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无锡市医院管理中心医学科技发展基金(YGZ1020)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1
相关作者:蔡建平廖家新王建伟严松鹤张爱国更多>>
相关机构:无锡市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东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无锡市医院管理中心医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上骨折
  • 2篇肱骨
  • 2篇肱骨髁
  • 2篇肱骨髁上骨折
  • 2篇髁上骨折
  • 2篇骨折
  • 1篇支具
  • 1篇治疗儿童
  • 1篇肘关节
  • 1篇肘内翻
  • 1篇肱骨骨折
  • 1篇内翻
  • 1篇骨折固定
  • 1篇骨折固定术
  • 1篇固定术
  • 1篇关节
  • 1篇儿童
  • 1篇病例
  • 1篇病例对照
  • 1篇病例对照研究

机构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无锡市中医院
  • 1篇无锡市中医医...

作者

  • 2篇严松鹤
  • 2篇王建伟
  • 2篇廖家新
  • 2篇蔡建平
  • 1篇刘晓峰
  • 1篇朱国华
  • 1篇王宸
  • 1篇张爱国

传媒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关于支具在恢复期预防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肘内翻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通过使用支具在恢复期干预肱骨髁上骨折,以减少肘内翻发生。方法:我科于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选择48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按Gartland分型,保守治疗组以Ⅰ型入选,手术治疗以Ⅱ、Ⅲ型为入选标准,保守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分别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2例,保守治疗组中一组去除外固定后使用可调节支具固定,一组不使用支具对照;手术治疗组中一组拔出克氏针后使用支具在适当的位置固定患肢,一组不使用支具对照。经过1年随访,各组分别在术后3、6、12个月时摄X线片测量Carrying角、Baumann角,并观察此时的肘关节伸屈情况。按Flynn临床功能评定标准对患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价,比较干预后的疗效差异。结果:无论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使用支具组Carrying角、Baumann角均较对照组丢失明显减少。按Flynn临床功能评定标准,无论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使用支具组优良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支具在恢复期干预肱骨髁上骨折可有效降低肘内翻发生程度,为临床上预防肘内翻畸形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廖家新刘晓峰王建伟严松鹤蔡建平王宸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肘内翻支具
三根克氏针不同固定方式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通过对三根克氏针不同固定方式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疗效的比较,寻找最佳的固定方式。方法:2008年7月至2009年5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3种不同固定方法治疗60例肱骨髁上骨折。方法1:通过冠突窝桡侧缘固定,共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2~13岁,平均(5.4±0.5)岁;均为闭合新鲜骨折,均无神经及血管损伤;Gartland Ⅱ型13例,Gartland Ⅲ型7例。方法2:通过冠突窝尺侧缘固定,共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2~11岁,平均(6.1±0.4)岁;均为闭合新鲜骨折;Gartland Ⅱ型11例,Gartland Ⅲ型9例;术前有尺神经损伤2例,均无血管损伤。方法3:通过冠突窝中间固定,共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3~14岁,平均(7.4±0.6)岁;均为闭合新鲜骨折,桡神经损伤2例,均无血管损伤;Gartland Ⅱ型7例,Gartland Ⅲ型13例。术后1年时,在X线片测量Carrying角及Baumann角,并观测此时的肘关节伸屈情况。按Flynn临床功能评定标准对患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价,比较3种方法的疗效。结果:肘关节伸屈功能丢失情况:方法1为(14.04±3.25)°,方法2为(13.14±2.34)°,方法3为(9.25±2.56)°。Carrying角改变值:方法1为(7.64±1.78)°,方法2为(7.38±1.68)°,方法3为(5.27±1.13)°。Baumann角改变值:方法1为(28.55±3.23)°,方法2为(27.55±2.23)°,方法3为(21.45±1.73)°。Flynn临床功能评定结果:方法1优11例,良4例,差5例;方法2优12例,良3例,差5例;方法3优11例,良6例,差3例。方法3固定治疗效果优于其他两种方法。结论:克氏针不同固定方式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也不同,通过冠突窝中间的治疗方法优于其他方法。
廖家新王建伟张爱国蔡建平严松鹤朱国华
关键词:肱骨骨折肘关节病例对照研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