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2195)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师亚芹关昕王平古云鹤李少睿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省地震局西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陕西省地震局中央财政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地震
  • 2篇东北缘
  • 2篇青藏高原
  • 2篇青藏高原东北...
  • 2篇北缘
  • 1篇地震考证
  • 1篇断裂带
  • 1篇砂土
  • 1篇砂土液化
  • 1篇渭河盆地
  • 1篇文化层
  • 1篇历史地震
  • 1篇裂带
  • 1篇龙门山
  • 1篇龙门山断裂
  • 1篇龙门山断裂带
  • 1篇南缘
  • 1篇活动性
  • 1篇公元
  • 1篇鄂尔多斯地块

机构

  • 3篇陕西省地震局
  • 2篇西北大学

作者

  • 3篇师亚芹
  • 1篇狄秀玲
  • 1篇李少睿
  • 1篇古云鹤
  • 1篇李高阳
  • 1篇王平
  • 1篇关昕

传媒

  • 2篇地震工程学报
  • 1篇地质力学学报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公元600年秦陇地震发震构造分析及考证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据史料记载,公元600年秦陇地区发生了一次大地震。关于此次地震的震中位置、震级、震中烈度和发震构造长期存在争议。根据在陇县固关一带发现的地震崩塌体,同时结合史料考证、卫星影像判读、野外调查、探槽开挖、年龄测试等手段,研究认为:公元600年秦陇地震的发震构造为六盘山东麓断裂南段固关段;秦陇地震震中在陇县固关镇一带,震级为6级,震中烈度为Ⅸ度。该地震的研究对于六盘山地区地震危险性评估和青藏块体北东向扩展的动力学过程理解有重要意义。
王师迪师亚芹任凤文
关键词:发震构造地震考证青藏高原东北缘
西北区域自动地震速报系统定位结果评估被引量:4
2013年
西北区域自动地震速报系统是中国地震局5大区域速报系统之一。分析了2009年7月1日至2011年8月31日该系统产出的149个天然地震与全国统一地震编目系统定位结果的匹配情况:97.3%的地震发震时刻偏差小于5s;96%的地震震中偏差分布在5~30km之间;94%的地震深度偏差不超过5km;68.5%的地震震级偏差不大于0.3。分析了7个非天然地震的匹配情况。并对未匹配地震及偏差较大地震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对自动地震速报系统的整合与完善提出了一些建议。
狄秀玲李少睿古云鹤王平关昕师亚芹
鄂尔多斯西南缘六盘山-宝鸡断裂带最新活动性及大震危险性被引量:1
2015年
六盘山-宝鸡断裂带位于鄂尔多斯地块的西南缘和南北地震带的中段,在大地构造上,它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和华北地块交界的位置,是分割中国大陆内部稳定的鄂尔多斯地台与强烈隆升的青藏高原东北缘之间的边界活动构造带,是第四纪地壳构造变动十分强烈的变动带。该断裂带与南北地震带中南段的龙门山断裂带隔秦岭相望,两者具有相似的大地构造位置。
关键词:龙门山断裂带鄂尔多斯地块南缘青藏高原东北缘活动性
陕西咸阳东地震砂土液化的发现及意义被引量:2
2018年
地震砂土液化是研究历史地震和古地震的重要手段,其结果对评价一个地区的地震危险性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陕西咸阳黄家沟、长兴村砂土液化平面和剖面特征的调查,明确了该地区砂土液化为地震诱发产生。对上述两地砂土液化所穿过的文化层进行考古鉴定,综合分析认为砂土液化形成于明朝时期,对应的地震可能是1556年华县8?级地震、1568年西安东北6?级地震或1487年临潼6?级地震。依据在渭河盆地发现的其他砂土液化,对其有争议的公元前780年岐山≥7级地震和公元600年秦陇6~7级地震的震中和震级进行讨论,认为公元前780年地震的震级定为8级有待更多的证据,公元600年秦陇地震震中应不在西安附近。这一结论为渭河盆地几条主要活动断裂的地震危险性评价提供了新的旁证资料。
王师迪师亚芹李高阳
关键词:渭河盆地砂土液化文化层历史地震
共1页<1>
聚类工具0