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5B04)

作品数:32 被引量:770H指数:13
相关作者:杨劲松马文奇张福锁马林王方浩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河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农业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3篇土壤
  • 7篇小麦
  • 6篇冬小麦
  • 6篇土壤盐
  • 5篇施肥
  • 5篇黄淮
  • 5篇黄淮海
  • 4篇盐渍
  • 4篇秸秆
  • 4篇黄淮海平原
  • 4篇EM38
  • 3篇盐分
  • 3篇施用
  • 3篇水肥
  • 3篇土壤盐分
  • 3篇土壤盐渍
  • 3篇作物秸秆
  • 3篇
  • 3篇
  • 3篇KRIGIN...

机构

  • 13篇中国科学院
  • 8篇河北农业大学
  • 8篇中国农业大学
  • 4篇山东省农业科...
  • 3篇安徽工业大学
  • 3篇河北省农林科...
  • 2篇河南省农业科...
  • 2篇中国科学院烟...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沈阳化工学院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 1篇山东省农药研...
  • 1篇煤炭工业济南...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2篇杨劲松
  • 7篇马文奇
  • 5篇马林
  • 4篇李晓明
  • 4篇张福锁
  • 4篇刘兆辉
  • 4篇刘广明
  • 4篇吴亚坤
  • 4篇王方浩
  • 4篇董晓霞
  • 4篇王学君
  • 3篇张卫峰
  • 3篇贾良良
  • 3篇姚荣江
  • 3篇高利伟
  • 2篇孙彦铭
  • 2篇张宏彦
  • 2篇邹平
  • 2篇杨晓英
  • 2篇汪玉磊

传媒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土壤通报
  • 3篇农业工程学报
  • 3篇山东农业科学
  • 2篇土壤学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河北农业科学
  • 2篇灌溉排水学报
  • 2篇生态环境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土壤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Pedosp...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11
  • 5篇2010
  • 13篇2009
  • 14篇2008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冬小麦群体库源比及其与产量的关系被引量:6
2009年
利用盆栽试验,在控制水肥的基础上,研究冬小麦群体库源比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研究表明:水分适宜时,经济产量随着生物产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氮肥施用的增加,经济系数呈现上升趋势,而在重度缺水情况下,增施氮肥对生物产量几乎没有影响,而经济产量在N1时达到最大。粒叶比是衡量库源协调的重要指标之一,单位叶面积负荷量(粒数cm-2叶)和单位叶面积有效生产量(粒重cm-2叶)之间表现正相关,通过水肥配合,建立适宜的光合叶面积,增加结实数(库容),提高粒重(库的充实度)是获得高产的途径。
汪玉磊杨劲松
关键词:水肥耦合经济系数粒叶比
河北省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状况分析被引量:16
2009年
近年来,作物秸秆资源利用问题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热点问题。利用河北省农业统计数据并且结合2005~2006年度河北省农户调研数据,对河北省秸秆资源数量进行了估算,并且分析了2005~2006年河北省作物秸秆利用状况。结果表明:2006年河北省秸秆数量在4 500万t左右,其中小麦和玉米秸秆数量占秸秆总资源数量的80%以上。在秸秆利用方面,该研究分别从秸秆还田(包括秸秆直接还田和秸秆堆肥还田)、饲料、生活能源(包括秸秆直接作燃料和做沼气)、原料(秸秆造纸等)、焚烧(包括秸秆田间焚烧和地头焚烧)以及堆弃6个方面进行统计,2006年河北省秸秆还田、饲料和生活能源比例分别为40.7%、24.2%和22.5%。主要作物秸秆中,小麦秸秆还田比例超过50%,达到57.7%,玉米秸秆还田比例也在38.4%。从不同地区来看,以小麦为例,秸秆还田比例从24.7%到96.3%差异较大,小麦秸秆还田地区主要集中在河北省中南部地区。
高利伟王方浩马林张卫峰马文奇张福锁
关键词:作物秸秆资源利用
黄淮海三省两市作物秸秆及其养分资源利用现状分析被引量:11
2009年
基于历年统计数据和农户调研数据,分析了黄淮海地区作物秸秆及其养分资源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2007年黄淮海地区秸秆资源数量达到2.1亿t,秸秆N、P2O5、K2O、C养分资源产生量分别在189.8、60.0、298.2、8944.8万t。从秸秆资源利用来看,2006年秸秆还田比例较2000下降6.1%,其中河北省秸秆还田比例上升16.7%,河南和山东两省秸秆还田比例分别下降13.6%、12.6%。从主要作物秸秆还田比例分析,河北省秸秆还田比例中,小麦秸秆、玉米秸秆还田比例历年平均分别达到65.1%、53.0%;河南和山东分别为56.5%、57.1%,44.8%、18.1%。作物秸秆养分还田情况表明:各种秸秆养分中,N、C养分还田比例较低,只有不到50%,大量损失到环境中去;P2O5、K2O养分还田比例较高,平均在60%以上,这与假设的秸秆作燃料和饲料养分的还田率有关,估算中假设大部分畜禽排泄物和秸秆燃料的灰分能够及时还田。因此,加强畜禽粪便和灰分的管理,增加其还田比例,是提高养分循环利用率和减少秸秆养分利用过程中损失的重要途径。
高利伟马林张卫峰王方浩马文奇张福锁
关键词:有机碳资源利用黄淮海地区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土壤和糙米铜、锌、铁、锰和镉积累的影响被引量:64
2010年
设施氮、磷、钾肥(NPK)、施氮、磷、钾肥兼稻草还田(NPKS)、施氮、磷、钾肥兼2倍稻草还田(NPKS2)、施氮、磷、钾肥兼施紫云英(NPKG)和施氮、磷、钾肥兼施猪粪5个处理的长期定位试验,探讨了长期施用有机肥对土壤和糙米铜、锌、铁、锰和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全铜、全锌和全镉因秸秆还田或施用紫云英、猪粪有明显提高,尤其是施用猪粪,土壤全铜、全锌和全镉较仅施用氮、磷、钾肥分别增长53.6%、23.6%、406.2%,达到极显著水平;而全铁和全锰各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长期施用有机肥增加了土壤有效态铜、锌和镉含量,其中施用猪粪土壤有效铜、锌和镉含量增加最为显著,分别比NPK处理增长了335.9%、320.8%、421.4%。长期施用猪粪明显地增加了糙米中镉含量,并超过国家卫生标准。长期施用畜禽粪便类的有机肥对农产品的安全应予以足够的关注。
李本银黄绍敏张玉亭周东美吴晓晨沈阿林徐建明李忠佩
关键词:长期施用有机肥土壤糙米
渭干河灌区灌排管理与水盐平衡研究被引量:27
2008年
灌排管理不当是干旱地区灌区土壤次生盐碱化发生和扩展的主要原因。该文以新疆渭干河灌区为例,利用多年的水盐监测资料,采用水盐平衡方法,确定了渭干河灌区的临界排灌比为9.19%,并深入讨论了确定排灌比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在灌区灌排实际管理中的应用问题;通过对耕地和新垦荒地盐分动态的对比分析,表明干排盐措施在渭干河灌区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探讨了节水条件下的灌区土壤盐分管理,指出在灌溉规模的一定的条件下,提高田间水分利用效率和保持必要的淋洗比是实现灌区土壤盐分平衡的关键。该研究对干旱半干旱区灌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陈小兵杨劲松杨朝晖胡顺军刘广明
关键词:渭干河灌区
河北省藁城市冬小麦3414试验肥料效应研究被引量:14
2008年
利用3414肥料效应试验,对河北省藁城市冬小麦高产栽培的氮、磷和钾肥料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产条件下冬小麦的肥料效应差异很大,其中氮肥在高产田块上增产较明显,而在中低产条件下增产不明显;磷肥则在中低产条件下增产较明显,高产条件下增产不明显;而钾肥的增产效应表现均不明显。最佳推荐施肥量为N 151.6 kg/hm2、P2O5126 kg/hm2和K2O 52.1 kg/hm2。
孙彦铭杜金钟贾良良刘孟朝
关键词:冬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施肥模型
多功能保水剂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08年
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多功能保水剂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保水性,能够显著提高小麦的单位面积穗数和千粒重,每666.7m^2施用3.00~5.00k保水剂,小麦增产幅度可达15.14%~20.67%。
董晓霞韩广津王学君刘兆辉郑东峰
关键词:保水剂冬小麦穗数千粒重
基于GIS黄淮海平原典型区域土壤盐渍化等级判别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研究目的在于对以河南封丘为例的黄淮海平原典型区域土壤盐渍化等级进行判别分析;运用判别分析方法获取不同盐渍化等级的判别表达式,利用GIS技术对判别表达式中相关变量指标进行空间分析,最后综合二者结果进行判别分析;通过对部分样品指标测定,参照前人标准评定等级,进而得出其障碍等级的判别式,可以有效减少盐碱障碍等级判别的指标测定数目,然后利用GIS技术对判别指标进行空间分析。研究表明,封丘境内约有12%区域存在轻度盐渍化;结合GIS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判别效率,提供及时的土壤信息,对于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李晓明杨劲松吴亚坤李冬顺
关键词:GIS土壤盐渍化
应用数字图像分析技术进行冬小麦拔节期氮营养诊断被引量:29
2008年
传统的作物营养诊断如植株全氮、生物量和植株硝酸盐浓度测试等需要进行大量的田间取样和实验室分析,时效性不足,难以适应作物生长期间追肥诊断的需要。通过田间试验,应用数字图像技术对拔节期作物的氮营养状况进行了研究,发现冠层数字图像色彩参数可以用来表征冬小麦拔节期的氮营养状况。数字图像标准化红光值R/(R+G+B)与冬小麦常规营养诊断指标如叶绿素仪读数、茎基部硝酸盐浓度、植株全氮含量和地上部生物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809~0.946,是较好的表征作物氮营养状况的诊断指标。
肖焱波贾良良陈新平张福锁
关键词:数字图像处理氮营养诊断冬小麦
氮肥用量和秸秆根茬碳投入对黄淮海平原典型农田土壤有机质积累的影响被引量:26
2010年
土壤有机质与粮食安全和气候变化等重大问题密切相关,也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热点。通过分析黄淮海平原10个小麦玉米长期定位试验资料,在不同施氮量下建立土壤有机质积累与碳投入的数学模型,探讨了土壤有机质积累与碳氮投入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积累与碳投入的关系受氮肥用量的影响显著,无论低量施氮(长期定位试验中的常规施肥量,化肥氮量≤330kg/(hm.2a))还是高量施氮(长期定位试验中的高量施肥量,化肥氮量>330kg/(hm.2a)),秸秆根茬碳还田量与土壤有机质变化量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利用土壤有机质积累与碳投入的数学模型计算的维持土壤有机质平衡的碳投入量(MSC),高量施氮时为7254kg/(hm.2a),低量施氮为1297kg/(hm.2a),前者是后者的5.6倍。因此,大量施用氮肥降低了投入碳的积累,不利于土壤有机质的提升。
王文静魏静马文奇杨玉荣郭彩娟
关键词:氮肥施用土壤有机质黄淮海平原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