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FJL016)
- 作品数:7 被引量:29H指数:1
- 相关作者:王如渊桑沧徐邓耀陈弥吕登高更多>>
- 相关机构:西华师范大学宜宾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四川盆地农户兼业特征及其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基于龙泉、绵阳、合江三地的调查
- 2019年
- 兼业在农户家庭生产经营中已形成常态化,是广大农户获取收入的重要来源。本文以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双林村、红光村,绵阳市游仙区崇林村、龙文村,泸州市合江县桥上村等地180户农户调查为基础,分析农户兼业特征及其对家庭收入的影响。结论如下:①在地域空间上,由于区域发展水平、地理条件不同,农户兼业类型呈现明显差异性:近成渝经济区的区域呈现以务工为主的"务工-农业"兼业组合,过渡区是以务工为主的"务工-农业-个体经营"兼业组合,远成渝经济区的区域则以纯务工为主。②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兼业农户收入水平无直接关系。③农户兼业类型与劳动力自身条件密切相关。④在近成渝经济区区域和过渡区,兼业农户多选择在本地务工,家庭收入来源多样化,而远成渝经济区区域的兼业农户务工地区具跳跃性,多选择到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务工,家庭收入来源单一程度高,导致兼业农户家庭收入稳定性呈现出沿成渝经济区由内向外逐渐降低的趋势。
- 周敏王如渊龙翔云龙翔云黄威威黄艳萍
- 关键词:农户兼业家庭收入
- 成渝城市群县域经济差异及其成因分析被引量:26
- 2018年
- 利用传统统计方法和ESDA方法,在Arc GIS和Geo Da等软件的支持下,以人均GDP为测度指标,从时间、空间及影响因子三个方面对2000年以来成渝城市群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成渝城市群区域经济绝对差异在波动中不断扩大,相对差异呈波动下降趋势,区内经济高值集聚区相对稳定,辐射带动作用明显;(2)成渝城市群县域经济空间总体呈东-西向格局、经济重心逐步趋于区域几何重心,经济发展在主要及次要方向上均呈现出持续扩张状态;区域经济水平得到显著提升、高水平县域形成"双核组团"结构、低水平范围逐步缩小且主要分布在边缘山地县域;区内经济发展热点区相对稳定并呈现出一定的扩散效应,而冷点区呈"品"字状分布但其范围持续缩小;(3)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发展策略、市场发育状况和人口增长状况是导致成渝区域经济差异扩大的主要原因,而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口增长对区域差异的影响相对深刻。
- 李峥荣徐邓耀雷舒砚王如渊
- 关键词:县域经济区域经济差异ESDA
- 重庆市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时空变化研究
- 2020年
- 文章以重庆市2008-2018年的入境旅游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年际变动指数、年际集中指数、地理集中指数、亲景度等指标分析了重庆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11年间重庆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年际客流数量持续增长,客流强度和年际变动随时间呈阶段性变化。美国、日本、德国和港澳地区的入境年客流差异相对较小,客流相对稳定且客流量大;中国台湾、韩国和泰国的入境年客流差异相对较大,客流相对最不稳定,但客流量大。(2)2008-2010年重庆市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地理集中指数快速降低,2010—2018年缓慢升高,反映出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空间分布先是在短时期内趋于分散,而后缓慢集中,空间特征趋于均衡。(3)重庆市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亲景度具有显著差异性,绝大部分入境客源市场为亲景客源市场;位于亚洲的入境客源市场亲景度普遍上升,欧洲、北美洲、大洋洲普遍趋于下降,说明重庆市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亲景度在空间上趋于稳定。
- 易鹏王如渊余霞刘海莹谢阳
- 关键词: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地理集中指数亲景度
- 成渝经济区工业主导产业演变规律原因及对策被引量:1
- 2013年
- 以专业化水平、产业规模和产业比较优势度作为指标,筛选了2000、2005、2010年三个时点成渝经济区15个二级地区的工业主导产业.研究发现成渝经济区主导产业存在衰退型、稳定型和成长型三类,多个地区衰退型主导产业所占比例较大,反映出成渝经济区多个地区主导产业发展不稳定.同时,广安、德阳和泸州等多个地区主导产业在时期内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本文还分析了主导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 陈弥桑沧王如渊汤运吕登高
- 成渝经济区细分工业结构综合效益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的成渝经济区,其工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对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有重要影响.本文以细分工业结构为基准,利用产业结构综合效益和结构贡献,分析2000年以来成渝经济区工业内部行业结构效益的变化特征及成因.研究发现,虽然地区之间工业结构效益差异较大,成都等重点发展地区工业结构效益总体偏低,但是区域工业结构综合效益总体态势良好.其主要原因是过去10余年中的无序招商和产业发展规划引导不力等,从而导致工业结构紊乱.
- 桑沧王如渊
- 成渝经济区县域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的空间结构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为了研究成渝经济区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的县域空间差异及分布规律,采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利用Eviews 7.0、Geoda和ArcGIS 10.2软件,对成渝经济区145个县(区)2000—2016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的空间差异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不同县(区)之间投资效益差异大,最高的县(区)和最低的县(区)差距达10倍以上;在空间上,县(区)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存在明显的分异,整体上呈现东北、西南片区高,中间低的马鞍形分布;成都、重庆二市的主要城区投资效益最高,在整个经济区空间上形成双核心分布模式;接壤川西北高原地区的县(区)投资效益最差;成渝经济区2000—2016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呈现正向空间相关性,高高集聚、低低集聚分布集中且明显。
- 余霞王如渊周敏易鹏邓静
-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
- 成渝经济区工业集聚经济效应
- 2014年
- 产业集聚经济效应是衡量地区经济发展规模与质量的体现.作者运用不变替代弹性生产函数,定量测算成渝经济区部分地区工业集聚经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990-2010年,13个研究地区中,工业集聚经济效应不显著,呈现无规律变化,总体表现出规模不经济.而且,绝大多数地区没有工业企业集聚,没有享受到内部集聚经济和区位集聚经济,但多数地区产生了城市集聚经济,即存在初步的产业协作.
- 祁玉蓉黄欣王如渊
- 关键词:集聚经济效应城市集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