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9BADB9B05)

作品数:15 被引量:204H指数:7
相关作者:鲁绯殷丽君赵建新李佳高丽华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科技大学北京市食品酿造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豆酱
  • 4篇酱油
  • 2篇大型超市
  • 2篇芽孢
  • 2篇芽孢杆菌
  • 2篇食品
  • 2篇酵母
  • 2篇蜡样芽孢杆菌
  • 2篇杆菌
  • 2篇超市
  • 1篇低盐固态
  • 1篇毒性
  • 1篇多酚
  • 1篇选育
  • 1篇颜色值
  • 1篇液体发酵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诱变
  • 1篇诱变选育

机构

  • 5篇天津科技大学
  • 3篇江南大学
  • 3篇浙江大学
  • 3篇中国计量学院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北京市食品酿...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浙江省医学科...
  • 1篇日本国际农林...

作者

  • 3篇赵建新
  • 3篇鲁绯
  • 3篇殷丽君
  • 3篇李佳
  • 2篇张金兰
  • 2篇王春玲
  • 2篇王淼
  • 2篇叶兴乾
  • 2篇陈卫
  • 2篇鲁梅芳
  • 2篇汪建明
  • 2篇王颖
  • 2篇崔琪
  • 2篇张伟伟
  • 2篇高丽华
  • 1篇韩北忠
  • 1篇张银志
  • 1篇赵谋明
  • 1篇张健
  • 1篇袁维涵

传媒

  • 7篇中国酿造
  • 2篇中国调味品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食品科技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食品与生物技...

年份

  • 1篇2012
  • 10篇2011
  • 4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食品中蜡样芽孢杆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9
2010年
蜡样芽孢杆菌是常见食品污染菌,其产生的毒素可引起食物中毒。文中概述了蜡样芽孢杆菌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安全性、检测方法、食品中的限量标准及其控制方法。有效地控制该菌在食品中的污染,保护公众健康。
张伟伟鲁绯张金兰汪建明高丽华
关键词:蜡样芽孢杆菌
改善低盐固态酱油风味的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重点采用淋浇工艺添加耐盐酵母,研究其对低盐固态酱油风味的影响,探讨了耐盐酵母在酱汁中的生长情况及其对酱汁风味的影响、传统和淋浇工艺酱醅中风味物质的动态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T酵母更适合在酱汁中生长;选择淋浇工艺适时添加T酵母的酱醅中乙醇含量提高了77.9%,异丁醇提高了98.7%,HEMF提高了2.3倍,酒石酸、柠檬酸和琥珀酸总含量提高了31.1%。因此,淋浇工艺合理添加耐盐酵母可显著提高低盐固态酱油的风味。
崔琪鲁梅芳侯丽华王春玲李园园耿玉凤王园园
关键词:低盐固态耐盐酵母风味淋浇
浙江省豆酱产品市场现状分析——以杭州市主要大型超市为例被引量:1
2011年
文章以杭州市主要大型超市为调查对象,对其豆酱产品的种类、价格及特点进行了深入调查分析,为明确浙江省传统发酵豆酱产业的发展方向奠定理论基础。
李佳黄钰炜叶兴乾周利南韩寿之
关键词:豆酱大型超市
食品中的生物胺及其检测方法被引量:32
2011年
生物胺普遍存在于生物体中,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许多天然食品中都含有生物胺。摄入大量生物胺会引起身体不适,严重的还可能危及生命。引起食物中毒的生物胺主要包括组胺和酪胺。此外,存在大量微生物的食品中,生物胺的含量较高,同类食品中生物胺的种类和含量又有很大的变化,这一现象受许多因素影响,如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温度、pH值等。生物胺含量还与食品的腐败变质有关,是食品品质的指示器,因此对于生物胺的检测受到重视。目前检测食品中生物胺含量的方法主要有薄层色谱、气相色谱、毛细管电泳和高效液相色谱。
王颖邱璠韩北忠殷丽君
关键词:生物胺生理功能毒性
影响酱油色泽和色调因素的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色泽是指酱油颜色的深浅,用色率强度来表示。色调是酱油中含主要颜色强弱的指标,可用红色指数来表示。通过在发酵前期的酱醪汁中添加不同种类的氨基酸、还原糖、有机酸和金属离子等条件,测定其色泽和色调的变化,分析了影响酱油颜色的因素。
王春玲张博华崔琪鲁梅芳卫永华
关键词:酱油色泽色调
自然发酵黄豆酱生产过程中理化及微生物指标的动态分析被引量:16
2012年
以马鞍山市黄池食品(集团)有限公司酱类产品为调查对象,以自然发酵黄豆酱生产工艺流程与HACCP关键控制点为依据取样,跟踪了2010年3~9月生产周期中各环节的水分质量分数、水分活度、总酸、氨基酸态氮含量、AFB1质量分数、细菌总数、霉菌总数、致病菌的检测。确定了AFB1的变化动态以及与水分活度、水分质量分数的相关关系,进而分析了自然发酵黄豆酱中AFB1的污染源;确定了豆酱质量重要指标氨基酸态氮的变化动态以及与酸度、pH的相关关系;确定了黄豆酱自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动态以及致病菌污染状况。
晏丽张银志王淼赵建新孙秀兰
关键词:氨基酸态氮细菌总数
原生质体诱变选育ε-聚赖氨酸高产菌株被引量:14
2010年
以白色链霉菌UN2-71为出发菌株,对其原生质体进行硫酸二乙酯(DES)诱变,选育ε-聚赖氨酸高产菌株。经过试管初筛和摇瓶复筛,得到1株稳定性好的菌株D3-32,摇瓶产量达到1.56g/L,比出发菌株提高49.43%。采用2.3L发酵罐进行发酵试验,控制pH分两阶段培养后,ε-聚赖氨酸最高产量达到4.59g/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2.65倍。
田丰伟程传荣袁维涵赵鑫赵建新张灏陈卫
关键词:Ε-聚赖氨酸白色链霉菌原生质体硫酸二乙酯诱变
浙江省酱油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011年
酱油产业作为浙江省传统食品工业中的重要领域,向来拥有重要的发展地位。从目前浙江省酱油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为明确浙江省特色酱油产业的发展方向奠定理论基础。
李佳李博党亚丽尹源明
关键词:酱油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快速测定豆酱中PC、LPC和GPC的含量被引量:5
2011年
建立快速、简单、准确测定豆酱中活性成分磷脂酰胆碱(PC)与其降解产物溶血磷脂酰胆碱(LPC)和甘油磷脂酰胆碱(GPC)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MS)分析方法。将豆酱样品经过预处理后,以乙腈、醋酸铵为流动相,使用Waters ACQUITY UPLC超高效液相色谱仪,经ACQUITY UPLC BEH HILIC色谱柱(2.1×100mm,粒径1.7μm)分离,利用质谱定性定量测定其含量。质谱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下,对m/z782、m/z520和m/z258进行选择离子监测。该方法下PC、LPC和GPC分别在0.191~1.910μg/mL,0.236~2.360μg/mL和0.016~0.160μg/mL范围内峰面积和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PC=0.9959、R2LPC=0.9986和RG2PC=0.9991;PC、LPC和GPC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05、0.07、0.005μg/mL,最低定量限分别为0.19、0.24、0.016μg/mL;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3.2%~97.8%,相对标准偏差为1.5%~3.5%。此方法准确,灵敏度高,样品处理简单,分析时间短,可快速测定豆酱中PC与其降解产物LPC和GPC含量。
成琳陶冠军王淼陈卫赵建新
关键词:PCLPCGPC豆酱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氨基酸含量分析判别梅鹿辄葡萄原酒产地被引量:8
2011年
测定3个产区,32种梅鹿辄葡萄原酒中的主要氨基酸含量,建立基于氨基酸含量的梅鹿辄葡萄原酒产地判别模型。首先采用方差分析剔除产地间无显著差别的变量,并用主成分分析深入分析数据结构,进而对原始变量进行有效压缩,随后采用逐步线性判别分析选取了6种产地间判别能力强的氨基酸,最后建立了基于这6种氨基酸的梅鹿辄葡萄原酒产地间的典则判别模型。通过交叉检验,该模型对不同产地葡萄原酒的判别能力达到了96.86%。将该模型应用于实际商品酒的判别,发现识别能力有所降低,只有73.6%,这说明商品酒的勾兑对模型的拟合影响很大,虽然如此,本建模方法仍可作为对未勾兑的葡萄原酒产地判别的有效方法,为中国葡萄酒原产地的检测提供方法借鉴。
张颖张健史珅
关键词:葡萄酒氨基酸主成分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