关提醒,以达到从根源上避免遗失情况的发生的目的。当移动存储设备与计算机保持连接状态时,该系统捕捉到计算机关闭程序、关机等"习惯性动作",或检测到计算机长时间无操作时,会通过弹出对话框、发出提醒语音等方式提醒用户取回自己的移动存储设备。
- 邹建忠乔榛蒯啸玲
- 关键词:MFC可移动存储设备系统开发
- 集装箱起重机结构的安全风险管理方法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为防止集装箱起重机结构因疲劳而突发断裂失效的安全生产事故,需建立合理的安全风险管理方法。基于结构健康监测(SHM)信息(应变-时间历程)和已有的试验数据,利用裂纹稳态扩展的Paris公式,引入反映集装箱起重机工作特点的双概率谱以考虑起吊集装箱重量和小车运行幅度的随机性,提出安全风险管理的关键参量即巡检周期,并给出其计算方法。最后通过实际案例介绍确定巡检部位的具体方法和巡检周期在安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过程。结果表明,利用监测数据与双概率谱,能够确定起重机结构的检测部位、巡检周期,有利于企业实施有效安全风险管理。
- 梅潇董达善刘龙滕媛媛
- 关键词:集装箱起重机巡检周期
- 基于能量法的残余应力测试被引量:5
- 2014年
- 通过对压痕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基于能量法研究了残余应力测试原理和方法。通过张量分解,推导了残余应力在压痕过程中所做的功;通过有限元分析,总结了残余应力对压痕过程的影响;根据功与能量的关系,建立了压痕功与残余应力之间的解析模型,并推导了残余应力求解公式。结果表明:残余应力对压痕加载的初始阶段影响很大,但对加载的后半阶段和卸载过程的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并且拉应力对压痕过程的影响明显大于压应力,可以认为压痕在加载过程中是一个弹塑性的变形过程,而在卸载过程中是弹性变形过程;试验证明了所建立的残余应力模型求解的残余应力是准确可靠的,可以用于残余应力的测试。
- 董达善俞翔栋
- 关键词:残余应力能量法压痕
- Q690高强钢厚板MAG焊焊接工艺被引量:15
- 2015年
- 采用TWE-110K3药芯焊丝对Q690高强钢厚板进行MAG焊工艺研究。通过一系列的焊接性试验数据及组织分析,结果表明,Q690高强钢厚板具有较大的淬硬倾向。只要合理控制焊道间的温度和焊接热输入,可有效防止焊接冷裂纹的产生。焊缝表面成形良好,获得了良好的性能和合理分布的组织,可以满足使用要求。
- 董达善俞翔栋黄婉娟戴根喜
- 关键词:Q690力学性能显微组织
- 焊接顺序对薄壁箱梁变形和残余应力的影响被引量:8
- 2014年
- 为了优化起重机用Q345材料薄壁箱梁结构的焊接顺序,采用有限元热弹塑性分析方法对不同焊接顺序的焊接变形和残余应力进行了数值模拟。定量描述了焊接顺序对焊接变形和残余应力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总结了焊接变形和残余应力的变化规律,提出了薄壁箱梁结构的最优焊接顺序。结果表明,采用同时同方向分段退焊的焊接顺序,并按照图5中方案三或四进行施焊,可有效控制薄壁箱梁结构的焊接变形和残余应力。
- 董达善俞翔栋
- 关键词:残余应力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